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寫成長感悟_這就是幸福

高三學生寫成長感悟_這就是幸福

  少年不是過去式。

  它被描為曾經的過往,逝去的時光。也許一顆少年的心總是太短暫,短暫到轉瞬便要被回憶,或殘酷或陽光,或華麗或哀傷。當少年的肉體依舊青春,他的心卻已不再年少,這也許是世上最可悲的事吧。

  然而,當我們習慣於使用過往的口吻紀念少年時代,是否意識到,少年從來就不是一段曾經滄海,我們振振有詞地說著“十八歲開始蒼老,卻已然忘記,是我們在時光的洪流中拋棄了一顆屬於少年的心,而不是它生生離開了我們。精神的年少可以跨越肉體的年齡,但可悲的是太多的人卻讓蒼老佔據了大部分的歲月。”

  從今以後,別再過你應該過的人生,去過你想過的人生吧!

  如果每一個孩童時的夢想都能夠實現,世界上不知要多出來幾億個總統,宇航員或明星。那個讀了《比爾蓋茨傳》便要當首富,聽說過劉亦婷就立志考哈佛的人,少年們也許會不時地自問檢視目前的生活:什麼是應該過的人生,什麼又是自己渴望的人生。

  “應該”,詞典上解釋為“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須如此”。有時,跳出情理之外的事被稱為“創新”,有時卻是“個性”。想起輟學練球的“檯球神童”丁俊暉,如果他沒有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那他特殊的教育方式毫無疑問成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但從他站在勝利女神的身邊那刻起,他便被許多人貼上了“素質培養”的標籤,頂禮膜拜。成者王敗者寇,可見情理這東西是有不確定性的。心裡同意行動上卻因為各種理由——是缺乏動力,或是單純想走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如此等等——而與他人的期望不相符,唔,這便是常說的所謂“叛逆”了。

  熱血算得上少年的流行裝備,當然不是真的像日本電影《熱血高校》那樣用來打架鬥毆,血濺三尺,而是儲藏在自己心裡,帶動著它,一秒一移地跳動。

  無論是漫畫,電影還是小說,最流行的是“英雄出少年。”十五歲的第一高手,十七歲的名偵探,十八歲就拯救地球……這些浮光掠影為我們構築了一個虛幻的夢,一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夢想。然而那些只存在於觀眾腦海中的英才少年又是如此地的真實,彷彿就如鄰家的夥伴一樣。也許一個活在現實中的'少年從來不是蝙蝠俠或是漫畫裡的一個少年名偵探。但至少這些虛擬與虛構,帶給了他屬於自己的夢想——自己想過的人生。

  即使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即便不是所有的少年都懂得堅強,但一味逃避的少年絕不能稱其為少年。人生也許就是這樣,有時我們總以為自己處在深淵的邊緣,但只要勇敢地跨出一步,前面就是平坦的大道。生命太寶貴,不能任憑命運支配——幸福的前提。

  也許只有少年才相信永恆,也只有少年才懷疑一生一世。對於擁有的,不願想象失去;對於失去,無法再永恆。

  然而,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足夠了,這正是幸福。

  一個男孩要走過多少路,在被稱男人之前;一個人要抬多少次頭,才可以看得清天空;一個人要有多少隻耳朵,才能聽到人們的哭泣,要經歷多少次死亡他才會知道,太多的人已經付出了生命?電影《阿甘正傳》說,答案就在風中,或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也沒有什麼答案,我們所能做的,唯有珍惜,與愛——這就是幸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