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的意思
注音 ㄦˋ ㄙㄜˋ
拼音 èr sè
基本釋義
⒈ 猶言斑白。指喜、慍之色。舊時指置妾或有外遇。猶兩種,兩樣。
引證解釋
⒈ 猶言斑白。
引《太平御覽》卷四三二引 漢 蔡邕 《書》:“早喪二親,年踰三十,鬢髮二色。”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與諸君從事,自少至長,髮有二色。”
《資治通鑑·魏明帝景初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二色,謂斑白也。”
⒉ 指喜、慍之色。
引《後漢書·鄧禹傳論》:“榮悴交而下無二色,進退用而上無猜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士人·周解元淳樸》:“賦性朴茂,幼無二色。”
⒊ 猶兩種,兩樣。
引《宋史·樂志一》:“次令登歌,鍾、磬、塤、箎、琴、阮、笙、簫各二色合奏。”
⒋ 舊時指置妾或有外遇。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勳戚·懼內》:“吳中 申、王 二相公,亦與夫人白首相莊,不敢有二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 寗採臣 ﹞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
▸ 不二色
▸ 金色
▸ 黑色
▸ 土色
▸ 調色
▸ 分色
▸ 三好二怯
▸ 色彩
▸ 三平二滿
▸ 瑞色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三佔從二
▸ 色飛眉舞
▸ 三二
▸ 塞色
▸ 稔色
▸ 認色
▸ 山光水色
▸ 日色
▸ 容色
▸ 肉色
▸ 三拳二腳
▸ 染色體
▸ 三色堇
▸ 秋色
▸ 三色
▸ 三山二水
▸ 染色
▸ 人色
▸ 秋香色
▸ 裘馬聲色
▸ 清一色
▸ 秋色賦
▸ 屈色
▸ 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