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成語解釋
大中至正成語解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大中至正成語解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大中至正成語解釋1
發音:
dà zhōng zhì zhèng
簡拼:
dzzz
型別:
褒義成語
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為人處世等。
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城,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解釋:
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示例:
司法女神蒙著雙眼,不是代表洞察力的缺失,相反,她昭示著裁判者無慾無求、大中至正,憑心靈體察,依理性判案。
先生對於《大學》中有關“格物”的各種說法,均以舊本,亦即前賢所說的誤本為標準。我剛聽說甚覺意外,繼而產生懷疑,最後,我殫精竭思,互相對照分析,就正於先生。方始發現,先生的主張猶如水性冰冷、火熱炎熱一樣,即是百世之後的聖人也不會產生疑問。
先生天資聰穎,然和藹可親,為人坦誠,平素不修邊幅。早年,先生性格豪邁灑脫,曾熱衷於賦詩作文,並廣泛深入研究佛道兩家的經典之作。所以,時人初聽他的主張,認為是異端邪說,不予深究。但是他們不知道,在貶居貴州龍場的三年中,先生處困養靜,惟精惟一的功夫,已入聖賢之列,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界。我時刻受先生之教誨,覺得他的學說,剛接觸似乎很容易,深入研究就覺得愈發崇高;初看好象很粗疏,仔細鑽研就覺得愈發精細;剛接近彷彿很淺顯,深入探求就覺得沒有窮盡。十幾年來,我竟連它的輪廓都未看到。
但是,今天的學者,有的雖與先生才一面之緣,有的只聞其名,有的'懷著蔑視、惱怒的心倩,就想在立談之間,依據傳說,浮想聯翩,如此何能徹底深諳先生的學說呢?跟從先生的人士,聽著先生不倦的教誨,常常得一而遺二,如同相馬時只注意馬的牝牡黑黃,而忽略了能否馳騁千里的特性。因此,我謹把平時所聽到的全部記錄下來,給諸位同志奉上,以便考核校正,不負先生教育之恩。
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氾濫於詞章,出入二氏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世之君子,或與先生僅交一面,或猶未聞其謦咳,或先懷忽易憤激之心,而遽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從遊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千里者。
大中至正成語解釋2
大中至正,漢語成語,拼音是dà zhōng zhì zhèng,意思是極為公正,不偏不倚。出自《傳習錄》。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為人處世
成語典故
《荀子》中的《宥坐篇第二十八》說到: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用白話說的話,這個故事就是這樣的。孔子帶著學生到魯桓公的祠廟裡參觀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形體傾斜地放在祠廟裡。孔子便問守廟人那是什麼,守廟人告訴他那就是欹器。孔子隨後說道:“我聽說這種用來裝水的器皿,在沒有裝水或裝水少時就會傾斜;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 就會是端正的。裡面的水裝得過多或裝滿了,它會翻倒”。孔子讓他的學生向欹器裡慢慢灌水。果然,當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 正正地立在那裡。不一會兒,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裡面的水流了出來。再過了一會兒,器皿裡的水流盡了,就傾斜了,就像原來一樣歪斜在那裡。這時候,孔子便長長地嘆一口氣說道:“唉!人世間哪會有太滿而不傾覆翻倒的事物呢?”
孔子透過欹器,領悟到做人就像欹器一般,不能自滿,一自滿就會有跌跤、翻倒的危險,即所謂“滿而覆”。因此,他告誡學生要牢記“謙受益,滿招損”這一人生誡訓,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經過數千年歲月的變遷,“欹器”在陶壺原有的構造基礎之上不斷地發展,已經由一件單純的生活用具逐漸演變成了具有象徵意義的警誡之物,“欹器”的外形也與陶壺有著很大不同。在山東曲阜的聖蹟殿,還儲存有孔子“觀欹論道”的石刻,還有一位明代畫家所作的彩繪“觀欹器圖”。如同史書中記載的一樣,孔子正帶領學生恭敬地向一位守廟人詢問殿堂中央的盛水器。畫面中央,正是處於“虛而欹, 中而正,滿而覆”這三個狀態的欹器。畫面上的欹器懸掛於一個框架之上,圓口圓底,與原始的長身、圓腹、尖口的陶壺相比,兩者存在很大的區別,然而原理是相同的,而且也都同樣喻示著“謙受益,滿招損,戒盈持滿”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