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成語解釋

堅定不移成語解釋

  發音:jiān dìng bù yí

  簡拼:jdby

  型別:褒義成語

  結構:補充式成語

  正音:不,不能讀作“bú”。

  辨析:(一)~和“忠貞不渝”;都有“堅定不改變”的意思。但~偏重在絲毫不動搖;適用範圍較廣;“忠貞不渝”偏重在意志的堅定忠誠;多用於對事業的信仰上。(二)見“堅韌不拔”(477頁)。

  用法:補充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出處: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解釋:移:改變。形容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示例: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

  庚辰(初七),李德裕上朝向武宗謝恩。他對武宗說:“治理天下的關鍵,在於辨別群臣中誰是邪惡的小人,誰是正直的君子。邪惡和正直之間,難以相容。所以,君子指斥小人邪惡,而小人也指斥君子邪惡,以致皇上難以辨別。我認為,正直的君子就象松柏一樣,獨立生長,不必依賴別的器物。而邪惡的小人就象藤蘿一樣,如果不攀附其它器物,就不能自立。所以,正直的君子一心一意地侍奉皇上,而邪惡的小人則爭先恐後地朋比為黨。先帝文宗皇帝深知朋黨的危害,然而,他所信用的官員卻大多是朋黨的成員。這主要是由於他自己沒有主見,所以奸邪小人得以乘間而入。我認為,宰相不可能人人都是忠臣,皇上有時發現一個宰相欺騙自己,心中就開始猜疑其他宰相。

  於是,透過身邊的侍從和宦官瞭解宰相的情況。例如德宗在他晚年的.時候,只信任裴延齡一人,其它宰相不過在朝廷的敕書中籤名而已。這是當時朝政紊亂的主要原因。陛下如果真的能謹慎地選拔德才兼備的官員擔任宰相,把那些奸邪虛罔的官員立即罷免;同時,誠心誠意地委任宰相,堅定不移,凡是朝廷的政令,都由政事堂審定頒佈,那麼,就不必憂慮天下不會大治了。”李德裕又說:“先帝文宗皇帝在大臣面前,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於群臣小的過失,一般都容忍不言。這樣日積月累,以至釀成大禍。這實在是一大失誤,希望陛下引以為誡。今後,如果我們有罪,陛下應該當面責問。假如事實不符,應當允許我們申辯清楚;假如確是事實,我們就會在申辯時理屈詞窮。對於群臣小的過失,應當允許他們改過自新;如有大罪,則加以懲罰,甚至誅殺。這樣,君臣之間就不會產生猜疑了。”武宗稱讚並採納了他的意見。

  正人指邪人為邪,邪人亦指正人為邪,人主辯之甚難。臣以為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蘿,非附他物不能自起。故正人一心事君,而邪人競為朋黨。先帝深知朋黨之患,然所用卒皆朋黨之人,良由執心不定,故奸邪得乘間而入也。夫宰相不能人人忠良,或為欺罔。主心始疑,於是旁詢小臣以察執政。如德宗末年,所聽任者惟裴延齡輩,宰相署敕而已,此政事所以日亂也。陛下誠能慎擇賢才以為宰相,有奸罔者立黜去之,常令政事皆出中書,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又曰:“先帝於大臣好為形跡,小過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積,以至禍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