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景交融的遊記作文

關於情景交融的遊記作文

  關於情景交融的遊記

  一可見世面,二可得樂趣,三可廣交友,四可長知識,五可擴胸懷,六可陶情操,七可通人情,八可明志向,九可辨是非,十可練體魄,情景交融的遊記作文。事實確實如此。漢朝司馬遷年輕時漫遊全國,在實地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為他寫《史記》奠定了基礎;唐朝李白出遊大江南北,寫下了許多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作;明代的徐霞客半生周遊,寫下了被譽為“奇人奇書”的遊記。至於得益於旅遊的畫家、攝影家,更是不勝列舉。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有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在她廣袤的土地上,有無數雄奇的山嶽,奔騰的江河,深秀的湖泊,無垠的海疆,精美絕倫的園林建築,名揚四海的古蹟。在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傑出人物,他們用豐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審美力,創造了許多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使名山大川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和神奇的色彩。古往今來,有多少人醉倒在她的.山水風光之中啊!

  旅遊可以讓我們走出這個過於熟悉的環境,可以讓我們走出去深入觀察這個世界,充實生命內容。暑假,一個旅遊的黃金季節,同學們,你們做好出發的準備了嗎?

  遊記是寫景文章的一種,主要記述旅途見聞,描繪某一地區的風貌、人情。寫作遊記的前提是頭腦之中擁有這方面的積累。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讀有字書,精讀博覽,廣為採擷;讀無字書,汲生活之水,開闊視野。”我們在讀“有字書”的同時,絕不可忽略了讀“無字書”,這一理念應貫穿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之中,中學生作文《情景交融的遊記作文》。

  我國東西部發展有差距,城鄉發展也存在明顯差距。經濟條件好的學生,想去哪兒旅遊就能去哪兒;窮鄉僻壤的孩子,他們很少能走出家門,去看外面的世界。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鄉村的同學就不能寫遊記,也不意味著鄉村的同學寫不出文情並茂的遊記。《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對於農村孩子而言,他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終年生活的山鄉村野,最瞭解的莫過於天然生態的花鳥蟲魚。他們同樣可以寫出令讀者耳目一新的“我地一絕”。然而,稍作調查便不難發現,由於天天身處其間,他們對身邊的一切反而熟視無睹,大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味道。因此,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挖掘身邊的“鄉土”資源,對於農村學校不僅十分必要,而且簡便易行,經濟實惠。在廣闊的農村天地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民間掌故”中受到鄉土文化的薰陶,在“鄉情民俗”中感悟淳樸的鄉情……陶行知先生曾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對於一位生活的有心人,我們可以這樣說,語文資源無處不在。

  在明確了上述兩方面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接下去了解遊記這種文體的特點,觀察景物的方法(選好觀察點、確定觀察角度及觀察的順序、發現景物的特徵等),以及描寫景物的方法(用比喻、多“感官”描寫、動靜結合等)。

  遊記這種文體有三個要素:遊蹤、景點、觀感。突出了這三個要素,才能算是一篇內容充實的遊記。怎樣落實這三“要素”呢?

  一、順著遊蹤,移步換景

  寫文章得講究順序和線索,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於雜亂。遊記的寫作自然不能例外。遊記的線索就是遊蹤,即遊覽的順序,我們一般都按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這一點在寫作之前一定要心中有數。

  寫好景物的前提是學會觀察。觀察景物,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二是移步換形。就是隨著遊蹤,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

  二、突出景點,寫活景物

  一次參觀遊覽活動,看到的景物很多,我們不能記“流水賬”,而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較深的寫下來,其餘的可以寫得簡略些。例如,我們要寫一篇遊覽某風景名勝的遊記,寫作的重點就是該風景名勝的重要景點。對於重點的景物,要注意詳細描寫出它們的位置、大小、動態、靜態、顏色等。如我們寫“菊花”,顏色就有“紅的如楓葉、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等等,菊花的形狀就有像“小姑娘的捲髮,毛茸茸的小雞,繡球”等等。

  三、略寫首尾,情景交融

  我們在寫遊記時,應把開頭和結尾寫得簡略些。開頭要交待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結尾往往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寫的文章結構緊湊,讀起來給人完整的印象。寫作時,我們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最好融化於景物描寫之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