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生的意思

注音 ㄕˋ ㄕㄥ

拼音 shì shēng

基本釋義

⒈  明清兩代官場中後輩對前輩的自稱。一般用於名帖。明代翰林後三科入館者,清代翰林後一科入館者,均自稱侍生。平輩之間,或地方官員拜訪鄉紳,亦有謙稱侍生的。

⒉  舊時對於同輩或晩輩的婦人,在名帖和聯幛上都稱“侍生”。《稱謂錄》卷三十二:“今於挽婦人聯幛中概稱侍生。”當面口頭也可稱侍生。

德語 (wir)​ Älteren

國語辭典修訂本

侍生「ㄕˋ ㄕㄥ」

⒈  明、清兩代翰林院中後輩對前輩的自稱。明代翰林,入館後七科者稱晚生,後三科者稱侍生。

⒉  對於同輩或晚輩的婦人,皆自稱侍生。

《稱謂錄·卷三二·自稱·侍生》:「今於挽婦人聯幛中概稱侍生。」

⒊  舊時地方官拜訪鄉紳,於名帖上自稱侍生,以示謙虛。

《儒林外史·第一回》:「說罷,辭了危素,回到衙問,差翟買辦持個侍生帖子去約王冕。」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兩代官場中後輩對前輩的自稱。一般用於名帖。 明 代翰林後三科入館者, 清 代翰林後一科入館者,均自稱侍生。平輩之間,或地方官員拜訪鄉紳,亦有謙稱侍生的。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相傳司禮首監與內閣刺用單紅紙,而內閣用雙紅帖答之,然彼此俱自稱侍生,無他異也。”
《西遊記》第十七回:“帖上寫著:‘侍生 熊羆 頓首拜。’”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二:“翰林故事,初入館,於前輩投刺書侍生,而口稱學生。”
《儒林外史》第一回:“﹝ 時知縣 ﹞回到衙門,差 翟買辦 持個侍生帖子去約 王冕。”

⒉  舊時對於同輩或晚輩的婦人,在名帖和聯幛上都稱“侍生”。

《稱謂錄》卷三十二:“今於輓婦人聯幛中概稱侍生。”
當面口頭也可稱侍生。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五回:“迂奶奶 吃了一驚道:‘他有甚麼事犯到 福建 去,要那邊電札來拿他?’知縣道:‘這個,侍生那裡知道,大約 福建 那邊有人把他告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