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成語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故事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故事讀後感 篇1

  《成語故事》裡的成語故事多不勝數,這本讀物,它不止有對成語由來的小故事,對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詳細的解說之外,還增設了歷史典故,人物介紹和小知識等小欄目。讓我們在認識成語的同時對當時的背景與學者的認識加深鞏固。

  “妒賢嫉能”這個故事寫出了項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從古至今,不賞識人才的人,都是失敗者。《成語故事》裡關於三國的故事也有許多,還可以一邊補充對三國的認識。

  有個“名落孫山”的故事讓我苦笑不得,講述的是一個叫孫山的人和同鄉去考科舉,結果自己最後一名,而同鄉沒有居榜上,結果回到家,同鄉的父親問他兒子的成績,孫山還委婉得意的說最後一名是自己,你兒子榜上無名。趁機顯露了自己的才華,但其實在別人看來,滑稽了點。

  “程門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為看了《恰同學少年》的緣故,看到了借鑑前人“袁門立雨”,在外人看來是可笑的,為什麼一定要一動不動呢?特別是“程門立雪”,楊時和遊酢,因為老師睡著了就一直站在門口,下雪也不進去,這種行為其實可以稱為“愚昧”,其實我個人認為這種做法半對半錯,畢竟是初次登門拜訪,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而且古代的思想和我們不一樣,因此評論的話還是少說為妙,他們的老師也都被這精神感動了。

  “害群之馬”這個成語見的多,它的典故卻是才瞭解,原來治理國家和放馬的道理相似,只是除掉那些對馬群有害的壞馬罷了。朝廷上,只是將危害江山社稷的奸臣掃除而已。這個以小見大的道理,就那麼簡單。

  一個又一個的成語,只是短短數十字,卻全都蘊涵大道理,“勤能補拙”,既然我的基礎不好,就要“亡羊補牢”了!

  成語故事讀後感 篇2

  成語跟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我們說話就會經常說到成語、其次就算是做遊戲也有像成語接龍這樣的遊戲,舉個例子守株待兔、兔死狐悲、悲痛欲絕等等…。。。中華成語千千萬,我最近通讀了一本叫《成語故事》的書,受益匪淺。

  《成語故事》這本是顧名思義就是由許許多多成語故事組成的,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幾個,如掩耳盜鈴、老馬識途、亡羊補牢等。我覺得真正能讓人理解意思悟出道理的又通俗易懂的應該是它們幾個。

  “掩耳盜鈴”從表面意思來看,應該是捂著耳朵去偷鈴鐺。他講了一個人去偷一個大戶人家的鈴鐺,他以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別人就不會聽見,他真是太笨了。可是在我們面對許多沒有做好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常會本能的選擇逃避,選擇隱瞞,但“自欺欺人”是不對的,這會讓我們養成撒謊的習慣。久而久之,我們就會成為一個壞孩子。

  “亡羊補牢”講的是,一個人他一天丟了一隻羊,這隻羊被狼吃了,他卻沒有把羊圈修好,第二天他又丟了羊,這才把羊圈修好。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錯誤,就馬上改正,不要知

  錯不改,並且還要聽從別人的建議,並立刻改正。

  快樂的成語故事的遨遊就到此結束了,我希望大家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而不是去做那個“掩耳盜鈴”的人,“亡羊補牢”的人。

  成語故事讀後感 篇3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好書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暑假期間,我在農家書屋讀了《成語故事》(中國少年出版社出版)這本書。

  我覺得要把一本書讀透,那肯定要熟讀,要反覆地讀,要讀出其中的味道。我讀《成語故事》這本書的時候也是這樣讀的,我首先是把這本書全部看下來,大概有了印象後,就開始讀第二遍,讀第二遍的時候要了解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又什麼言外之意,之後就讀第三、第四遍,反覆地讀。如果你讀出來其中的味道,那就證明你把書讀透了。

  我讀了《成語故事》後,對歷史有了新的認識,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世的方式。瞭解到每個成語背後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杯弓蛇影》這個故事。故事裡的`主人公在他朋友家喝酒的時候,誤以為自己喝了一杯裝有小蛇的酒,於是他臥床半個月,一病不起。後來當他的朋友來探望他的時候,他指著他朋友大罵說:你為什麼要給我一杯裡面裝有一條小蛇的酒給我喝,害我半個多月臥病在床。他的朋友想了想說:你誤會了,因為那時候牆上掛著一隻弓。加上當時的燈光暗,弓的影子剛好影入你的酒杯裡,所以你當時看到的蛇?。他聽完他朋友說後,立即精神起來,病症完全消失了。

  我看完《杯弓蛇影》這個故事後,才明白完全是故事裡的主人公的心理在作怪。此外還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捧腹大笑’這些比較經典的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完《成語故事》這本書後,我獲益良多,豐富了自己的詞彙,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故事生動有趣,讓讀者看起來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我覺得《成語故事》這本書是讓我受益一生的書。

  成語故事讀後感 篇4

  我利用今年的寒假讀完了《成語故事》,他是我有增長了一些知識。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懸樑刺股》這個故事。它訴說了戰國時的蘇秦。蘇秦年輕時,目不識丁,無所作為,連家人都看不起他,常受到別人的嘲笑、譏諷。他為了有所成就,便開始發奮學習。俗話說“少年時學習,像剛出升的太陽;中年時學習,像中午的太陽;老年時學習,像燃燒的蠟燭。”蘇秦無時不刻不在學習,就連家人熟睡時,他還在挑燈夜讀。蘇秦還找來了一把錐子。每當困了的時候,就用錐子猛刺大腿,讓疼痛驅除疲倦,繼續看書。

  哈哈哈。剛才我也用了一個成語———目不識丁呢!那就來說說“目不識丁”的故事吧。

  目不識丁講的是唐憲時,張弘靖手下有兩個胡作非為、仗勢欺人的官吏,分別是韋雍和張宗厚。一天,韋雍喝醉了。他來到軍營,見士兵們正在操練,便大發狂言:“現在國家太平,又沒有戰爭,你們就是能拉開二石重的弓,又有啥用?還不如去認個“丁”字!

  自從我讀了《成語故事》後,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學到了許多道理:蘇秦懸樑刺股、墨翟墨守成規。有勤奮、有聰明,看來,我更應該去看一些好書,讓自己變得更棒!

  成語故事讀後感 篇5

  一本名著,是一杯清涼的水,能滋潤別人的心靈。高爾基先生也曾說過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此,我很小的時候就酷愛讀書了。在茫茫的書海里,我最喜歡《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了,它能讓我學到許多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它能讓我們瞭解歷史,更能讓我們知道怎樣做人、做事。

  《紙上談兵》這個故事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教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誇誇其談,要有實戰的經驗。我們學數學也是同樣的道理,背再多的公式,定理,不會應用也一樣是白費功夫。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以多練為主,熟能生巧,吸取《紙上談兵》的失敗經驗。

  讀了《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後,我深深的懂得了如何尊敬師長,也體會到了主人公那虛心好學的精神。它主要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個人叫楊時,他雖然已是一位學問淵博的人了,但是他仍不斷地學習,請教別人。有一天,他遇到了難題,便去請教老師,外面下著鵝毛大雪,而老師也在休息,他一直在門外等候了兩三個小時,等老師發覺到,他腳下的積雪已有一尺多深,手腳早就凍僵了。楊時這種虛心好學、尊敬師長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們學習呢?

  然而,令我映像最深的還是《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那知錯就改的精神太值得我去學習了,他能跪下來,揹著荊條誠懇的認錯,而我呢?做錯了事情不但不認錯,還說別人有錯在先,死都要承認自己是對的。我和廉頗比起來,如同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現在,我明白了知錯就改這個道理,做錯事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承認,肯不肯改正。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本書不但給我帶來了數不清的精神財富,而且還成為了我德、智、體、美、勞五面發展前進的動力。它像一條江河,源源不斷地流入我那知識海洋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