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的意思

注音 ㄅㄚ ㄐ一ㄠˇ ㄍㄨˇ

拼音 bā jiǎo gǔ

基本釋義

⒈  膜鳴樂器。鼓身木製,框淺,呈等邊八角形,一邊拴長穗,其餘七邊各嵌一對小銅鈸。單面蒙蟒皮。演奏時左手執鼓,右手拍擊或以指彈擊鼓面,間或搖鼓發出小鈸相擊聲。為北方曲藝“單絃”的主要伴奏樂器。

德語 achteckige Trommel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八角鼓「ㄅㄚ ㄐ一ㄠˇ ㄍㄨˇ」

⒈  樂器名。為單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邊各開一長形孔,用銅軸串上兩個小銅鈸,另一邊木框上繫有兩根長穗。演奏時,左手執鼓,鼓面豎立,右手敲擊鼓面。早期用於滿族八角鼓戲,現為單絃主要伴奏樂器。

⒉  單絃的別稱。參見「單絃」條。

引證解釋

⒈  打擊樂器名。八角形小鼓,單面蒙皮,周圍七面嵌有響鈴,無鈴一面飾雙股長穗。演奏時用指擊鼓面發出鼓聲,搖動鼓身發出鈴聲。今為曲藝單絃的主要伴奏樂器。

⒉  滿族曲藝的一種。原為滿牧民歌曲,流行於 東北、內蒙。乾隆 時發展成坐唱形式,並有專業藝人演出。後漸趨衰落。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臺》:“八角鼓乃青衣數輩,或弄絃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頤。”

⒊  單絃的別稱。因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