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的意思

注音 ㄙㄢ ㄉㄜˊ

拼音 sān dé

基本釋義

⒈  三種品德。隨文而異。

⒉  即三老。

⒊  指狐的三種特性。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三德「ㄙㄢ ㄉㄜˊ」

⒈  三種品德。

《書經·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⒉  具有至德、敏德、孝德的三長老。

《大戴禮記·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
漢·戴德·注:「三德,三老也。」

引證解釋

⒈  三種品德。隨文而異。

《書·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孔穎達 疏:“此三德者,人君之德,張弛有三也。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直;二曰剛克,言剛強而能立事;三曰柔克,言和柔而能治。”
《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國語·晉語四》:“晉 公子善人也,而 衛 親也,君不禮焉,棄三德矣。”
韋昭 注:“三德,謂禮賓、親親、善善也。”
宋 秦觀 《辯士》:“所謂辯士者,必以其具三德,明五機而利口者不與焉。蓋上知道德性命之原,下達禮義形器之變,旁通幽明時物之所宜者,識也。窘之而益出,費之而益新,掩之以卒而不亂,壓之以重而不懾者,才也。經、傳、子、史、天星、地誌、醫方、卜筮、百家之書,無所不涉而能謹守其宗者,學也。夫是之謂三德。”

⒉  即三老。

《大戴禮記·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
盧辯 注:“三德,三老也。”

⒊  指狐的三種特性。

唐 白行簡 《狐死正丘首賦》:“寧九尾之足尚,實三德而可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