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的意思

注音 ㄩˊ ㄩㄝˋ

拼音 yú yuè

基本釋義

⒈  古族名。分佈在今浙江省境內。

⒉  指其所居之地。唐獨孤及《題思禪寺上方》詩:“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說即吳越。

⒊  官名。契丹最尊之職,遼太祖即位前即因戰功顯赫拜于越,後以于越受禪稱帝。遼設大於越府,大於越無所職掌,其位則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參閱《遼史·太祖紀上》、《百官志一》與《國語解》。

引證解釋

⒈  古族名。分佈在今 浙江省 境內。

《大戴禮記·勸學》:“于越 戎貉 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者,教使之然也。”
《漢書·貨殖傳》:“闢猶 戎 翟 之與 于越 不相入矣。”
顏師古 注:“孟康 曰:‘ 于越,南方 越 名也。’於,發語聲也。戎蠻之語則然。 于越 猶 句吳 耳。”
祝廉先 《文選六臣注訂譌》:“于越 為百越之一種,在今 浙江。如 江西 為 揚越,福建 為 閩越,廣東 為 南越,安南 為 駱越 之類。”

⒉  指其所居之地。

唐 獨孤及 《題思禪寺上方》詩:“眇眇 于越 路,茫茫香草青。”
一說即 吳 越。《淮南子·原道訓》:“匈奴 出穢裘, 於 越 生葛絺。”
高誘 注:“於,吳 也。”

⒊  官名。 契丹 最尊之職, 遼太祖 即位前即因戰功顯赫拜于越,後以于越受禪稱帝。 遼 設大於越府,大於越無所職掌,其位則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參閱《遼史·太祖紀上》、《百官志一》與《國語解》。春秋 時 越國,地在今 浙江省 一帶。亦以指 浙江。

《春秋·定公五年》:“於越 入 吳。”
杜預 注:“於,發聲也。”
《逸周書·王會》:“於越 納, 姑妹 珍。”
唐 李嘉祐 《至七裡灘作》詩:“遷客投 於越,臨江淚滿衣。”
元 張昱 《西山亭留題》詩:“於越 地形緣海盡, 句吳 山色過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