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袞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ㄥ ㄍㄨㄣˇ
拼音 gōng gǔn
基本釋義
⒈ 上公之命服。袞,古代帝王、上公的禮服。
⒉ 指三公一類的顯職。
引證解釋
⒈ 上公之命服。袞,古代帝王、上公的禮服。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丁晉公、馮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嘗冠貂蟬。
引杜祁公 相甫百日,當 慶曆 四年郊祠,貂冠公袞,又升輅奉冊,改諡諸後。”
⒉ 指三公一類的顯職。
引宋 范仲淹 《祭呂相公文》:“謹致祭於故相贈太師令公 呂公 之靈……憂勞疾生,辭去臺衡,命登公袞,以養高年,如處嘉遁。”
宋 王安石 《賀留守太尉啟》:“伏維留守太尉,朝廷偉材,宗廟貴器,華問既大,寵祿用光……將壇之拜既崇,公袞之歸豈晚。”
▸ 袞袞諸公
▸ 公假
▸ 公地
▸ 山公倒載
▸ 山公啟
▸ 山公酩酊
▸ 軟公鞋
▸ 任公子
▸ 戎公
▸ 壬公
▸ 人民公社化運動
▸ 任公
▸ 仁公
▸ 山公醉
▸ 髯公
▸ 山公啟事
▸ 山公
▸ 容成公
▸ 群公
▸ 曲子相公
▸ 區公所
▸ 人民公社
▸ 榮公
▸ 虯髯公
▸ 清公
▸ 人公里
▸ 人公
▸ 卿袞
▸ 喬公案
▸ 青藏公路
▸ 喬家公
▸ 喬公道
▸ 橋公鉞
▸ 清客相公
▸ 氣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