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幸福,小故事大哲理

關於幸福,小故事大哲理

關於幸福,小故事大哲理1

  一隻小狗問它的媽媽:媽媽,幸福是什麼?

  媽媽說:幸福是你的尾巴尖。

  於是小狗每天都試圖咬到它的尾巴尖,以得到幸福。可無論它怎麼努力,還是不能成功。

  於是小狗又去問它的媽媽:媽媽,為什麼我追不到幸福?媽媽說:寶貝,你只要抬起頭往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著你。

關於幸福,小故事大哲理2

  人世間有幸福的秘訣嗎?有。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的夫人張允和,就發明了這樣三條秘訣。她說: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其實很簡單,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第三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張允和出生於豪門之家,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歷史系。但她命運坎坷,屢遭打擊。她和周有光結婚的時候,算命先生說這個日子不吉利,兩人最多活不過三十五歲。抗日戰爭的時候,他們帶著兒女顛簸輾轉逃到四川,但女兒卻因盲腸炎救治無效而不幸夭折,兒子則被流彈把腸子穿了六個洞。三反五反的時候,張允和因為出身大地主而被打成老虎,最後又丟了工作。但這位活了九十三歲的老太太,卻靠上述三條秘訣,幸福了自己的一生。

  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跌倒了,再爬起來。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小孩,跌倒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可是哭又有什麼用呢?能夠減少自己的傷痛嗎?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有跌倒的時候。可能在走路時跌倒,可能在學業上跌倒,可能在事業上跌倒,也可能在愛情上跌倒。跌倒之後,最可怕的不是傷痛,而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一個自己說自己行,要繼續前進,一個自己說自己不行,要就此止步。如果後一個自己戰勝了前一個自己,就很可能萎靡不振,貽誤前程。

  其實,沒有一個人絕對的行,也沒有一個人絕對的不行。幹這個不行,幹那個卻行;在此地不行,到彼地卻行;此時不行,將來未必不行。走的路越多,跌倒的次數越多,得到的機會也越多。所以凡成大事者,都不沉湎錯誤。總是能夠把自己最閃光的一面,拿出來展現給世人。

  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就是時刻保持自我警醒。有個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一天到晚總是抱怨。抱怨上司太難伺候,抱怨同事勾心鬥角,抱怨同鄉不講情面,抱怨同學顯擺成就。一位曾經教過他的小學老師聽了他的一通抱怨之後,說了這樣一句話:當你感覺到周圍的人都有毛病的時候,就應該考慮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法是否出了毛病。

  現在有很多這樣的人,一旦發現哪件事不順或失誤,馬上就去想別人的原因。找不到好工作怪沒關係,提升不了職務怪領導用人不公,掙不到錢怪同行競爭,成績考的不好怪出題太偏,追不到女朋友怪他人插手。彷佛自己一切的不如意,都源於別人的錯誤。而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只會讓別人離自己越來越遠,最終導致走向孤獨。

  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不能因為別人而姑息和放鬆自己。別人可以錯誤的對待自己,但自己不能因為別人的錯誤而錯誤。傳說,有個富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蹲在垃圾堆旁,就扔給他一袋金子。乞丐問:您為什麼給我這麼多錢?富人答:我看你已經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乞丐憤怒地把金子擲回去,並說:只有死去的人才沒有希望!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別人的錯誤。譬如貪汙受賄,譬如損公肥私,譬如見死不救,譬如坑蒙拐騙等等。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因為別人犯錯誤,自己也跟著犯錯誤。一個老人倒在地上,即便前邊的幾個人都沒有去扶,自己也該挺身而出。而且越是做出別人沒有做的事,越能夠獲得尊嚴和喜悅。

關於幸福,小故事大哲理3

  幸福是比較出來的,會比的才會幸福,不會比的就會比出痛苦,你會比嗎?很多人小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門框上,或者在牆上畫上一道一道橫槓,橫槓的旁邊還註明哪年哪月哪一天,那是自己站在門框旁或牆根,讓別人用尺子或是別的什麼物件貼著自己的頭皮做上的記號,說明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自己是這樣的身高。過一段時間再去量量,再畫上一條槓,記上年月日。條條槓槓越畫越高、越來越清晰,那些橫槓,是成長的印記,是成長的步履,每畫一次槓,這一次比上一次高出了一截,哪怕僅是一點點,也高興得不得了,為自己長高了而高興好長時間。在那些日子裡,飯吃得香,上學也更願意學,尤其是農村的孩子,放了學割青草、刨地瓜、掃院子,有使不完的勁兒,這就是比出來的幸福。

  一個老頭蹲在牆角,用手掰著饅頭吃得津津有味。某人上前問:吃饅頭怎麼也不就點兒菜呀?老頭笑笑:就什麼菜呀,天天吃白麵饅頭,比過去的地主都強多了。老頭也比出了幸福感。如果他與天天吃白麵饅頭又就著大魚大肉的人比,可能心裡就不是啥好滋味了。據說,同一個村裡的兩個姑娘結伴到外地打工,幹了一年,兩個人一塊回家過年,其中一個姑娘給她爹帶回來三千塊錢,她爹高興得一邊數著票子一邊誇閨女好,說原來在家的時候,幹一年也就是掙個千兒八百的,這可好,除了自己能掙出吃用外,還帶回來這麼多錢!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可是過了幾天,她爹又生氣了,原來他看到另一個姑娘的弟弟騎著一輛嶄新的摩托車,說是他姐給他買的,他姐還給他家帶回來了五千塊錢。他回到家就開始埋怨自己的閨女,說:一塊出去打工,人家咋那麼能掙?你看看你,才拿回這麼幾個錢來,咋這麼笨呢?說得他閨女直哭。與自己比,比出了高興和滿足;與別人比,就比出了沮喪和失落。然而,別人的錢再多,也不會給你花,與人家比圖個啥呢,圖個高興還是圖個不痛快?

  還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一個是賣傘的,一個是賣鞋的。每到雨天,她就愁賣鞋的女兒;每到晴天,她就愁賣傘的女兒。於是晴天愁,雨天也愁,就到處去訴說,把這種心情傳染給別人,賺得別人的一些同情和悲憐,並習以為常,天天愁眉苦臉的樣子像個祥林嫂。後來,有個人告訴她:雨天時你就想想賣傘的女兒,能賣出好多傘,發財了,就會高興了;晴天時,你就想想賣鞋的女兒,能賣出去很多鞋,也發財了,也會高興的。這樣,晴天也高興,雨天也高興,多好啊,誰不羨慕你呀?老太太一想,對呀!為什麼自己老和自己過不去呢?從那之後,她就照那個人說的那樣去想,於是,她晴天高興,雨天也高興,天天都高興。思維方式轉變了,結果就不一樣了。

  怎樣有利於身心健康就怎樣比,怎麼能夠比出幸福感來就怎麼比,是很明智的態度。人活著不就是追求幸福的感覺嗎?能比出幸福來,是人生的智慧。季羨林老先生在談到和諧的建立時說,關鍵是人的內心要和諧,內心和諧,社會才會有和諧的基礎。所以,人只要有陽光的心態,眼前就會是一片光明,身邊就會處處溫暖,累中有樂。幸福是比較出來的,在比較中感受幸福,在比較中感受世界的美好、人間的溫暖,是正常的心態,是和諧的心境。懷著陽光的心態,擁有平和的心境,感受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會更好,就會天天都有好心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