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後實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ㄢ ㄕㄥ ㄏㄡˋ ㄕˊ

拼音 xiān shēng hòu shí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聲威在前,武力在後。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先聲後實「ㄒ一ㄢ ㄕㄥ ㄏㄡˋ ㄕˊ」

⒈  作戰時先以聲勢壓倒敵人,然後再以實力交戰。也作「後實先聲」。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上之謂也。」
《周書·卷三五·崔猷傳》:「夫兵者,務在先聲後實,故能百戰百勝,以弱為彊也。」

引證解釋

⒈  謂聲威在前,武力在後。

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
《三國志·魏志·劉曄傳》:“其威名足以先聲後實,而服鄰國也。”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魏公 曰:‘兵貴先聲後實,今 諒祚 勢方桀驁,使聞 陝西 驟益二十萬兵,豈不震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