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的意思

注音 ㄓㄨㄥ ㄔㄠˊ

拼音 zhōng cháo

基本釋義

⒈  臨朝之時。

⒉  漢代朝官自武帝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

⒊  朝廷;朝中。

⒋  指朝廷官員。

⒌  偏安江左的東晉、南宋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西晉、北宋為“中朝”。南北朝時,亦稱南朝為“中朝”。

⒍  指中原。

⒎  中原王朝。清時亦指中國。


英文 Sino-Korean, China and North Korea

德語 Sinokoreanisch

法語 sino-coréen, la Chine et la Corée du Nord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朝「ㄓㄨㄥ ㄔㄠˊ」

⒈  朝中。

《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新唐書·卷一七四·李宗閔傳》:「今中朝半為黨人,雖後來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

⒉  中原地區。

《舊唐書·卷一九〇·文苑傳中·李邕傳》:「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
《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國世家·南漢世家》:「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嶺外最遠,可以避地,多遊焉。」

⒊  泛指中國。

《宋史·卷四八七·外國傳三·高麗傳》:「以其歲貢中朝,不敢發兵報怨。」
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使契丹虜主曰:『中朝党進者,真驍將也,如進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進本虜族,中國無之。』」

引證解釋

⒈  臨朝之時。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⒉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

《漢書·劉輔傳》:“群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⒊  朝廷;朝中。

《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樑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
《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⒋  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⒌  偏安 江 左的 東晉、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

《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
《北齊書·王琳傳》:“樑 故 建寧公 琳,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⒍  指中原。

《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遊焉。”

⒎  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