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虛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ㄡˋ ㄒㄨ
拼音 liù xū
基本釋義
⒈ 《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陰陽,每卦之爻變動無定,故爻位稱虛。
⒉ 上下四方。
六虛「ㄌ一ㄡˋ ㄒㄨ」
⒈ 《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因爻有陰陽,每卦之爻變動無定,故爻位稱「虛」。
引《易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⒉ 上下四方。
引《列子·仲尼》:「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
引證解釋
⒈ 《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陰陽,每卦之爻變動無定,故爻位稱虛。
引《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韓康伯 注:“六虛,六位也。”
孔穎達 疏:“言陰陽周徧流動在六位之虛。六位言虛者,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漢書·律曆志上》:“其數以《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陽六爻,得周流六虛之象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
⒉ 上下四方。
引《列子·仲尼》:“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循途雖坦,而足無騏驎;六虛雖曠,而翼非大鵬。”
宋 文天祥 《有感》詩:“心在六虛外,不知呀網羅。”
▸ 五虛六耗
▸ 鈷六十
▸ 三推六問
▸ 三筆六詩
▸ 三班六房
▸ 三不拗六
▸ 三災六難
▸ 三百六十行
▸ 三百六十日
▸ 撒詐搗虛
▸ 三十六苑
▸ 三十六行
▸ 丘虛
▸ 三十六玉皇
▸ 三十六書
▸ 清虛殿
▸ 三十六天
▸ 三十六宮
▸ 三十六郡
▸ 邱虛
▸ 三十六字母
▸ 三十六國
▸ 三十六界
▸ 清虛洞府
▸ 三十六物
▸ 清虛境
▸ 三十六雨
▸ 三十六天罡
▸ 三十六計
▸ 三十六峰
▸ 三十六體
▸ 三十六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