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歡迎閱讀與收藏。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1
我在牙牙學語時就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長大後懂了它的意思,進一步明白了穀物糧食的珍貴。
那你知道什麼是穀物嗎?穀物包括稻米、小麥、玉米及其他雜糧,比如小米、黑米、蕎麥、燕麥、薏仁米、高粱等。穀物的營養可豐富了。穀物透過加工可以成為主食,它主要給人類提供50%-80%的熱能、40%-70%的蛋白質、60%以上的維生素B1。穀物是中國人的傳統食物,幾千年來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國的膳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當做傳統的主食。比如我們吃到的米飯,經過了一道道的程式,但有時大家卻不懂得珍惜。要知道,在米的背後,藏著多少人的汗水啊!
我們再來回憶一下穀物的由來吧。春天,微風吹拂著那片綠色的海洋。在這片海洋中,有許多人在忙碌地幹著農活,有的在耕田,有的在挑秧苗……你瞧,那邊的農民伯伯頂著烈日在耕地。這邊的農民伯伯俯下身子在插秧。火似的陽光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溼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每個農民從田裡走出來,都是一身汙泥一身臭汗,但他們是喜悅的,自己播下希望的種子,用自己的雙手來灌溉,在秋天分享收穫的果實。
回想一下,農民們用汗水收穫的糧食,如果我們白白浪費了是不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珍惜每一粒來之不易的糧食吧!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2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需要吃飯,都需要糧食,李紳的《憫農》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的糧食來之不易,可謂是“粒粒皆辛苦”。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麥是什麼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活動現場去看一看吧!
講解員老師告訴我們早上吃的麵條、大餅、包子、饅頭……都是麵粉做成的,而麵粉就是用麥粒加工而來的。小麥是長長的,四周都有麥芒,裡面是橢圓形的麥粒。接著我們就排隊參觀裝滿麥粒的糧倉。輪到我時,映入眼簾的就是堆積如山的麥粒,當我沉浸其中時,報社的老師說:“小記者們,觀察好麥粒我們要去田裡撿麥穗了。”
在路上我們有說有笑,不知不覺我們來到目的地,小記者進行分組,我是最後一組,當比賽哨聲一響,同學們立刻奔向田裡。我心裡興奮極了,拿著袋子到處找,時間只有40分鐘,我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擔心不能獲獎。最終比賽結果出來了,沒有拿到名次,我們組的同學個個垂頭喪氣,報社的老師安慰我們說:“不要緊,下次再努力!”。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講文明、不浪費的好學生吧!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3
秋天悄悄地來了,像一個淘氣的小女孩。我把大地換成金黃色,秋天天氣變得晴朗而清爽。
樹上的葉子變黃了,落下來了,草也變黃了,靜靜地等待著下一個開放的時刻。秋天真的是收穫的季節。農民們正忙於收割莊稼。他們走進田野,環顧四周。綠色的玉米地充滿活力。仔細觀察這些玉米地,他們就像挺拔的戰士,堅守崗位。他們有多勇敢。他們脫下衣服,露出裡面金黃色的玉米顆粒。這是另一個可愛的小娃娃。
今天,奶奶帶我回老家收割玉米。這讓我個人感受到了工作的樂趣。每當我在家鄉剝一顆金色的玉米,我就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農民叔叔的艱辛和幸福。很難收穫這麼多玉米。我很高興艱難沒有白費,我有了一個好收成。我想農夫的叔叔一定很高興看到這麼多金色的玉米,一定覺得辛苦的工作是值得的。
但畢竟,這是我第一次收穫玉米。我沒有農夫叔叔的精力和激情,很快我就上氣不接下氣了。幸運的是,在奶奶和她的家人的幫助下,花了半天時間完成了這個專案。奶奶說她會把玉米拿到院子裡曬乾。哎喲,真的很難。它終於散開了。從遠處看,它像一塊金色的地毯。這些玉米更可愛,在陽光下移動。多漂亮啊!
今天的日常工作教會了我收穫的喜悅和艱辛以及食物的重要性。我必須珍惜食物,將來不要浪費它。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4
珍惜糧食有幾個人能做到呢?沒有多少個人能做到。浪費糧食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有很多人。
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來的,農民伯伯在裡面付出了都少汗水和淚水,有誰能知道?
下面就來說說我吧。
前些年,我回到奶奶家時,看見奶奶正在種白菜。我急忙湊過去看。過程非常多:1。首先選擇優良的品種,白菜的品種有好多種,可分為直筒型、原頭型、卵圓形三個基本生態型別。
2。播種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在立秋天后三天 3——5天播種合適。
3。播種前的準備工作,要挖5——10釐米的坑,先順溝澆水,水滲透後,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並撒蓋0。8——1釐米厚的細土,每畝用重量0。5千克左右……大白菜長出幼芽後,採取勤澆水,在無雨的情況下,每天可澆一次水……
4。肥水管理,追肥,大白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基礎下,不要及時追肥。澆水,氣溫日漸下降,天氣暖和,可適當多澆水。
5。捆葉和收穫。
在種白菜期間,我可幫奶奶了不少忙,幹完活後特別累。過了幾個月後,我回到奶奶家幫忙去收白菜,收的時候也特別累。
我們大家一定要記住農民伯伯是怎樣辛苦才把糧食種出來,我希望以後那些浪費糧食的人以後不會再浪費。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5
什麼是珍惜?珍惜就是愛惜,不能浪費。
春種秋收,農民伯伯付出了多少?如果把他們的汗水全裝進一個大罐子裡,春天快結束時,那個大罐子肯定裝不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就換來了我們的一碗碗米飯。
有一次吃晚飯時,一顆顆米飯從我的碗裡掉了出來,我卻沒發覺!這時,外婆嘮嘮叨叨開始指責我了:哎呀呀!可真浪費呀!以前哪有這麼好過的日子,有頓飯吃都不錯了呢我一下子起了興奮勁,都不給外婆一點兒說話時間。那,外婆,以前你是怎麼過的?以前洗澡到哪兒去?以前你的頭上有蝨子嗎我的問題像十幾串會唱歌的糖葫蘆。我的囡囡啊!你把話題扯得太遠了吧!先來說說外公吧。你外公啊,原來住在鄉下,家裡非常窮,可因為很多親戚都在蘇州,所以就來蘇州。路上呀,沒有腳踏車,更沒有汽車了,只靠那兩條腿啊!行走可費體力啦,一會兒就餓了,食物可成問題哪!邊走邊討飯,還要問路,可你外公終於熬過來了呀!我的外婆眼中充滿了懷念,繪聲繪色地講著以前的故事。我外公呢?卻低著頭,有點傷心了!
媽媽意味深長地說:囡囡,你可知道,今天掉一粒米,明天一粒,後天一粒,幾年過去了,那就不等於一碗飯了嗎?聽了媽媽的話,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6
節約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沒德,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是一種表現,一種擔當。而節約糧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家喻戶曉的唐詩,早已把節約糧食的重要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辛;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糧食”,相信這兩個字大家都很熟悉。糧食是從農民伯伯的長滿老繭的手中不易種出來的。對於我們來說糧食也不怎麼貴,所以有人會浪費糧食,對於這些人來說糧食是一種不值錢的東西,但是它是沾過農民伯伯辛勤汗水的結晶。我們絕不能浪費糧食!
當我們面對國旗時,我們曾回過頭想想浪費糧食對不對得起我們的祖國!弄明伯伯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沒有他們辛勤的勞動,我們也不會白白胖胖的!俗話說得好: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水換。所以請尊重農民伯伯,尊重糧食,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糧食,低碳從我做起!不要挑食,認認真真把每一頓飯不浪費地吃完。
吃別人的東西出汗,吃自己的東西出眼淚,所以只有吃自己種的東西才能能體會到農民伯伯的辛苦!
親愛的同學們,珍珠為寶,稻米為王,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啊!做為少先隊員的我們,做為00後的.我們,做為祖國花朵的我們,難道連珍惜糧食這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做不到嗎?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珍惜每粒大米。中國會越來越富饒,讓農民伯伯的臉上永遠掛著燦爛的笑臉,讓田野裡永遠響徹著爽朗的笑聲。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7
記得那是一個毛毛細雨的早上,爸爸早早地起來打了豆漿,把昨天奶奶自己做的饅頭蒸好了叫我起來,可我不上學,還想耐在床上。
爸爸說他去要上班。我只好起來望著桌上的豆漿和饅頭,三下五除二就把豆漿喝了,可是忘記了饅頭。我看了會兒書,這時爸爸走過來說你怎麼不把饅頭吃了,現在又冷又硬,我艱難地咬了一口,如石頭一般。
爸爸又叫我洗碗。我顯得有些不耐煩。心想:我是孫悟空嗎?擁有三頭六臂嗎?我怎麼一邊吃一邊洗碗,於是我隨手一扔丟進了垃圾桶。沒想到,被爸爸看見了,他大發雷霆,說你沒有學過憫農嗎,這麼熱的天奶奶做饅頭那麼辛苦,你還浪費。
我當時想:區區一個饅頭,至於嗎?下午媽媽回來,她給我講現在這麼熱的天農民還在忙著收割稻穀,而你每天呆在家裡都感覺很熱,他們還要幹活,要想收穫糧食,前期還要花很多時間,媽媽還給我講了很多很多。我意識到自己錯了,一個饅頭,是用汗水做出來的,一個饅頭,在飢餓年代可以救活一個人!
真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一定會珍惜糧食。也請大家一起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想必這首詩我們都聽過,並且爛熟於心。但又有哪些人真正懂了其中的含意,就算懂了,又有多少人會“憫農”。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經常發生“倒飯大戰”。每餐結束時碗裡總是或多或少會剩下一些飯菜,為此也經常受到家人的批評,特別是爺爺奶奶的批評很嚴厲,總是嘮叨個不停,還經常講述起她們小時候是多麼多麼的艱苦,吃不飽飯。也許爺爺奶奶的那個年代她們確實很艱苦,才更加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那時的我還小,總是很不情願的接受批評,經常撅著嘴巴,一隻耳朵進一隻出,也沒有當回事。
多年過去了,我也慢慢的長大了,也小學生變成了初中生。記得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電視節目中,有一個老人講述她們的父輩在萬里長征時,每天吃一粒黃豆的故事。當時的我流淚滿面,感觸很深,對糧食的重要的性也有了一個從新的認知。
現在每天吃飯的時候,我會盡量自己盛飯,能吃多少就要多少,碗裡的剩飯也不見了,爺爺奶奶的埋怨也沒有了,笑著說我們的囡囡長大了,我感覺心裡甜甜的,終於得到了表揚,想起過去的我還是有點慚愧。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浪費的的現象普遍存在,對於我們這樣有著十四億人口的大國,節約糧食很有必要,我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哪怕是一粒米,一滴水,都要去珍惜,爭做一個勤儉節約好少年!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9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珍惜糧食是我們小學生所具備的一種美德,也是每個人都要做到的,在學校就有一條禁令:不珍惜糧食者,扣班分,將這個學期不能得到流動紅旗!所以我們都特別珍惜糧食!而我們班上有一個非常珍惜糧食的人!
她就是:王偉嫻,她雖然學習不是很好,但是她,非常珍惜糧食,從去年到現在從來沒倒過一粒米。
有一天,我非常餓,一口飯也沒吃,就倒了,剛準備倒的時候,我突然聽到她說:“一口也沒吃呀,等會就餓了,真是不珍惜糧食呦,那句詩怎麼念來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好學生也不能不珍惜糧食呀!要是中國人都向你這樣,一在就要節約13億斤糧食,唉!”聽完之後,我的臉像蘋果一樣紅,雖然當時還是把飯倒了,但是這件事過後,我就很少倒飯了!幾乎每天都只倒一點兒,有一次去倒時,王偉嫻就對我說:“上次的事對不起,啊!因為我看風你每天都倒了一滿碗飯,太不珍惜糧食了,所以我才說的!”“沒有關係的,我早就忘了!”我對她微微一笑。
她不僅勸告別人珍惜糧食,自己也必須做到珍惜糧食,並且不能浪費一粒米,即使自已已經吃得非常飽了,但是非要吃完,要是太飽了,就帶回家紅小貓、小狗吃,她這種珍惜糧食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珍惜糧食講文明,儉以養德樹新風。珍惜糧食的美德,代代相傳,我們任何人都應該做到,這樣才能做一個品質高尚的人!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10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李紳在憫農中寫的一句話。主要是讓我們知道糧食是用農民們的辛苦勞動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糧食。
我國人口達十三億,我國耕地面積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卻養活著約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糧食成為我國一大顧慮。浪費糧食是可恥的,簡直就是“犯罪”。節約要從點滴做起,還要堅持。也許一天兩天可以堅持住,但一年兩年呢?你還能堅持得住嗎?
每天中午完飯後,看著垃圾桶裡堆積如山的糧食,我心裡為之一震。有一些人擺闊,去飯店點好多菜。他們明明知道自己吃不完,卻還點那麼多菜,我心裡很是生氣。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飢寒交迫而死。如果我們不節約糧食,怎麼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和那些農民伯伯。
沒有土地就無法種植糧食,所以我們不僅要珍惜糧食還要保護土地資源。我國超過十三億人口,每年淨增長一千二百萬人,人均耕地面積一點二畝,是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目前耕地面積以每年三十多萬畝的速度在減少,而且這個速度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影響著耕地。
因為我們浪費糧食和浪費土地資源,導致我國人均有糧僅三百二十六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如果繼續這樣會怎樣?總有一天我們會走向滅亡。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我想大家都不希望有這樣的結果。如果是這樣,我希望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珍惜糧食,保護土地資源!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11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幸福美滿,但是社會上依然有許多浪費食物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應該提倡文明用餐。
我的弟弟也是這樣一個總是剩下許多飯的人。每次開飯前,他總是揚起頭,得意洋洋地擺起腔來:“給我來大碗飯,我肯定能完!”可媽媽卻不容置疑地盛小碗,可他居然自己勺去了。果然,不出所料,他還是剩下了半碗飯,更可惡的是,他的前面都是米粒。為此,我採取了文采法,去教育他:“你呀,你呀,屢教不改,所以我要教你背誦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母親也不甘示弱,她選用了強制法鞭策他——如果不把飯吃完就罰寫1~100 5次,發現偷懶,全部重寫。
經過調查,全國有餐飲垃圾10000000噸都是不吃、餘下的。就像我爸爸,每天忙著去確認資料,早餐也沒有吃,只好扔掉,這就是一種不好的習慣,表妹也有別具一格的事例:零食不管好不好吃都買,可遇到不可口的,就扔;在酒店,人們都點一大桌子菜,但真正吃完了的卻只有一兩盤,甚至一盤也沒有。
我以後也要珍惜糧食,不丟棄食品,大家也得聽我一句勸,做到儘量不浪費!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12
以前,我認為糧食是可以輕而易舉得到的,經常浪費糧食。飯還沒吃完就說肚子飽了,我毫不客氣地把剩餘的食物統統倒入垃圾箱。
但是,有一件事情讓我明白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改變了我的做法。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家裡來了許多客人,媽媽招呼不過來,於是爸爸決定去酒店吃飯。爸爸點了一桌子豐盛的菜餚,看得我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吞下……過了一會兒,大家都吃飽喝足了。媽媽見桌子上還有那麼多菜,就想要打包回家。我看出媽媽的意圖,攔住了媽媽,小聲地說:“媽媽,別打包啦,多沒面子啊!”媽媽一聽,立刻嚴厲地說:“小小年紀就要面子,你不知道浪費是多麼不應該的。”爸爸撫了撫我的頭說:“兒子,你知道不知道,如果全國人民每人每餐浪費一粒米,一日三餐就要浪費約39億粒米。有科學家曾測試過,1千克大米約有5萬粒,如此算來,全國每天就要浪費約7.8萬千克的大米。假定一個人一年吃125千克大米,全國一天浪費下來的大米夠一個人吃上620年!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就不應該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揚下去嗎?”我聽了,臉上火辣辣的,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比羞愧,臉也一下子紅到了脖子根。
從此,我再也不挑食,再也不浪費食物,把飯吃得一丁不剩。更難能可貴的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好好珍惜的糧食吧!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13
“小小一粒米,來之不容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是家喻戶曉的名言。每一粒米里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可在生活中,浪費糧食的事情時有發生,就連我也不例外。
我認為,糧食那麼多,浪費一點沒關係的。可是,當我在電視上看見一個公益廣告時,我的想法改變了。廣告上講的是——我國現在有二億的貧困人口,我看見孩子們那可憐的眼神,我心中不忍浪費了。
我國現在有十三億多人口,如果每人浪費一粒米,那麼就要浪費十三億粒米,那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天文數字呀!所以,我們要珍惜寶貴的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奶奶已經做好了豐盛的晚飯,我當時飢餓的難受,看見有這麼多好吃的,便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過了一會,我吃飽了,但是碗裡還剩下許多。奶奶對我說:“快,把剩下的吃完,不要浪費糧食。”我不經意的回答:“現在糧食這麼多,浪費一點沒關係的。”可奶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雖然現在糧食很多,但是還是不能浪費,像我們小時候,糧食很貴,我們天天都餓肚子,只有過年才能吃頓飽飯,你們現在有這麼多的糧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聽了奶奶的話,我羞愧難當,馬上就把剩下的飯菜全吃光了。
最後,我再一次宣告,我們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珍惜農民們辛勤耕作換來的糧食,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只有這樣才能給我們的後代做好榜樣!讓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起努力,一起珍惜糧食吧!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14
“餓死了,餓死了!”一個明朗的早晨,可以聽見一陣陣清脆的鳥叫聲。突然,一陣怨氣劃破了這陣清脆的叫聲。
好好好,馬上就開飯。煩死了!”媽媽連忙回敬到,“孩子他爸,你也來幫幫忙嘛,照顧孩子的事,你也有一份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明明:胃口超小,超級浪費糧食,平均每星期浪費1噸糧食也是起碼的。這不,又來了,我們的浪費大王又開始工作了。
望著這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在桌旁墩著的大黃狗饞的口水直流。可我們的明明呢,又開始怨天怨地了。“又是一桌子爛菜,有啥好吃頭!”“你不是說餓嗎?餓就快點吃。”說著,便給他盛了一碗飯。明明正餓在頭上,只好吃了幾口。可過了一會兒,明明突然拿起碗,從椅子上跳下來,朝門口走去,想把飯倒掉。爸爸媽媽見況,連忙上前阻攔。連聲說:“慢著慢著,每次都這麼浪費,今天我非教導教導你一下不可。你看看外面的農民伯伯,那麼辛苦種出來的糧食被你一下子都浪費掉了。太不象話了。”明明的臉有點紅了。“人家貧苦地區還沒得吃飯呢,現在家庭條件富了,就學會浪費了?”明明的臉更紅了。“雞還知道要把穀子啄得乾乾淨淨,你怎麼就不知道愛惜糧食?”明明的臉這時比紅蘋果還紅了,“媽媽、爸爸,我以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明明從那以後,改過自新了。實現了他的誓言。
珍惜糧食的作文:愛惜糧食 愛惜一切15
晴空萬里,天空裡沒朋一絲雲彩,太陽把地烤得滾燙滾燙;雜草抵不住太陽的暴曬,葉子都捲成細條了;樹上的知了好像在叫:“熱死了,熱死了!”我坐在電視機前,扇著電風扇;媽媽在廚房燒飯。
一會兒,媽媽燒好了飯菜,把飯菜端在桌子上,說:“快來吃飯。”我急忙洗好手,來到桌子前,就皺起眉頭來:“怎麼又是這些菜,我都吃膩了!”爸爸說:“青菜、黃瓜都富有營養。”我滿不情願地拿起筷子。
剛吃了幾口,我就不想吃了,剛想把剩下的飯倒掉,卻被爸爸和媽媽阻攔了。媽媽心平氣和地指著在門外插秧的農民伯伯說:“你可要愛惜糧食呀!這麼熱的天,農民伯伯在田裡插秧累不累呀?”“累”我回答。“插完了秧是不是就可以收穫啦。”“不是”“對,農民伯伯還得精心管道,直到收穫才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怎麼就讓你白白浪費了。”
這時,我想到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苦歲月,他們只吃草和樹根,一粒黃豆吃七天;又想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八條,“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節約水電。”我慚愧地低下了頭,回到桌子前,把剩下的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