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的意思

注音 ㄙㄨˊ ㄩˇ

拼音 sú yǔ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包括俚語、諺語及口頭常用的成語。

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本為吏期不對。——《漢書·路溫鄶傳》

flok adage; common saying;

相似詞

俗話 鄙諺 俗諺 俚語

相反詞

雅語

國語辭典簡編本

俗語「ㄙㄨˊ ㄩˇ」

通俗流行的話語。

造句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人種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

國語辭典修訂本

俗語「ㄙㄨˊ ㄩˇ」

⒈  通俗流行的話語。

《紅樓夢·第五七回》:「豈不聞俗語說的『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原來勞航芥自到了香港,在港督那裡掛了號,管理訴訟等事,俗語就叫作律師。」

鄙諺 俚語 俗諺

雅語

引證解釋

⒈  民間流傳的說法。

《史記·滑稽列傳》:“民人俗語曰‘即不為 河伯 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⒉  通俗流行並已定型的語句。

《漢書·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老殘遊記》第十三回:“既是沒才的這們少,俗語説的好,‘物以稀為貴’,豈不是沒才的到成了寶貝了嗎?”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為‘主賢客來勤’。 蕭雲 幾乎說出這句俗語來。”

⒊  方言土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濡水》:“濡水 ……西北入 難河。‘濡’、‘難’聲相近, 狄 俗語訛耳。”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所以 晉 楚 方言、 齊 魯 俗語,六經諸子載之多矣。”
朱光潛 《藝文雜談·<但丁的“論俗語”>》:“他( 但丁 )所謂俗語,就是與教會所用的官方語言( 拉丁 )相對立的各國人民大眾所用的地方語言。”

⒋  指當地的習慣稱呼。

《紅樓夢》第五五回:“這廳上也有一處匾,題著‘補仁諭德’四字;家下俗語皆只叫‘議事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