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俊的意思
注音 ㄙㄢ ㄐㄨㄣˋ
拼音 sān jùn
基本釋義
⒈ 古指具備剛、柔、正直三德的人。《書·立政》:“嚴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孔穎達疏:“三俊即是《洪範》所言剛克、柔克、正直三德之俊也。”一說謂有常伯、常任、準人之才者。見蔡沈集傳。
⒉ 亦作“三俊”。三個並稱的俊傑。(1)指漢之張良、蕭何、韓信。《晉書·鄭衝傳》:“泰始六年,詔曰:'昔漢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勳勞,歸美三俊。'”(2)指漢之酈食其、田橫、韓信。《漢書·蒯通伍被等傳贊》:“蒯通一說而喪三俊,其得不亨者,幸也。”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亨酈食其,敗田橫,驕韓信也。”(3)指晉之顧榮、陸機、陸雲。《晉書·顧榮傳》:“吳平,﹝顧榮﹞與陸機兄弟同入洛,時人號為'三俊'。”(4)指唐之李紳、李德裕、元稹。《舊唐書·李紳傳》:“歲餘,穆宗召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時稱'三俊',情意相善。”(5)指宋之陳希亮、陳庸、陳諭。《宋史·陳希亮傳》:“﹝希亮﹞業成,乃召兄子庸、諭使學,遂俱中天聖八年進士第,里人表其閭曰:'三俊'。”
⒊ (6)指元之曹元用、元明善、張養浩。《元史·曹元用傳》:“﹝元用﹞轉中書省右司掾,與清河元明善、濟南張養浩,同時號為'三俊'。”(7)指明之顧璘、陳沂、王韋。《明史·文苑傳二·顧璘》:“初,璘與同裡陳沂、王韋,號'金陵三俊'。”
引證解釋
⒈ 古指具備剛、柔、正直三德的人。
引《書·立政》:“嚴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
孔穎達 疏:“三俊即是《洪範》所言剛克、柔克、正直三德之俊也。”
一說謂有常伯、常任、準人之才者。見 蔡沉 集傳。三個並稱的俊傑。(1)指 漢 之 張良、蕭何、韓信。《晉書·鄭衝傳》:“泰始 六年,詔曰:‘昔 漢祖 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勳勞,歸美三俊。’”
(2)指 漢 之 酈食其、田橫、韓信。《漢書·蒯通伍被等傳贊》:“蒯通 一説而喪三儁,其得不亨者,幸也。”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亨 酈食其,敗 田橫,驕 韓信 也。”
(3)指 晉 之 顧榮、陸機、陸雲。《晉書·顧榮傳》:“吳 平,﹝ 顧榮 ﹞與 陸機 兄弟同入 洛,時人號為‘三俊’。”
(4)指 唐 之 李紳、李德裕、元稹。《舊唐書·李紳傳》:“歲餘, 穆宗 召為翰林學士,與 李德裕、元稹 同在禁署,時稱‘三俊’,情意相善。”
(5)指 宋 之 陳希亮、陳庸、陳諭。《宋史·陳希亮傳》:“﹝ 希亮 ﹞業成,乃召兄子 庸、諭 使學,遂俱中 天聖 八年進士第,里人表其閭曰:‘三儁’。”
(6)指 元 之 曹元用、元明善、張養浩。《元史·曹元用傳》:“﹝ 元用 ﹞轉中書省右司掾,與 清河 元明善、濟南 張養浩,同時號為‘三俊’。”
(7)指 明 之 顧璘、陳沂、王韋。《明史·文苑傳二·顧璘》:“初, 璘 與同裡 陳沂、王韋,號‘金陵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