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ㄚˇ ㄖㄣˊ
拼音 jiǎ rén
基本釋義
⒈ 授予人。讓人。被授予治理地方之權的人。至人,賢人。
引證解釋
⒈ 授予人。
引《左傳·成公二年》:“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宋 岳飛 《辭少保第四札子》:“名器假人,為《傳》所譏;無功受祿,為《詩》所刺。”
⒉ 讓人。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孝武 問 王爽 :‘卿何如卿兄?’ 王 答曰:‘風流秀出,臣不如 恭 ;忠孝亦何可假人!’”
⒊ 被授予治理地方之權的人。參見“假器”。
引宋 曾鞏 《明州謝到任表》:“預於分土,愧在假人,竊自省循,懼無報稱。”
⒋ 至人,賢人。《書·西伯戡黎》假人作“格人”。
引《史記·殷本紀》:“天既訖我 殷 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
裴駰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至人以人事觀 殷,大龜以神靈考之,皆無知吉者。”
▸ 假人假義
▸ 假人辭色
▸ 弄假婦人
▸ 假手旁人
▸ 假手於人
▸ 假善人
▸ 假力於人
▸ 假婦人
▸ 嫁人
▸ 公假
▸ 懶人
▸ 滿人
▸ 罵人
▸ 簭人
▸ 叔丈人
▸ 善與人同
▸ 三夫人
▸ 瑞人
▸ 塞爾維亞人
▸ 山谷道人
▸ 入人
▸ 三代人物
▸ 任人唯親
▸ 壬人
▸ 審己度人
▸ 人之水鏡
▸ 辱人
▸ 人中騏驥
▸ 人言
▸ 人師
▸ 人堆
▸ 瑞士人
▸ 宂人
▸ 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