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創業計劃書
鄉村振興創業計劃書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創業計劃書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創業計劃書是創業者叩響投資者大門的“敲門磚”。擬起創業計劃書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村振興創業計劃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村振興創業計劃書 篇1
策劃名稱:
鄉村生態旅遊
創業創意主題:
生態旅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目標物件:
農村
創業計劃背景:
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鄉村生態旅遊作為新興的旅遊產業,更是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再看一看城市居民的現狀:城市生活實在讓人頭疼,光、噪聲、汽車尾氣汙染,令人談之色變,網民朋友們更是別出心裁地發表出生動而又暗含著讓人發以深思的說說,說說中這樣寫道:“早上起來買地溝油炸油條、切個蘇丹紅鹹蛋、啃個染色饅頭、中午、在食堂要個注水肉炒農藥韭菜、來碗翻新陳米飯、瘦肉精的肉下菜、完事泡壺香精茶、下午買條避孕藥魚、開瓶甲醇酒、晚上鑽進黑心棉被睡覺。”雖然你不可能那麼的不幸,偏偏說說中提到的每一件事你在一天之中都能碰到,但你敢確定以及肯定地說,你沒吃到其中之一嗎?先不談這些,單單是住房問題就可以讓無數人“錢包漸空終不悔,為房拼得人憔悴!”
在這樣的環境下,誰又能安心生活呢?下面請看我們的“鄉村生態旅遊” 產品優勢分析
一、凸顯農村性格充分分析每個農村所具有的自然環境、發展歷史、生活勞動方式、節慶習俗、村民的精神面貌等元素,對村落的旅遊特色進行準確提煉,是每個村落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形成與其他村落不同的特色。
二、形成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一方面,透過鄉村旅遊的發展,鄉村向城市居民出售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新鮮健康的食品,鄉村裡的各種元素都變為可消費的旅遊產品,鄉村社群從中獲得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在鄉村中得到閒適舒暢的心情、新奇獨特的體驗,並收穫健康和快樂。
三、推動鄉村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鄉村旅遊也是把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結合起來的一個典範,有利於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鄉村經濟的和諧發展,特色旅遊村的建設應該是一次鄉村合理產業結構形成的過程,應積極提升農產品、鄉土文化在旅遊語境下的經濟附加值、社會附加值和生態附加值。
四、人性化經營管理。根據當今城市居民生活現狀做出相應的旅遊決策。讓城市人們體驗鄉村生活,從中可以讓他們得知勞動人民的辛苦,從從而珍惜其來之不易的工作;還可以讓他們緩解平時的工作生活壓力。最終達到“雙贏”的最佳效果。
產品劣勢分析
一、交通可能會給旅遊帶來不便;
二、部分城市居民的旅遊消費方向;
三、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創業計劃意義
1. 有利於改善鄉村生態旅遊地環境 透過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可使農民增強環保意識增強繼承和保護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識更注重村容村貌變被動保護為主動保護。特別是在政府主導下透過實施生態工程制定合理、切實可行的科學規劃將促進旅遊地大環境的改善。同時還將促進“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 促進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鄉村生態旅遊的開發遵循生態規律及當地的文化習俗,重視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的保護,因而能增加居民對當地文化的自豪感,使當地居民認識文化景觀和文化傳統的價值,讓民間手工藝、音樂、戲劇、舞蹈、飲食等各種文化都在旅遊過程中得到保護併發揚光大。同時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對於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有更深刻的意義。
3.有利於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將進一步帶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房屋建設的佈局更加合理排汙、治汙更加規範、嚴格,更加註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害蟲的防治等,從而使農村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善,客觀上為當地農民營造了良好的居住、休憩生活環境,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 並且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可最佳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產業結構以及旅遊產品結構,使傳統農業增添附加值提高資源利用率。在生態農業加速發展的同時能夠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進而縮小城鄉差別、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4. 推動鄉村生態旅遊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展鄉村生態旅遊要求在充分運用現有鄉村生態旅遊資源基礎上運用生態學原理、環境美學、系統科學等方法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透過規劃、設計、施工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房屋建設等與當地鄉村生態旅遊資源、鄉村生態旅遊專案開發、遊客參與融為一體以達到協調發展,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目的,從而有利於實現鄉村生態旅遊地的可持續發展。
活動目標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旅遊業正在成長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作為中國旅遊業的新亮點,近年來興起的鄉村旅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麵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同時由於城市化程序的加快,日益繁忙的都市快節奏生活,使鄉村旅遊成為人們緩解壓力,密切親友之間聯絡的重要的休閒方式。 鄉村旅遊業是近年來順應城鄉居民消費新趨勢而發展起來的一門農村新型產業,特別是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鄉村旅遊業發展勢頭尤為強勁。農家樂休閒旅遊業帶動了特色農業的發展和農村傳統文化傳承、城市文明傳播、生態環境保護。本次策劃就是讓鄉村生態旅遊成為旅遊業發展的新領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
創業計劃與流程
鄉村生態旅遊的內容包括:一是以獨具特色的鄉村民俗民族文化為靈魂,弘揚地區特色,以提高鄉村旅遊的品味和豐富性;二是以農民為經營主體,強調調動當
地農民的積極性,積極參與其中,充分體現“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的民俗特色;三是鄉村旅遊的目標市場應主要定位為城市居民,滿足都市人享受田園風光、迴歸淳樸民俗的願望。有以下特徵:
一、鄉村景觀環境是半自然景觀和自然景觀共同構成的景觀空間,生態特徵是鄉村景觀共同的特徵;
二、鄉村旅遊、是一種低干擾程度的行為體系,在當地環境容量的承載範圍內,合理的鄉村旅遊應當具有較強的生態旅遊特徵;三、以聚落為核心構成的整體人文生態系統開展的鄉村旅遊就是對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進行的旅遊開發和生態教育。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地域廣闊,自然景觀差異很大,農業資源極其豐富,鄉村民風民俗豐富多彩,有著發展鄉村旅遊的優越條件。同時我國地形複雜,氣候多樣,多種多樣。生物資源豐富,野生生物種類繁多。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形成區域特色農業,使之轉化為旅遊資源,並針對我國各地不同的景觀和農業生態生產形勢,設計出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的農業觀光園。我國型別齊全的地形十分有利於農林牧副漁的發展,而且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孕育了豐富的水鄉平原草原高原高山等文化內涵及民俗風情為開發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田園景觀千差萬別。為了滿足旅遊開發的需要,可以在不喪失是個年產能力的前提下改善規格和佈局,吸引遊客。如構建植物迷宮。造型植物,模擬名畫,大地藝術的等。可以配合旅遊的主要時間,合理控制名作物的品種和種植時間,以繁茂的花果為遊客提供遊憩空間和體驗載體。不同成熟區不同色澤不同花期的品種合理搭配都能創造出宜人的鄉村景觀。
2、農耕文化燦爛輝煌。隨著科學和生產力的不斷髮站,農業生產方式不斷進步,大量高科技的運用使得現代農業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景象。由此產生的各種各樣的農產品都使旅遊者充滿了好奇心。這對旅遊者的不同需求讓遊客瞭解這些動植物等。除此之外,遊客還可以親自參加農業實踐,以增強對現代農業生產的感性認識,體驗勞作的辛苦與歡樂,得到更多的樂趣。
3、民居建築型別多樣。主要包括古村落的恢復和保護,營造鄉村氛圍街道服務設施和裝置保持傳統古樸的外表,在幾千年的農業文明中民間形成了各色各樣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藝術,無不因其濃郁的鄉土特色二備受遊客青睞。民間繪畫簡直民間雕刻鄉村編織鄉村刺繡傳統能夠印染等等經過挖掘和改造,可以提供表演和參與體驗的素材同時開發旅遊商品。
由於各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出現了多種多樣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包括:
一、民俗風情型。民族風情模式是指少數民族農村地區,以獨特的民族風情為基礎,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設施,引導少數民族農民參與旅遊開發,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的一種模式。
二、農場莊園型。以農村田園生態環境和各種農事活動為憑藉和吸引物,“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摘農家果、做農家事”,將農村生態和農事風情、旅遊與休閒相結合,以滿足城市居民迴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休閒農莊模式是以休閒農莊作為經營單位的發展一種鄉村旅遊的模式。休閒農莊是指佔地有一定的規模,以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依託,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利用田園景觀為遊客提供鄉村生產生活休閒體驗以及住宿、餐飲等基本服務設施的經營主體。
三、景區依託型。景區依託模式是指依託旅遊景區(點)開展鄉村旅遊,把附近旅遊景區(點)的部分服務功能分離出來,吸引周邊農民參與旅遊接待和服務,並融入一些鄉情活動,從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周邊鄉村發展的一種模式。四、古鎮村落開發。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較長曆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歷經年代久遠,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濃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築為核心吸引物,以保護為主,因勢利導開發旅遊,促進鄉村發展的一種模式。還有度假休閒型,特色產業帶動型,紅色旅遊結合型等等。
流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地發展的鄉村生態旅遊型別,然後進行開發。
活動經費: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劃撥經費
風險效果評估
鄉村生態旅遊是一種文化性、參與性十分強的產業,發展鄉村生態旅遊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管理,並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充分體現出與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內涵,將之融合於優美和諧、平衡發展的生態環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旅遊者的需求動機,推動鄉村生態旅遊的發展。本次策劃分析了鄉村旅遊背景的優劣勢以及策劃內容流程。相信本策劃可以給鄉村生態旅遊開拓一個嶄新的天地,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創業計劃要注意的問題
1、正確處理發展鄉村旅遊與農村城市化、農民新型化、農業現代化的關係。發展鄉村旅遊,要著眼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長期全面協調發展,推動農村居住條件和周邊環境的改善;著力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積極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農業體系。發展鄉村旅遊一定要注意保持當地農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農村蔓延,防止工業垃圾、城鎮汙染侵蝕農村淨土。發展鄉村旅遊,要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環境提升為目標,既不能把新農村建設等同於旅遊新村建設,把新農村規劃簡單搞成旅遊新村規劃;也不能因為發展鄉村旅遊而把農村建成沒有農業、村莊、農民、特色的所謂新農村。
2、正確處理鄉村旅遊中政府推動與尊重農民意願的關係。發展鄉村旅遊要由政府來推動,要以農民為主體,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政府推動不是包攬一切,而是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統籌協調、分類指導等方面的優勢和積極作用,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旅遊的整體發展。農民有選擇是否參與鄉村旅遊開發以及如何參與鄉村旅遊開發的權利,不應該強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導推動下,尊重農民意願,依靠農民智慧,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促進鄉村旅遊的持續健康發展。
3、正確處理發展鄉村旅遊與農村其他產業發展的關係。農村各產業之間和諧發展是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根本前提。要發揮鄉村旅遊產業關聯度大的優勢,透過發展鄉村旅遊,促進農村各產業之間協調發展,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鄉村旅遊也要充分依託其他產業,取得其他產業的支援,在其他產業發展中得到加快發展。
4、正確處理發展鄉村旅遊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生態環境是鄉村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旅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應牢固樹立“環境興遊”、“生態興遊”的觀念,堅持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的原則,堅持發展旅遊與生態保護間的內在統一規律,先規劃、後開發,使鄉村旅遊的發展成為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要避免資源的浪費和簡單粗暴使用,杜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性開發。
5、正確處理發展鄉村旅遊與傳承鄉村傳統文化的關係。鄉村傳統文化是鄉村旅遊的靈魂。要深入挖掘優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斷提升鄉村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旅遊吸引力,推進鄉村傳統文化的產品化,變文化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同時,注重對鄉村傳統文化的保護,在實踐中摸索繼承和發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
鄉村振興創業計劃書 篇2
一、背景與簡介
近些年來,老百姓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對於肉類食物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然而“禽流感”令人談雞色變;“瘦肉精”又令人們談豬色變。而羊肉相對於雞肉和豬肉而言,更加健康,價格也相對不高,因此運用生態環保的模式養羊相信能夠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2012年4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羊肉價格出現持續上漲,目前全國均價達到每公斤50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普遍超過2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羊肉價格上漲集中反映了肉羊生產能力不足,供給增長速度跟不上需求的高漲。在當下羊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養殖效率不高、飼養成本上升、散戶退出加快、規模養殖發展緩慢的情況下,其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
據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對全國48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資料,2012年7月份第1周全國羊肉平均價格50.60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3.7%。據有關資料對比分析,2015年同期我國羊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8元,現在漲至50元,同比上漲達到277%。 羊是草食性動物,以秸稈型飼料為主,配以營養全面的精料。養羊業的發展,可促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種草養羊,特別是低產農田,促進土地增值。提高農作物秸稈利用率,變廢為寶,並促進農作物秸稈微貯等加工業和飼料加工業、飼料新增劑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高地區的整體經濟水平。
二、市場分析
羊肉消費已打破了地域性、季節性限制,從區域性消費變成全國性消費,一季消費變成了四季消費。而隨之而來的是羊肉產能供給的嚴重不足,導致2012年羊肉價格不斷上漲,因此養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長期以來,我國羊生產主要依靠地方品種,繁殖率低、生長慢、產肉率低。由於良種繁育體系不完善,優良品種覆蓋率低,現代新技術推廣普及不夠,羊肉檔次提升不大。而我們的創業計劃是要建立一個規模化的肉羊養殖場,採用最新的生態養殖技術,降低成本,提高繁殖率與產肉率。
此外,儘管目前市場豬肉依然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的“主力軍”,但牛羊肉消費所佔比重不斷上升,逐步向國際“三三制”過渡(豬肉、牛羊肉、禽肉各佔1/3)。
三、養殖管理
波耳黃羊是南方優良品種,具有成熟早、繁殖率強、早期生長快、耐溼熱、產品利用價值高等優良特性。適應潮溼、多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夏季近30℃的持續高溫和80%以上的相對溼度下,仍能正常生長、繁殖,特別適合一些山區飼養。既適宜圈養,又可山上放養,有利於發展規模養殖,從而提高養殖效益。
與當地山羊相比,黃羊的生長速度要快得多,個頭也比普通山羊大。3月齡斷奶體重公羔可達25公斤以上,母羔可達22公斤以上。
成年公羊體重更是高達65公斤以上,母羊也可達40公斤以上。黃羊肉用效能良好,與其他綿羊品種比,瘦肉多,脂肪少,膽固醇含量低,肌纖維細嫩,羶味輕,味美多汁,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保健食品。另外,黃羊繁殖能力強。母性好,泌乳效能高,成熟早,母羊4~5月齡成熟。公羊一般在8月齡、母羊在6月齡配種。四季發情,可年產兩胎或兩年三胎,一般每胎產2~3只,多的可以達到4~5只,產羔率平均為229%。因此我們選擇以黃羊養殖。
1、羊舍管理
羊舍內要求通風、乾燥。羊欄面積平均每頭羊2平方米,分建成每個8-10平方米的單欄。羊欄地面一般不需澆鑄水泥,只在泥土上鋪稻草。現也可試用架空羊床,即用水泥板(竹片)架空地面80-100公分,板間留1-1.5公分空隙(以羊糞能掉下而羊腳不會下去為合適),板上不需再墊稻草。;建造符合黃羊的生理要求、便於現代飼養管理的輕型、耐用、高床漏縫地板羊舍或“吊樓型” 羊舍。
2、種羊的選擇
一是選擇產羔率高,一胎產三羔以上的羊或後代留作種用;二是選擇生長速度快、產肉效能好,體型大而豐滿,成年公羊80公斤、母羊50公斤的羊留種。
3、飼料管理
羊的食性比較雜,各類青草、作物秸稈、菜葉、秕穀、豆腐渣、菜餅、蠶沙、穀糠等等皆可作為飼料,同時積極開發新的飼料資源,應用“氨化、鹼化、青貯”等養羊技術,利用冬閒田或另星空地種植
產量高、營養好的人工牧草餵羊。種植高產優質飼草,並對飼草進行以青貯為主的調製,確保飼草料一年四季輪供。
4、飼餵管理
除做好常規管理外,重點抓以下幾點。
①保證供應充足、乾淨的飲水,適當新增點食鹽。
②挖掘母羊泌乳潛力,實施“一母帶雙羔或多羔”技術。 ③注意羔羊適時斷奶。哺乳期一般控制在45日齡以內。
④肉羊(特別是老羊)出售前需進行1-2個月的加強飼養,以改善肉質,提高肉用價值,增加養羊效益。
5、繁殖管理
黃羊的繁殖季節一般按排在春季4-5月配種,秋季9-10月產羔,一年一胎。但一部分羊也可適當調整繁殖季節,按排在9-11月配種,次年2-4月產羔,以實現“一年二胎或二年三胎”。但秋配春產的羊不宜留種,只准用於肉羊生產。
6、疾病防治
①羊黑快疫:注射“羊黑快疫、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癥、羊卒死”四聯苗預防,發病後治療效果較差。
②五號病:注射“五號病”疫苗預防,一旦發病後,病畜及同群畜全部撲殺處理。
③羊肝片吸蟲:每年春、秋兩季用“丙硫咪唑”驅蟲,效果較好。 ④羊蝨:用1%的敵百蟲或殺滅菊脂在羊的背部條狀塗擦,隔三天再塗一次,但每次都不能塗滿全身。
四、市場與銷售
由於冷凍技術的發展,羊肉可以四級供應市場,然而還是供不應求,而且各地都建有活羊交易市場,因此市場銷售基本沒有問題。
五、效益分析
以下收益分析按養殖30頭母羊,配備2頭公羊計算。
1、支出
種羊費用:母羊每頭1000元,公羊每頭1500~2000元,按2000元計,需費用34000元。
飼料費用:每隻羊每個月需飼料費用25元,母羊購回後,5個月產仔羊,期間需要飼料費用4000元。30只母羊平均可產仔羊90只,養殖8個月上市,期間6個月需飼餵飼料,則仔羊需飼料費用13500元,種羊需飼料費用6400元。共需飼料費用23900元。
2、產出
目前每公斤羊的市場價格是20元左右,1只仔羊8個月後體重在40公斤左右,每隻仔羊可賣得800元,90只仔羊可得產出72000元。按仔羊成活90%計算,可出售成品羊81只,可得產出64800元。
3、收益
64800元-23900元=40900元,平均每隻賺505元左右。規模化養殖湖羊成本更低,收入更高,年收益十分可觀。
說明:
①不同場家種羊的價格不同,按種羊體重和品質,價格從800~1500
元不等。
②此收益分析計算中,仔羊賣掉後,種羊可以繼續利用。
③此收益分析中,各個地方的飼草價格有所不同,收益也不同。
六、風險與對策
養羊的風險主要來自於天災與疾病,冬天下雪的時候要注意羊舍頂棚的除雪工作,避免積雪壓塌羊舍造成損失。羊的疾病主要是肝片吸蟲病、腐蹄病、羊快疫等,要注意及時防治,同時還必須實行綜合性的獸醫衛生措施。
鄉村振興創業計劃書 篇3
一、背景
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由於其具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無公害汙染,肉、蛋屬綠色食品,近年來在市場上頗受人們青睞,價格不斷攀升,飼養土雞市場前景廣闊。
優質土雞生態養殖技術是將傳統方法和現代技術相結合,根據各地的區域特點,在荒地、林地、草原、果園、農閒地、玉米地、高粱等地規模養雞,喂五穀雜糧,讓雞自由尋食昆蟲野草,飲山泉露水,嚴格限制化學藥品、激素、飼料新增劑等使用,以提高雞肉的風味和品質為目的,生產出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的一項生產技術。
採用優質土雞生態養殖技術可對各地的土地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立體開發,生產出符合消費者需要的、風味獨特、味道鮮美、品質優良的綠色食品,順應人們喜歡土法養雞的消費需求。這種方式投資少,效益高,技術易於掌握,市場需求旺盛,是一項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的實用養殖技術。
我們花垣縣以土雞為主的小家禽養殖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養殖戶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收入低。實施小家禽屠宰及深加工專案可充分利用土雞資源優勢,提高花垣縣以土雞為主小家禽的附加值和養殖戶的收入,促進小家禽養殖業走向產業化、標準化,壯大小家禽養殖專合組織,保障小家禽資源永續利用,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
牧民利用天然優質牧草進行放養,不用人工合成化學藥物,做到了綠色、生態養殖。放養土雞毛色光亮、肉質鮮美,綠色無公害,適應消費需求。雞的售價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加了。同時,還對保護草場、土壤生態系統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國內外發展現狀
我國現代肉雞養殖業起步較晚,大約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我國肉雞生產水平與畜牧業發達國家相比主要表現在產量少、商品率低、效益差、耗料多等特點。進入90年代以後,我國肉雞飼養業才得到迅猛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禽肉生產國。
當前,我國肉雞養殖的基礎環節仍然很薄弱,肉雞的生長速度、上市日齡、上市體重、耗料比還落後於外國。在國內,通常把由國外引進的肉雞成為”快大型“肉雞,因不適宜我國傳統的燒、飩加工,生產這類肉雞主要是出口。國內自己消費的主要是被稱為優質雞的某些地方品種,或地方品種與引進品種雜交選育的肉雞。據研究,我國一些地方品種,在蛋白質與氨基酸總量或某些氨基酸含量都略高於引進品種,有優質的特性。近年來優質肉雞生產得到不斷髮展,香港、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區,優質雞的比重佔肉雞總體的90%以上,但其生長緩慢、體重較小,上市日齡較長,需要繼續加強這類雞的選育工作。
我國肉雞產業經過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20%—30%的高速度增長以後,到21世紀增長速度明顯放慢,肌肉產品出口逐漸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疫病和公害物質殘留,提高養雞生產的勞動生產率和肉雞產品質量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了。在農區籠養蛋雞飼養密度大,場舍密集,設施不健全,排洩物對環境汙染嚴重,夏秋成為蚊蠅的孳生地,影響居民身心健康。發展生態養雞,遠離居民區,飼養密度低,加之環境的自然淨化,可使排洩物培植土壤,變廢為寶。生態放養土雞,大量撲食多種蟲體,可大幅度降低蟲害的發生率,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農作物和林果產量,同時有利於環境保護和人類的健康。生態放養雞,以天然飼料為主,生態環境優良,飼草、空氣、土壤等沒有汙染。草地是天然的綠色屏障,傳染病少,家禽體質健壯,藥物用量減少,無論是禽蛋還是禽肉純屬綠色食品,有益人體健康是理想的生態養殖業。推廣規模化生態養土雞,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
三、市場分析
現有的市場以土雞為主的小家禽養殖歷史悠久,大多數市場土雞具有肉質細緻、肉味鮮美等特點,其中花垣湘西土雞在全省享有盛譽,是湘西土雞縣優勢特色資源,產品遠銷重慶、秀山、吉首、長沙、廣州等大中城市,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花垣縣是無公害肉雞生產基地縣,2009年小家禽出欄將達到50萬隻,實現產值1000萬元,佔全縣畜牧業總產值的10%,家禽養殖是我縣中高山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到2011年湘西土雞養殖規模將達到100萬隻。依照農業部《關於加強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的意見》和省《關於實施我省農業和農村戰略調整的意見》以及花垣縣委、縣府提出的“一果、二畜、三山珍”的產業發展戰略思路,充分利用湘西土雞資源優勢,促進湘西小家禽養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壯大土雞養殖協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花垣縣農民增收、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財政增收以及人民群眾對湘西土雞的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組建花垣縣家禽屠宰及深加工專案是發展壯大花垣小家禽這一地方特色資源的必要措施,是資源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農民收入,切實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之一。
1.市場調查
花垣縣以土雞為主的小家禽在國內市場屬於緊銷產品,比同類產品市場價格高20%,市場對土雞產品需求旺盛。隨著我縣加大對土雞養殖業的投入,2011年本地土雞的出欄將達到100萬隻以上,對湘西土雞等小家禽進行精深加工,可向省內外大中成市提供更多的優質土雞等家禽產品。
2.市場預測
2011年花垣縣土雞及其產品在省內外市場供不應求,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對“土、特、優”等無公害家禽及其產品需求的增加,土雞等小家禽市價不斷上升,對本地土雞等小家禽進行屠宰及深加工向市場成批次提供具有風味的優質安全食品,既可增加企業盈利又可滿足市場需求是雙贏的格局
3.市場競爭力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人們的肉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對禽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倡導綠色禽產品的市場消費新理念越來越起來越強烈。雞肉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在我國有"無雞不成宴"的傳統。目前我國禽肉在肉類結構中僅佔20%,比世界平均水平差8%,人均禽肉佔有量10—12千克,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例如,日本人年均消費量達40千克以上,雞肉佔肉類的47%,;美國人年均消費量50千克以上,雞肉佔肉類的40%。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雞肉的消費將不斷增加,雞肉生產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從國外進口的禽產品都是冷凍產品,不完全符合中國人喜歡食新鮮禽肉的消費習慣。但受國際消費標準的影響,國內對雞肉衛生標準的要求將逐步提高,肉雞產品的質量,尤其安全衛生問題將受到更多關注。如果國內肉雞產品在質量上,尤其是產品安全性下功夫,國產雞肉還是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我縣本地土雞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與天然野雞相媲美,體型較小等特點,符合人們的消費習慣,多年來,其市場價格與籠養雞品種售價高出5—10 元/公斤,市場供不應求。因此,開發與利用本地土雞這一寶貴的資源,進行規模化養殖,飼養中不新增任何促生長激素、有害的礦物新增劑和化學新增劑,市場前景將將十分廣闊。
四、執行計劃
1.預期目標
根據花垣縣小家禽產業規劃的總體目標,在龍潭鎮組建年出欄量為10萬隻的龍頭企業。改建1000㎡的養殖場;建設汙水處理配套設施;投入購置原料、輔助材料及職工工資福利等流動資金10萬元。林下放養土雞實行標識管理,合格的上市成雞腳上貼有標識,一雞一標。
2.技術人才
花垣縣畜牧局現有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2人,在花垣縣龍潭鎮金溶村一組淹沒區,退耕還林帶山林雞養殖,掌握了豐富的飼養和管理經驗,加上全縣畜牧業服務體系健全,各個鄉鎮都設有獸醫站,有120人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後盾,透過技術引進、技術開發能滿足專案技術力量的要求,可為專案實施提供技術幫助,完成專案任務有技術保證。
(1)資金:本單位固定資產總價超過30萬元,目前資產和經濟狀況良好,沒有負債,加上該專案提出得到縣委、縣政府的支援,配套資金落實有保證。
(2)儀器裝置:目前我國成套的孵化裝置品種繁多,而且質量有保證,價格也不貴,只要有資金,很容易購買。
(3)資源:我縣本地土雞資源豐富,作為保種選育的核心群雞種有保障;另外我村有1000畝的竹林遠離城鎮,沒有汙染,符合生態養雞的環境條件。
(4)承擔單位具備的條件及欠缺條件解決措施:本村具備實施本專案所需的資源、技術力量,欠缺條件為專案經費,擬透過申請上級科技經費補助加以解決。
3、精選良種
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優質肉雞的基礎。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種,可以是三黃雞,也可以是麻花青腳雞,如宮廷黃雞、河南固始雞、廣西岑溪三黃雞及浙江仙居雞等各地優良名雞,也可以根據當地的飼養習慣及市場消費需求,選育適合當地飼養的優良肉雞品種。
4、注重放牧
放牧是提高肉雞肉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優質放養土雞的育雛技術要求與快大型肉雞無異,在育雛室內育雛30天左右轉入大棚飼養。一般夏季30日齡、春秋45日齡、寒冬50~60日齡開始放牧。放雞場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汙染、無獸害的竹園、果園、茶園、桑園等地較理想。雞隻既可吃上述“四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四園”積(施)肥。放牧場地可設砂坑,讓雞砂浴。還要搭建避雨、遮陽、防寒的草棚或塑膠大棚。肉雞早出晚歸,放牧密度為50~70只/畝,每群規模約500只為宜。為防止雞走失或危害附近農作物,放牧場可設定圍欄,一直放養至出售。加強放牧可以提高雞肉的結實度,促進體格健壯及羽毛緊密光亮;還可採食青草、草籽、枯葉、蟲蠅等,節約飼料和提高肉質。有條件的可以放一批雞換一個地方,既有利於防病,又有利於雞隻覓食。
5、巧喂飼料
飼料是影響肉質的重要因素。優質土雞育雛期應飼餵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雛雞全價飼料。因其生長速度較慢,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低於快大型肉仔雞全價料2個百分點,並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雛雞生長髮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飼料、農副產品、土雜糧,以改善肉質、降低飼料成本,一般僅晚歸後補喂配合飼料。出售前1~2周,如雞體較瘦,可增加配合飼料喂量,限制放牧進行適度催肥。中後期配合飼料中不能加蠶蛹、魚粉、肉粉等動物性飼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對肉質和肉色有不利影響的飼料,不要新增人工合成色素、化學合成的非營養新增劑及藥物等,應加入適量的桔皮粉、松針粉、大蒜、生薑、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質以改變肉色、改善肉質和增加鮮味。
6、嚴格防疫
搞好防疫滅病是養好優質放養土雞的重要保證。一般情況下,放養土雞抗病力強,較圈養快大型肉雞發病少。但因其飼養期長,加之放牧於野外,接觸病原體機會多,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鬆懈,根據本地實際重點做好以下的防疫工作。
此外要特別注意防治球蟲病、卡氏白細胞蟲病及消化道寄生蟲病。經常檢查,一旦發生,及時驅除,肉雞中後期防治疾病儘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藥物,多用中藥及採食生物防治,以減少和控制雞肉中的藥物殘留。
7、適時銷售
合適的飼養期是提高肉質的重要環節。飼養期太短雞肉中水分含量多,營養成分積累不夠,鮮味素及芳香物質含量少,肉質不佳,味道不鮮,達不到優質土雞的標準;飼養期過長,肌纖維過老,飼養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據土雞的生長生理和營養成分的積累特點,以及公雞生長快於母雞、成熟早等特點,確定小型肉雞公雞100天,母雞120天上市;中型肉雞公雞110天,母雞130天上市。此時上市雞的體重、雞肉中營養成分、鮮味素、芳香物質的積累基本達到成雞的含量標準,肉質又較嫩,是體重、質量、成本三者的較佳結合點。
五、創新技術
1.主要技術要點
(1)選擇適合放養的'場地及搭建風雨棚 雞的生態養殖應遠離城區、避免汙染、環境安寧清潔、有清潔水源,選擇地勢較平坦的荒山、灌木林,以果林為主,在林地內地勢較高、背風向陽、易防獸害和易防疫病的地方搭建風雨棚。風雨棚可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棚架,頂蓋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竹片等做簡易圍欄,只要能避雨、避暑、補飼、休息就行。為了便於管理,可在風雨棚旁建值班室和倉庫。
(2)選擇適合放養的品種 選用優質地方良種雞,如固始雞、清遠雞、草科雞等適應性強、適合放養且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的品種。
(3)育雛期管理 雛雞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進入野外飼養。3~4周齡前與普通育雛一樣,進行人工育雛,脫溫後轉移到山上放養。因此一定要抓好3周前的管理,為後期生長奠定基礎。
(4)嚴把脫溫期管理 3周後開始進入脫溫飼養,脫溫期特別要注意外界氣溫,內外溫差大,仔雞抗逆力低,調節功能差,一時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因此要選擇天氣暖和的晴天放養,開始幾天,每天放養2~4h,以後逐日增加放養時間,使仔雞逐漸適應環境變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飲水器和料槽,讓雞自由採食,每天早上不要餵飽,把雞放出去自由活動,採食天然飼料,太陽下山時將雞群收回雞舍並餵飽。颳風下雨天氣停止放養,防止淋溼羽毛而受寒發病,同時還要防止天敵和獸害。
(5)疫病控制 野外放養雞的活動範圍廣,疾病防治難度相應大些,因此免疫工作要求質量高、免疫劑量足,嚴格按照免疫程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別是馬立克、新城疫、傳染性法囊病等主要傳染病,決不能放鬆。同時要做好定期消毒,發現病雞應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
(6)飼養密度及方式 針對不同的放養地確定不同的放養方式,每群一般500~1000羽為宜,第3~4周齡開始放養,圍欄分割槽輪牧,每隔一週期換一塊地,放養週期一般控制在一個月左右,這樣雞糞養林,且小草、蚯蚓、昆蟲等有一個生養休息期,等下一批仔雞到來時又有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雞採食,如此往復形成食物鏈。
(7)飼料營養及飼餵 雛雞3周齡前可用全價飼料飼餵,3周齡後逐漸改喂五穀雜糧。溫室育雛可按常規喂飼,脫溫後第1周早晚在棚內喂飼,中午補飼一次,以玉米、小麥、稻穀、豆類、紅苕等天然穀物飼料逐漸增至代替全價飼料;第2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飼量早餐由放養初期的足量減少至七成,5周齡以上的大雞還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飽,5周齡後全部換為穀物雜糧,促進尋找食物,以增加雞的活動量,採食更多的有機物和營養物。
2.創新點
為了堵絕外來疾病的侵襲,在選雛前要進行實地考察,儘量在本地無傳染病史的雞場,選擇種雞普系登記齊全、管理規範、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雛廠調運,雞的品種可選用抗逆性強的優良地方品種,如三黃雞、麻雞、來航雞等。
(1)、適時開食和飲水:雛雞先在舍內飼養,在雛雞入舍後1—2小時即可給以飲水,可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維維生素或配製0.01%的高錳酸鉀溶液飲水,以增強雞的體質,緩解應急反應,便於胎糞的排出。水溫一般要接近舍溫(20—22℃),雛雞一般在出殼24小時後開食,最初時可喂碎米,3日齡後改喂全顆料飼料。
(2)、控制好雞舍內的溫度:剛出殼的雛雞溫度要求攝氏35℃(指與雞背部同高處的溫度)以後每5天降低1℃,在35—42日齡時溫度最後降至20— 22℃。在保溫的同時,還需要通風換氣,常用的保溫方法有紙箱、熱炕、育雛籠等。熱炕的育雛方法是:炕上用磚砌成牆,用竹片做成拱形,棚高0.8-1.0 米,四周用塑膠薄膜覆蓋做成簡易小溫室,在炕上鋪墊短麥草、幹鋸末等,炕上的墊料2-3天要更換一次。
(3)、光照要適當:1日齡小雞光照相23小時(燈泡不要過大,一個炕一個15-25W的即可),2-15日齡每天減少1小時,16日齡後不再補充光照。
(4)、舍內飼養密度要適宜:0-10日齡的雛雞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齡30-40只,20-30日齡20-30只,42日齡每平方米20只。
(5)、注意通風:雞舍內要通風,它能給雞保證足夠的氧氣,但要防賊風。
(6)、定期喂不溶性沙礫。沙礫能增強雞的消化功能,有利於雞的生長髮育。
(7)、一片林地以放養2000羽為宜,規模大不便管理,規模小效益低,每公頃林地放養3000羽土雞為宜。晚春到中秋可放養,冬季氣溫低,蟲草減少,應停止放養。
六、目標及年度計劃
專案於2017年3月開始,2019年4月止,年度實施計劃如下:
2017年1—12月:專案立項,示範場選點、施工、管理及人員培訓等。
2017年1—12月:技術培訓,示範場管理、推廣。
2017年1—12月:技術培訓,示範場管理、推廣。
2018年1—4月:專案資料收集、整理,總結驗收。
七、投資與資金分析
1.總投資預算
土雞生長期內,大部分時間為自然放養,僅添一些精料,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目前,市場上良種肉雞的價格為每公斤10元,而土雞價格約在每公斤20元至30 元之間,飼養一隻2.1公斤重的土雞,扣除飼養成本,可淨賺16元。另外,土雞的雞蛋也是俏貨,每隻雞年產蛋125枚,每枚價格為0.5元(包裝並打出品牌後價格更高),至少收入50元。如果一個養殖戶飼養10000只土雞,一年可賺到20萬元。投資估算合計投資40.5萬元。
(一)改建廠房需投資(1000㎡×200元)=20萬元;
(二)新建汙水處理設施以及50㎡沼池一座需投資2.5萬元;
(三)投入種苗、飼料、生產器械、防治器材、工資福利等生產流動資金18元/只×1萬隻=18萬;
2.資金來源
申請上級科技經費補助15萬元,部門提供10萬元,單位自籌6.5萬元。
八、效益分析
專案完成後,總結出一套實用性很強的竹林下生態養殖技術加以推廣應用。在正常情況下,按“小群多批次”的飼養方式,以移民群眾的生產條件,每批養雞150 羽,每年戶均最少可養3-4批,共600羽,按育成率92%計,可售出商品肉雞510羽,扣除雞苗成本、飼料及藥品等費後,按每羽盈利4元,總獲利 2040元。
整個筍區有1000戶飼養土雞,年總飼養量將達60萬羽,年創利200萬元以上。示範基地隨著雞苗銷量的增長而獲更佳的效益。另外,發展筍地林下生態養雞雞,按戶均年飼養600羽,僅養雞一項家庭副業就使農民戶年純收入2000元以上。在筍地牧放散養土雞,投入勞力和資金較少,有一舉多得的效果,既抑制了野草、蟲類的生長,又節省了飼料,同時雞糞可肥林壯筍(成年雞每年可排糞便40-50公斤),節約化肥的投入。總之,專案的實施可以解決部分就業機會,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拓寬移民增收的途徑。
(1)效益分析
產品銷售收入=36元 ×1.8萬隻=66.24萬元;
(2)成本分析
基礎設施折舊:(10年)2.25萬元
飼養成本:2萬羽×10元/只=20萬元
疫苗:7元/只×2萬=14萬元
人員工資:1.8萬元×2=3.6萬元
成本合計:39.85萬元。
(3)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生產總成本=66.24萬元—39.85萬元=26.39萬元
(4)收益分析
投資利稅率=(利潤)/總投資×100%
(5)投資效益分析
投資回收期=固定資產/淨收益=500萬元/174.06萬元(1-20%)=2.87年
九、風險與措施
該專案投資大,技術含量高,管理工作要求嚴格,受市場需求制約,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投資該專案應積極爭取到國家的優惠政策和信貸扶持,引入先進的加工技術和管理人員加強管理,提高產品品質保持小家禽“土、特、優”的特色,與飼養戶組建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緊密經濟聯合體共同抵禦市場風險。加工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排放廢棄物,積極回收加工下腳料和加工副產品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土雞要選擇抗病力強的良種雞,3~4周齡前與普通育雛一樣,選擇保溫效能較好的房間進行人工育雛,脫溫後再轉移到山上放養。小雞剛開始放養時沒有上山覓食習慣,要人為地訓練才行。一般需2人配合,一人在前邊吹哨並撒拋顆料飼料,讓雞隨搶食,另一人在雞後用樹枝驅趕,直到全部上山。每天中午還應在山上吹哨補食1次,強化訓練,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訓導雞歸舍,訓練10天左右,雞群就建立了條件反射。
在舍內飼養20天后,即可選擇晴天放養。最初幾天,每天放2-4小時,以後逐漸延長時間。夏天30日齡、春秋35日齡、冬天45日齡即可轉入舍外飼養,初進林地時要用尼龍網限制在小範圍內,以後逐步擴大,最好用絲網圍欄分割槽輪放,放一週換一塊地方,每畝地100-150只即可。
病死雞的處理:如發現病雞及時隔離,死雞應立即深埋或燒掉,對場地用具和物品用0.2-0.4%的過氧已酸進行消毒。
嚴防鼠害或其它動物侵害:林地或草地用鐵絲網、尼龍網或竹柵欄圈圍,防止雞外逃或野獸入侵。
注意天氣變化:要及時收聽當地天氣預報,在雨、雪來臨前要做好雞舍的防風、防雨、防漏、防害工作
鄉村振興創業計劃書 篇4
一.專案建設背景
在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創新創業的不斷引導與鼓勵下,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悉心指導下,龍港鎮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結合當地實情,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創業增收,建立斑嘴野鴨生態養殖中心。
二.專案經濟及社會必要性評價
鳳江村是個傳統的農業村,富餘勞動力較多。由於種植業收益率低及鳳江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限(易漲水,經常遭受颱風侵襲),導致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如何在鄉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鄉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破解這一瓶頸,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擺在當前的一道難題。
鳳江村群眾有養殖的傳統習慣,養殖積極性高,但由於品種單一、生產原始、技術落後,且防疫工作不到位,導致成活率低甚至造成魚鴨的大批死亡,給養殖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打擊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此外較小的養殖規模沒有給養殖戶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因此讓農民真正做到養殖增收,解決鄉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是鄉村養殖的緊迫課題。
三.市場需求分析及預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野味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經過人工餵養結合野外放飛的野鴨,能很好保持純正野性。其肉質細嫩,脂肪少,野味濃郁,並以其低膽固醇,低熱量、瘦肉率高、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我縣綠色野味品種少之又少,市場需求空間巨大,千家萬戶的餐桌、賓館、酒店等到處都是施展魅力的地方。野生水禽養殖產業孕育著巨大的商機,隨著人民對食品安全及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對於生態野味消費需求量將會逐年快速上升,後市一路看好。
經調研,我們認為根據鳳江村區域位置及市場特點,結合龍港城區的消費水平,非常適宜在此地開展斑嘴野鴨生態養殖。由於本縣鮮有人進行斑嘴野鴨養殖,市面上極少量斑嘴野鴨皆由外地運入,僅見於個別高檔酒店,運輸費用佔產品成本很大部分,造成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極大限制了普通消費者對斑嘴野鴨的消費需求。因此,我們認為高品質的野味養殖業在我縣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和前景。
四.專案建設內容及規模
1、養殖規模與方法
蒼南縣福利蛋鴨養殖場由殘疾人創辦,是全縣規模較大的蛋鴨養殖基地。自2006年創辦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援下,合作社得到較好發展。現養殖場共有水域面積約4畝,雜地面積約3畝,養殖場面積較小,因此需要發展立體生態養殖業,充分發揮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最大經濟效益。去年底大學生村官到該養殖場做完調研後認為蛋鴨養殖市場飽和度高,附加值低,建議該社可利用多年的養鴨經驗,合作發展斑嘴野鴨生態養殖。斑嘴野鴨抗病能力強,味道純正,營養價值高。該品種野鴨養殖在我縣尚屬空白領域,市場需求量大,附加值高,增收明顯,前景廣闊。若市場銷路能夠開啟,可擴大生產規模,進行野鴨及鴨蛋深加工處理,帶動本村及臨近村農戶發展相關生態養殖業、禽畜加工業,共同致富。
所謂生態養殖主要是用穀物、玉米、豆類和黑麥草作為主食餵養野鴨,河道放養經濟魚蝦類。野鴨吃剩食物可掃入河道作為魚食,小部分鴨糞可滋養水生浮游生物供給魚蝦食用,大量節省魚蝦飼料。競爭力弱的小魚小蝦還可以成為輔食供放飛野鴨時它們自主覓食之用,增加鴨子野性。大部分鴨糞還田用作黑麥草肥料或作為鄰近番茄、柑橘等經濟作物肥料。副產品野鴨蛋可直接供應市場或供應食品加工廠進行深加工。野鴨毛亦可銷往附近羽絨被服廠。相信依靠科學養殖和精心管理,野鴨生態養殖一定大有發展前景。
現在養殖場已經著手擴建原鴨舍。5月底引進種苗1500羽進行試養,加蓋室內飛棚。先在網棚內飼養,等技術成熟再進行放飛養殖。
2、 具體建設內容
(1)養殖棚舍建設
初步建設鴨舍3棟,雛苗舍1棟,加蓋室內飛棚,河道修整及清淤,第一期投資6萬元。
(2)種苗及食物費用
第一年引進三期共9500羽種苗19萬元,人員管理費(3人)一年4.8萬元,野鴨食物及魚蝦苗成本20萬。
(3)其它費用
防疫費0.5萬元/年,保險費0.5萬元/年,河道及場地租賃費1萬/年,交通、通訊、技術培訓費等1.7萬。明年準備建造一座孵化廠約8萬元,這樣能大幅減少種苗成本。
以上幾項共需資金61.5萬元。
五.專案投資效益分析
該品種野鴨飼養90-120天左右可上市,據目前市場價,每隻可賣80-120元,每天食物和管理費用約為0.3元/只。一年能養3批,每批4000只,一年能養12000只,初步計算純利在40-50萬元左右。如果市場反應良好,養殖經驗成熟,準備在明年擴大養殖規模並向鄰近農戶尤其是低收入農戶推廣經驗,大量供應市場,走共同致富之路。
六.專案實施的組織管理
該生態養殖專案由大學生村官與養殖場合作實施,鎮科委負責政策指導。專案負責人溫從回,畢業於華北科技學院的優秀學生,負責抓好養殖場配套設施建設和銷售管理工作。養殖場創辦人陳志光負責日常飼養及防病防災工作。
七.意義及申請資金扶助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專案規劃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見效快,抗風險能力強,在專案實施第三年即可收回投資,更主要的是能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依靠中央對三農政策扶持,闖出一條致富路,激發鄰近村民創新創業的熱情,展現我縣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服務鄉村的務實精神。鑑於該社由殘疾人創辦,時間短,資金少,力量小,基礎設施和技術都較落後。創業之初資金、人手、物資都倍感緊張,因此懇請縣科技局能給予該社資金支援和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