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靈臺方寸山作文

秋遊靈臺方寸山作文

  靈臺方寸山,又名靈臺高志山,在靈臺縣縣城境內,與AAAA級靈臺荊山森林公園並足而立,該山遠看孤峰突起,渾圓清秀,造型獨特,山間有無影樹,“孤峰午照”是靈臺八景之一。據民間相傳,該山就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學藝之地。

  ――題記

  連續陰雲密佈了幾十個日子的天氣,今日終於放晴了。耀眼的太陽和湛藍的天穹忽然間讓人的心情豁然開朗起來。臨窗遠眺,只見荊山和方寸山蒼翠欲滴、流光溢彩,秋的步履還沒有改變它美麗的姿態。“走,去登遊靈臺方寸山”,不知為什麼這個念頭一下子冒了出來。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說起《西遊記》,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而提起孫悟空,恐怕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津津樂道地說出一大堆關於他除妖降魔的故事來。看到這裡,你恐怕要問,你寫的這些與靈臺能扯上什麼干係,況且那都是神話傳說,只是人們為了抒發或者寄託某種情感而想象的故事,雖然我知道“西遊記”的真實故事並不存在,也曾懷疑這個神話傳說是否真與靈臺縣有什麼關係,但叫作“靈臺”這個名稱的,便只有我們靈臺縣了,因此,我寧願相信這個神話傳說是真實存在的,更加相信靈臺方寸山也是真實存在的,你看,這個孤峰突兀、渾圓清秀的“靈臺方寸山”,不就是真真實實存在於眼前麼?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緩步而上,只見路旁的青草被雨水沖洗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轉過一個山峁,林木的氣息被悠悠的山風捎帶而來,一陣清新之氣沁人心脾,城鎮的嘈雜與大山的清靜瞬間被一束山風劃了開來。( 文章閱讀網: )

  松樹、柏樹等樹木密密地競相生長著,山的折皺被一叢叢綠色抹平了,整個山峰被打扮得蔥蔥蘢蘢。置身於被松柏相擁的山道上,你彷彿變成了一株植物。

  路邊長滿了結著飽滿籽粒的.蒿草,草叢裡的螞蚱,一跳一跳地向遠處蹦去,米黃的、紫色的山菊花在微風中搖擺,黃蜂在周圍盤旋,那些毛茸茸的毛英草,像狐狸的尾巴般,在陽光下和微風裡,晃晃悠悠,昏昏欲睡。蛇一般彎彎曲曲的和行人一般高的垂柳,一半的枝葉已枯黃,一半的枝葉卻還在紅色的嫩枝上蜿蜒生長。落光了葉子的酸棗樹上挑著珊瑚般紅紅的酸棗,洋槐樹早早地落光了葉子,只剩下粗壯的枝上懸掛著的風鈴般的籽莢,在隨風搖曳。杜梨樹從懸崖邊上彎曲地向上伸展,好像在盡力地展示生命的頑強,幾束杜梨倒掛在樹枝上,我努力地把它用相機拉成一個特寫。

  翠綠的、較為低矮的杏樹被高大濃綠的松柏包圍著,像媽媽牽著年幼的孩子,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杏樹的老技上,覆滿了花花綠綠的苔蘚。

  在半山腰上,稀稀拉拉地坐落著幾戶人家,我曾想,生活在這樣寧靜優雅的環境中,是否已經修成了神仙?

  由於樹太多太密,又沒有嚮導,加上我只顧欣賞前後左右的景色了,最終也沒有一睹那傳說中“無影樹”的神奇風采。

  也許是多日陰雨連綿的緣故,寂靜的山坡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細微的“啪啪”之聲,若不是落葉滿地,我還以為是草木生長拔節的聲音。

  忽然,有幾隻野雞從草叢中“樸楞楞”地飛起,不知是我的腳步驚醒了它的美夢,還是它的翅膀劃破了我欣賞美景的目光。

  順著纏繞的路緩步而上,只見那一樹紅葉在以綠色為基調的山巒上,顯得那麼的亭亭玉立、超凡脫俗、與眾不同。

  抬頭仰望高大雄偉的山,以它的山勢,我原本以為登山的路會非常陡峭,卻沒想到依著地形迂迴盤旋而上,走起來沒有絲毫的費力感。

  在一片地勢較為平坦的窪地,此起彼伏的蟋蟀的“嘰嘰”聲輕盈地叫著,仔細傾聽,這裡彷彿在開一場音樂演奏會。

  快到山頂,一聲公雞的鳴啼,打斷了我的深思和想像,尋聲望去,只見幾間農舍掩於遠處的山巒之中,透過樹林,籬笆牆若隱若現。

  順著山勢盤旋而上的路,鋪著小小的沙石,一直從山底通到山頂,清晰地印著兩綹車轍。沒想到孫悟空一個筋斗的十萬分之一左右的路程,我卻走了將近兩個小時。

  在山頂的方寸之地,是一個較為開闊的平臺,也就是石猴習武練就騰飛及七十二變的地方,在靠近西南角的地方建有一個六角形的亭子。立於亭下,呼呼的風從四面八方湧來,帶來一股一股的涼氣。環顧四周,只見明媚的太陽映過山上的每一個角落,那一層層被季節的畫筆塗染的深深淺淺的樹木和叢草,緊緊地纏繞在渾圓的山峰上,4A級荊山森林公園依偎在它的旁邊,顯得嬌小而有溫順。此時,你彷彿站立於世界的中央,東西南北,前後左右,任你的目光馳騁,任你的思緒飛騰。

  山腳下就是高樓林立的縣城,於繁忙之餘而休憩的家,從這裡卻只能看到一點比針尖大不了多少的視窗。達溪河及蒲河那彎曲的身姿,在高大而又簇擁的建築群旁顯得那麼的瘦小而又曲折。轟鳴的機聲和遠處那山間小道上飛揚的塵土,讓清靜的氛圍裡多了一陣陣迴響。向西而望,那曾經載入史冊的“密須”古國,在這裡只能看到一眼煙波。

  我想,現在全國各地都在依靠資源,開發旅遊產業,如果當地政府能依託家喻戶曉的《西遊記》,把靈臺方寸山建設成一個以“猴子”為主題的旅遊勝地,將會吸引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