俛伏的意思

注音 ㄈㄨˇ ㄈㄨˊ

拼音 fǔ fú

基本釋義

⒈  彎下身子。

⒉  趴在地上。

引證解釋

⒈  彎下身子。

南朝 樑 江淹 《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中坐瞰蜿虹,俛伏視流星。”

⒉  趴在地上。

《隋書·音樂志中》:“皇帝出閤,奏《皇夏樂》辭:夏 正肇旦, 周 物充庭。具僚在位,俛伏無聲。”
《明史·郭緒傳》:“諸酋聞,鹹俛伏呼萬歲,請歸侵地。”
《紅樓夢》第六三回:“賈珍 父子忙按禮換了凶服,在棺前俛伏。”
譚作民 《噩夢》詩:“百靈萬鬼俛伏爭羅拜,忽然山崩海裂啟天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