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ㄒ一
拼音 bù xī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不停止。不用呼吸。不滅。
英文 continually, without a break, ceaselessly
德語 Ruhelosigkeit (S)
法語 comme la rivière qui coule sans interruption, aller en un flot ininterrompu
不息「ㄅㄨˋ ㄒ一」
⒈ 不停、不休止。
引《文選·江淹·別賦》:「櫂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
《三國演義·第四七回》:「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風浪不息。北兵不慣乘舟,受此顛播,便生疾病。」
⒉ 不滅。
引《荀子·不苟》:「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
⒊ 不休息。
引晉·陸機〈猛虎行〉:「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引證解釋
⒈ 不停止。
引《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法·國次》:“天地無私,四時不息。”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詩》:“用不息的鬥爭排除了種種干擾。”
⒉ 不用呼吸。
引《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
《大戴禮記·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遊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⒊ 不滅。
引《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荀子·不苟》:“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禹 俱傳而不息。”
▸ 屏氣不息
▸ 綿綿不息
▸ 經久不息
▸ 烽鼓不息
▸ 川流不息
▸ 生生不息
▸ 樹欲靜而風不息
▸ 滔滔不息
▸ 自強不息
▸ 間不容息
▸ 不遑寧息
▸ 閒不容息
▸ 毫不
▸ 何不
▸ 看不上
▸ 摸不著
▸ 不與
▸ 不慎
▸ 不計
▸ 不甘心
▸ 不能
▸ 不變
▸ 三不歸
▸ 三不朽
▸ 弱息
▸ 三不拗六
▸ 三不宜
▸ 日昃不食
▸ 日月不可逾
▸ 三不管
▸ 軟硬不吃
▸ 三年不目月
▸ 如不勝衣
▸ 入不敷出
▸ 軟不拉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