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ㄡˇ ㄊ一ㄢ

拼音 jiǔ tiān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天的最高處,形容極高。傳說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馳至九天。——唐·李朝威《柳毅傳》

the Ninth Heaven; the highest of heavens;


英文 the Ninth Heaven, the highest of the heavens

德語 himmlisch

法語 Neuvième Ciel

國語辭典修訂本

九天「ㄐ一ㄡˇ ㄊ一ㄢ」

⒈  天的中央及八方。

《楚辭·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⒉  天之極高處。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孫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⒊  比喻宮禁。

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唐·王涯〈宮詞〉三〇首之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

引證解釋

⒈  謂天之中央與八方。按,《呂氏春秋·有始》謂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楚辭·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王逸 注:“九天謂中央八方也。”
漢 揚雄 《太玄·太玄數》:“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睟天,六為廓天,七為減天,八為沉天,九為成天。”

⒉  謂天空最高處。

《孫子·形篇》:“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梅堯臣 注:“九天,言高不可測。”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詩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明 宋濂 《文原》:“九天之屬,其高不可窺;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測。”
毛澤東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⒊  指宮禁。

唐 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唐 楊巨源 《聖壽無疆詞》之九:“晴光五雲疊,春色九天深。”
唐 王涯 《宮詞》之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

⒋  指帝王。

⒌  神名。

《史記·封禪書》:“九天 巫,祠 九天。”
司馬貞 索隱:“《孝武本紀》雲‘立 九天廟 於 甘泉 ’。 《三輔故事》雲‘ 胡 巫事 九天 於 神明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