六轡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ㄡˋ ㄆㄟˋ

拼音 liù pèi

基本釋義

⒈  轡,韁繩。古一車四馬,馬各二轡,其兩邊驂馬之內轡繫於軾前,謂之軜,御者只執六轡。《詩·秦風·小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孔穎達疏:“四馬八轡,而經傳皆言六轡,明有二轡當系之。馬之有轡者,所以制馬之左右,令之隨逐人意。驂馬欲入,則逼於脅驅,內轡不須牽挽,故知納者,納驂內轡繫於軾前,其系之處以白金為觼也。”後以指稱車馬或駕馭車馬。

引證解釋

⒈  轡,韁繩。古一車四馬,馬各二轡,其兩邊驂馬之內轡繫於軾前,謂之軜,御者只執六轡。

《詩·秦風·小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孔穎達 疏:“四馬八轡,而經傳皆言六轡,明有二轡當繫之。馬之有轡者,所以制馬之左右,令之隨逐人意。驂馬欲入,則偪於脅驅,內轡不須牽挽,故知納者,納驂內轡繫於軾前,其繫之處以白金為觼也。”
後以指稱車馬或駕馭車馬。 《漢書·韋玄成傳》:“繹繹六轡,是列是理,威儀濟濟,朝享天子。”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孰敢爭能;捐六轡於 王良,坐將致遠。”
清 鄂爾泰 《昭陵石馬歌恭和御製元韻》:“自來房駟無虛生,六轡乘時應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