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的意思

注音 ㄙㄢ ㄓㄠ

拼音 sān zhāo

基本釋義

⒈  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

⒉  謂三日。

⒊  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三朝「ㄙㄢ ㄓㄠ」

⒈  正月初一為一歲年、月、日之始,故稱正月初一為「三朝」。

《漢書·卷八一·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唐·顏師古·注:「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文選·班固·東都賦》:「春王三朝,會同漢京。」

⒉  三日、三天。

唐·李白〈上三峽〉詩:「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⒊  俗稱新婚、產後第三天。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〇·育子》:「三朝與兒落臍炙顖。」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雖沒甚房奩送,倒也落的三朝吃喜筵。」

⒈  古代天子、諸侯處理政事的場所,分為外朝、內朝、燕朝。

《周禮·秋官·朝士》漢·鄭玄·注:「周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⒉  三個朝代或三個帝王。

宋·蘇軾〈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引證解釋

⒈  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

《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注:“三朝,歲首朔日也。”
《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注:“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⒉  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⒊  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
《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才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⒋  外朝、內朝、燕朝。

《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注:“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群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⒌  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