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ㄅ一ˋ
拼音 bù bì
基本釋義
⒈ 不迴避,藐視困難和艱險。
例不避艱險。
英make light of;
⒉ 不讓,不亞於,不差於。
例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漢·晁錯《論貴粟疏》
英second to none;
不避「ㄅㄨˋ ㄅ一ˋ」
⒈ 不少於。
引漢·鼂錯〈論貴粟疏〉:「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
⒉ 不迴護。
引《三國演義·第一回》:「有犯禁者,不避豪貴,皆責之。」
⒊ 不逃避。
引《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功流萬世。」
《文選·班固·幽通賦》:「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惡而不避。」
引證解釋
⒈ 不迴避。
引《荀子·正論》:“援劍戟而逐之,不避死傷。”
《史記·項羽本紀》:“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後漢書·循吏傳·王渙》:“為太守 陳寵 功曹,當職割斷,不避豪右。”
⒉ 不讓;不亞於。
引漢 晁錯 《論貴粟疏》:“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 湯 禹。”
▸ 臨難不避
▸ 不避水火
▸ 不避強御
▸ 不避斧鉞
▸ 不避艱險
▸ 不避湯火
▸ 不避子卯
▸ 水火不避
▸ 忠不避危
▸ 不可避免
▸ 避而不談
▸ 毫不
▸ 何不
▸ 看不上
▸ 摸不著
▸ 不與
▸ 不慎
▸ 不計
▸ 不甘心
▸ 不能
▸ 不變
▸ 避雨
▸ 三不歸
▸ 三不朽
▸ 三不拗六
▸ 三不宜
▸ 日昃不食
▸ 日月不可逾
▸ 三避
▸ 三不管
▸ 軟硬不吃
▸ 三年不目月
▸ 如不勝衣
▸ 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