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的意思
注音 一 ㄎㄡˇ
拼音 yī kǒu
詞性 數量詞
基本釋義
⒈ 裝滿一嘴的量。
例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英mouthful;
⒉ 一口(食物)
例我多一口也吃不下了。
英bite;
英文 readily, flatly (deny, admit and so on), a mouthful, a bite
德語 Happen , Häppchen (S), bereit, fertig (Adj)
法語 bouchée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一口「ㄧ ㄎㄡˇ (變)ㄧˋ ㄎㄡˇ」
1.咬嚼一下。
造句她才吃了一口,便發覺麵包已經餿掉了。
2.一言,指口氣堅定不變。
造句一口咬定、一口否認
3.滿口、滿嘴。
造句丁先生說得一口標準的京片子。
4.一人。
造句嫂嫂剛生下一個兒子,家裡多了一口,頓時熱鬧了起來。
一口「一 ㄎㄡˇ」
⒈ 一人。
引《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一切調上公以下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錢三千六百。」
⒉ 眾口同聲。
引《新唐書·卷一〇三·張玄素傳》:「天下翕然,一口頌歌。」
⒊ 一言,指口氣堅定不變。
引《文選·左思·魏都賦》:「四海齊鋒,一口所敵。」
例如:「一口咬定」。
⒋ 計算牲畜、物品的單位名詞。
引《三國演義·第四回》:「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
例如:「一口羊」、「一口鍋」。
⒌ 咬嚼一下,稱為「一口」。
⒍ 形容數量很少。
例如:「一口飯」、「一口水」。
⒎ 滿口。
引《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只聽他打著一口常州的鄉談道。」
引證解釋
⒈ 一人。
引《漢書·王莽傳下》:“又一切調上公以下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錢三千六百,天下愈愁。”
《後漢書·虞詡傳》:“自此二十餘年,家門不增一口,斯獲罪於天也。”
⒉ 一人之口。
引《韓非子·孤憤》:“以一口與一國爭,其數不勝也。”
《戰國策·楚策一》:“州侯 相 楚,貴甚矣,而主斷,左右俱曰無有,如出一口矣。”
晉 葛洪 《抱朴子·辭義》:“文貴豐贍,何必稱善如一口乎?”
⒊ 出語一致,異口同聲。
引《韓非子·孤憤》:“大臣挾愚汙之人,上與之欺主,下與之收利侵漁,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陳奇猷 集釋引舊注:“雷同是非,故曰一口。”
唐 韓愈 《劉統軍碑》:“故吏文武士門人,送客訖事,會哭將退,鹹顧戀牽連,一口言曰: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新唐書·張玄素傳》:“陛下向平東都,曾觀廣殿,皆撤毀之,天下翕然,一口頌歌。”
⒋ 猶一言。
引《文選·左思<魏都賦>》:“四海齊鋒,一口所敵。”
李周翰 注:“四海諸侯雖齊鋒攻 秦,一言以説,乃能敵之。”
《南史·齊武陵昭王曄傳》:“曄 答曰:‘ 曄 立身以來,未嘗一口妄語。’”
⒌ 指一口之量。
引《雲笈七籤》卷二十:“中有玉樹青實,金翅之鳥棲宿其上,自生青精玉芝,食之一口,壽九萬年。”
《朱子語類》卷十九:“如喫飯樣,喫了一口又喫一口,喫得滋味後,方解生精血。”
毛澤東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你不可能把一桌酒席一口吞下去。”
⒍ 一孔。
引《晉書·元帝紀》:“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
⒎ 表數量。猶言一具,一把。
引《晉書·劉曜載記》:“管涔王 使小臣奉謁 趙 皇帝,獻劍一口。”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虢州 陵縣 石城岡 有古鑊一口。”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左手使一口刀,叫做‘小青’。”
⒏ 表示說話不猶豫或不改口。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 慧空 ﹞便一口應允,兌了原銀一百三十兩,還了原契房子,付與 李生 自去管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那眼綫又一口説定是私貨無疑,自家肯把身子押在這裡。”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小峰 一口答應了,於是這一種叢書便和 北新書局 脫離。”
周立波 《卜春秀》三:“‘我們沒做生意呀。’ 黃貴生 一口否認,臉卻紅了。”
⒐ 滿口。
引《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只聽他打著一口的 常州 鄉談道:‘底樣臥,底樣臥。’”
瞿秋白 《亂彈·新英雄》:“山東 狗肉將軍討一位 蘇州 姨太太,說著一口的 蘇 白,聽起來的確‘別有風味’,骨頭都要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