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熱點素材積累:逆境

中考熱點素材積累:逆境

  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曲折、佈滿了荊刺,我們只有在逆境中成長嗎,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逆境的素材,希望對你有幫助。

  逆境的

  1、走出逆境後得意忘形,便可能迅即陷入另一逆境。逆境消除後縮手縮腳,但等於沒有走出逆境。——劉心武

  2、用自己的逆境與別人的順境對比,是糊塗。用自己現在的逆境同自己以往的順境對比,是愚蠢。用自己的逆境和他人的逆境相比,是卑微。——劉心武

  3、意志堅強的樂觀主義者用“世上無難事”人生觀來思考問題,越是遭受悲劇打擊,越是表現得堅強。——西尼加

  4、一個人倒黴至少有這麼一個好處:可以認清楚誰是真正的朋友。——巴爾扎克

  5、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戰勝的。——海倫·凱勒

  6、說苦難能使人格得到昇華,這是不確切的;幸福有時倒能做到這一點,而苦難常會使人心胸狹窄,產生復仇的心理。——毛姆

  7、失敗可以鍛鍊一般優秀的人物:它挑出一批心靈,把純潔的和強壯的放在一邊,使它們變得更純潔更強壯;但它把其餘的心靈加速它們的墮落,或是斬斷它們飛躍的力量。——羅曼·羅蘭

  8、生活的悲劇不在於人們受到多少苦,而在於人們錯過了什麼。——卡萊爾

  9、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馬克思

  10、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的事情,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他就什麼也不能忍受了。——盧梭

  11、人們的災禍常成為他的學問。——伊索

  12、人的一生,總是難免有浮沉。不會永遠如旭日東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反覆地一浮一沉,對於一個人來說,正是磨練。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驕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著悲觀。必須以率直、謙虛的態度,樂觀進取、向前邁進。——松下幸之助

  13、讓我們建議處在危機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險和困難上,相反而要集中在機會上——因為危機中總是存在著機會。——卡羅琳

  14、逆運不就是性格的試金石嗎?——巴爾扎克

  15、逆境總是有的,生就是進擊落人。——馮定

  16、逆境展示人才,順境隱沒英才。——霍勒斯

  17、逆境有一種科學價值。一個好的學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愛默生

  18、逆境是事業之路上的不速之客對於一個有思想的人來說,沒有一個地方是荒涼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充實自己。——丁玲

  19、逆境可以使人變得聰明,儘管不能使人變得富有。——托夫勒

  20、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練機會。只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鬥過來的。——松下幸之助

  21、逆境常常使人難堪;然而即使在人群中找出一百個能忍受逆境的人,也未必找得到一個能正確對待順境的人。——卡萊爾

  22、你越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拼鬥,你就越變得急躁——在錯誤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越難擺脫痛苦。——卡羅琳

  23、每場悲劇都會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來。——斯蒂芬斯

  24、論命運如何,人生來就不是野蠻人,也不是乞討者。人的四周充滿真正而高貴的財富—身體與心靈的財富。——霍勒斯·曼

  25、困難只是穿上工作服的機遇。——凱澤

  逆境出人才事蹟

  1、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當代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我找了很長時間,只能找到繁體字的,不過基本上也看得懂的。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故事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2、張海迪

  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視窗》、《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