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ㄓˋ ㄎㄜˇ ㄈㄡˇ

拼音 bù zhì kě fǒu

詞性 動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既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不表明態度。

make no comment; be noncommittal; decline to comment;

相似詞

模稜兩可 模稜兩端 不置一詞 不置褒貶

相反詞

斬釘截鐵 涇渭分明 旗幟鮮明


英文 decline to comment, not express an opinion, be noncommittal, hedge

德語 indifferent sein (V, Sprichw)​, keinen klaren Standpunkt einnehmen (V, Sprichw)​, nicht eindeutig Stellung beziehen (V, Sprichw)​, weder ja noch nein sagen (V, Sprichw)​

法語 refuser de faire des remarques, ne pas donner son opinion, être évasif, haie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不置可否「ㄅㄨˋ ㄓˋ ㄎㄜˇ ㄈㄡˇ (變)ㄅㄨˊ ㄓˋ ㄎㄜˇ ㄈㄡˇ」

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對。

造句每當我們徵詢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置可否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置可否「ㄅㄨˋ ㄓˋ ㄎㄜˇ ㄈㄡˇ」

⒈  不表示任何意見。也作「未置可否」。

《官場現形記·第五八回》:「沈中堂又問他們抵制的法子。有人說:『應該上個摺子,不准他們考差。凡是本衙門差使,都不準派。』又有人說:『這個翰林,祇能算做頂帶榮身,不能按資升轉。』沈中堂聽了不置可否。」

引證解釋

⒈  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對。

茅盾 《子夜》十:“費小鬍子 看來機會已到,就把自己早就想好的主意說了出來…… 吳蓀甫 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轉身就坐在一張椅子裡。”
沙汀 《困獸記》十八:“田疇 好久不置可否,他沒有這分興致,但也沒有理由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