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哲理故事
半路出家的哲理故事
公元前遠世紀,在古印度的北部列國中,有一個很小的國家,叫做“迦毗羅衛”,位於今天尼泊爾王國南部,國王的名字叫“首圖馱那”(意譯為“淨飯”),王妃的名字叫“摩耶”。
迦毗羅衛國與相鄰的天臂國交界之處有一座林園,叫做“藍毗尼”,是摩耶夫人的父親———天臂國善覺王為他的夫人藍毗尼建造的。公元前緣遠緣年的一天,首圖馱那國王與摩耶夫人惟一的兒子悉達多·喬答摩在藍毗尼園呱呱墜地了。
這位降生在藍毗尼園裡面的迦毗羅衛國太子,就是佛教創始人。由於悉達多·喬答摩是釋迦族人,所以在他“悟道成佛”以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據說,摩耶夫人源緣歲才懷孕,生下悉達多太子後僅僅苑天就去世了。悉達多太子是由姨母波闍波提撫養大的。波闍波提是摩耶夫人的妹妹,首圖馱那國王的第二夫人,她既是悉達多太子的姨母,也是他的庶母。
作為一個太子,悉達多青少年時代的生活是相當優裕的。首圖馱那國王希望悉達多太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王位繼承人,因此,悉達多太子不僅受到了良好的正規教育,還學會了騎馬和射箭。波闍波提夫人也十分關心和鍾愛姐姐留下的惟一的兒子。但是,性格內向的悉達多太子並沒有按照父母的願望成長———他是一個非常善於思索的人,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使他困惑,不合理的種姓制度使他不滿,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使他苦惱。悉達多太子終日憂愁煩悶,漸漸萌發了出家修行以尋求解脫的念頭。
古印度的列國時代,由於階級關係的急劇變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思潮,對於宇宙、社會和人生等問題,湧現出數以百計的不同見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歸結起來,在當時的思想領域裡,主要有兩個潮流:一個是代表大奴隸主階級正統思想的“婆羅門教”;另一個是非“婆羅門教”的各個教派,統稱為“沙門系統”。“婆羅門教”與“沙門系統”的鬥爭焦點,表現在對於種姓制度的不同認識和態度上。
古印度最初只有兩個種姓:征服了南亞次大陸的雅利安人,自認為是白色皮膚的高貴種族,叫做“雅利阿”;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和其他土著人,被雅利安人認為是深色皮膚的劣等種族,叫做“達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階級的分化,原本用來劃分種族的種姓演變為劃分社會地位和身份的制度,形成了職業世襲、內部通婚、不準外人參與的'四大種姓。
在古印度的四大種姓中,最高階的種姓是祭司貴族,他們專門從事宗教典禮、宗教儀式活動,被視為凡人與天神之間的溝通者,叫做“婆羅門”;第二個等級的種姓是軍事貴族,他們佔據著國家和軍隊裡面的高階職位,叫做“剎帝利”;第三個等級的種姓是一般平民,包括從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普通勞動者,叫做“吠舍”;最低階的種姓是僕役和僱工,他們絕大多數是破產農民和戰爭中的俘虜,叫做“首陀羅”。
“婆羅門教”是代表婆羅門種姓利益的宗教。為了給種姓的分立製造理論根據,婆羅門教宣稱:世界之初始,有一個原始巨神,被稱為“原人”,不同種姓的人是由原人身體的不同部位變化來的———“婆羅門是他的嘴,兩臂成為剎帝利,他的兩腿就是吠舍,從兩足生出首陀羅。”因此,人生來就有高低貴賤之分,不同種姓的人命中註定應該做不同的事情,這是天經地義的。
“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是“《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
《吠陀》指印度上古時代的宗教和歷史文獻,用古梵文寫成,內容主要是對於神的頌歌、禱文和咒語。婆羅門教把《吠陀》作為根本經典,宣稱:《吠陀》不是凡人創作的,而是聖人憑藉天神意志的啟示而自然唸誦出來的,因此具有不容懷疑的權威,這就叫做“《吠陀》天啟”。婆羅門教還鼓吹:祭祀活動內涵著一種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具有創造一切與毀滅一切的功能,甚至天神們也必須依靠祭祀活動才能求得不死,獲得戰勝敵人的力量,這就叫做“祭祀萬能”;“婆羅門”們掌管著祭祀活動,從而就掌握了支配天地萬物乃至支配神的力量,既可以創造一切,又可以毀滅一切,因而成為人裡面的“最上者”,是具有肉體的神,這就叫做“婆羅門至上”。
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和三大綱領,極力強化不平等制度,嚴重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引起了強烈的不滿和反對。“沙門系統”的各個派別,就是以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和三大綱領為共同點的。古印度最早的唯物主義學派“順世論”派以及既肯定物質世界、又肯定靈魂與解脫的“耆那教”,都屬於“沙門系統”。佛教,就是在婆羅門教與沙門系統的激烈鬥爭之中產生的。
悉達多太子出身於王家,是“剎帝利”種姓,對於鼓吹“婆羅門至上”而又居於統治地位的“婆羅門教”十分不滿。這是造成他思想苦悶、尋求解脫的一個主要原因。
首圖馱那國王覺察出悉達多太子的想法以後極為擔心,想盡一切辦法打消兒子的出家之念。他為悉達多太子提供了儘可能舒適的生活條件,還給他娶來鄰國的耶輸陀羅公主為妻,並且在他的住處安置了許多年輕美貌的女子。然而,悉達多太子並沒有因此沉迷與陶醉,他難以擺脫煩惱與憂鬱,反而越來越感到人生如幻、世事無常。耶輸陀羅公主生子以後,悉達多給自己的兒子起名叫“羅睺羅”,足以表現出他對人生的感嘆:“羅睺羅”意譯為“覆障”———悉達多太子自嘆:兒子的出世,使自己身上又添加了一重障礙!
終於,在公元前緣猿遠年一個寂靜的深夜,悉達多太子騎著一匹白馬離開了王城。他來到王城外的一個樹林裡面,脫下太子的華麗服裝,換上黑色的粗布衣裳,按照古印度修行者的習俗剃去了頭髮和鬍鬚。自此,悉達多·喬答摩開始了出家人的生活。這一年,他圓怨歲。
“出家”,是當時“沙門系統”的一種傳統———離開家庭,剃去鬚髮,到人跡罕至的山林裡面修行,以肉體的苦換取靈魂的歡樂和解脫。這種傳統被釋迦牟尼沿襲,後來成為佛教徒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佛教認為,世俗家庭只能給人帶來煩惱,只有離開家庭淨心修行才能擺脫世俗的垢染和拖累。正如《釋氏要覽》裡面所說的:“家者是煩惱因緣,出家者謂滅垢累。”其實,道教的全真派、基督教的隱修士,也都講究出家;但是,由於佛教在漢地的巨大影響,“出家”幾乎成了佛教的專用語。
佛教所說的“出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幼年就離開家庭,削髮受“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花鬘、不歌舞視聽、不蓄金銀、不非時食),先在寺庵裡面做“沙彌”或“沙彌尼”,成年以後再受“具足戒”(內容全面的戒條),成為正式僧尼,叫做“自幼出家”;一種是成年以後才離開家庭,削髮即受“具足戒”做正式僧尼,叫做“半路出家”。釋迦牟尼的兒子羅睺羅,員緣歲時追隨父親出家,是第一個“自幼出家”的佛教沙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