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足常樂議論文「精選」

關於知足常樂議論文「精選」

  知足常樂,但不應拘泥知足而停滯不前的層面,應繼續向前探索,知足並非貪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關於知足常樂議論文一:

  知足常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情愉快,金錢並不是惟一追求的目標,還有其他重要的東西!比如,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知心的愛人,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這些並不是用多少金錢來衡量的。

  知足常樂:生活中更多的都是平凡。天生我才必有用。人只要在適應自己的地方,就能散熱發光。我雖然做不了大樹,但我可以做一棵小草,讓春天充滿生機,讓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更加潔淨、美麗;我雖然做不了磐石,但我可以做一粒不起眼的沙子,要知道建造高樓大廈、修橋鋪路可離不開我;我雖然做不了大河,但我可以做山澗的小溪,讓溪流源源不斷地匯入江河,江河有了源頭才不會乾涸。灌溉農田滋潤萬物,也有我一份功勞。

  知足常樂:如小草一棵,仰青松之偉岸,卻不妄自菲薄;如沙子一粒,仰泰山之巍峨,卻不自慚形穢;像荒野裡一株無名的野花,不因玫瑰的妖豔、百合的美麗而枯萎,要知道鮮花和小草同樣能打扮春天。

  知足常樂:不是懶惰、平庸,而是一種坦然、從容、平和的心態。你無法改變你的環境,但可以改變你的心境。人生是在苦難中成長的,想想生命中還有很多比我們更不如意的人,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有的人一生疾病纏身,還有的人一生都看不見光明;我們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應該感到知足和幸福。

  知足常樂:不為勞苦而傷悲,不因挫折和失敗而怨恨,不為爭名奪利而煩惱,你也就不會經不住外界的誘惑,而上當受騙或貪婪而誤入歧路;在困難時我們不要感嘆命運不公,只有坦然面對,堅強奮鬥,才能讓自己不斷壯大!知足常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致,是一種心靈的幸福感受。知足常樂,如一汪清泉,一縷陽光,洗濯你心靈上的雜質,拂去你心空裡的陰霾,使你的生活每天都是陽光燦爛,春暖花開。

  關於知足常樂議論文二: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歲月就這樣流逝,不留痕跡。有人喜歡傷春悲秋,有人喜歡享受當下,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樂。

  不知足常悲。有句俗語說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受苦的還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沒有的,只會令自己鬱悶,自尋煩惱。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夢想,他們原本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卻在追尋的過程中喪失了原本的快樂,即使後來成功擁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樂的,何苦呢?很多人為了名利放下親情、友情,等到後來才明白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這些都已經消逝,再找不回來了,因此他們只能空悲嘆。不知足常悲,因此我們不要不知足,否則只會令自己後悔。

  知足常樂。多想一下自己擁有什麼,你會學會知足,同時,你也會快樂起來。唐伯虎曾寫下“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與仕途擦肩而過,唐伯虎沒有悲傷,反而對自己的田園生活感到快樂。“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容若的恬適生活令他沉醉,他滿足於這樣的生活,所以他是快樂的。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豁達樂觀令世人感慨,雖仕途不順,但他不過分悲嘆自己,反而生出這樣的大境界,如何能令人不敬佩?還記得那個“奉旨填詞”的柳三變嗎?“你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皇帝的一句話,即刻就斷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傷過,低徊過,但他最後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在勾欄瓦肆之地淺斟低唱,追尋自己的內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卻成就了兩宋的大詞人,璀璨了兩宋文壇,照亮了宋詞的前程。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麼,要想到你擁有什麼,你就會快樂的。

  人生就像一場夢,要做個好夢,就得帶著微笑,多看看自己擁有的,比如親情、友情。如果你懂得自己擁有多少珍貴的東西,怎麼會不快樂呢?

  關於知足常樂議論文三:

  一位企業家在陪同父親在高檔餐廳吃飯時,看見一名小提琴手在拉琴而心生感慨,認為在這裡拉琴是一種榮耀,為自己成為這樣的琴藝非凡的小提琴手而心生遺憾。經他父親的一番提示,企業家懂得了人要學會知足,知足常樂的道理。能夠做到知足,看似簡單的行為,但許多人很難把握,然而一旦把握住了知足常樂的心理,他的人生即便不是輝煌燦爛的,也必定是幸福的。

  知足,為人生鋪墊成功之路。懂得知足者,必定會產生一種幸福感,它會給人以激勵,為下一個幸福創的到來造條件。曹操攻取漢中後,許多人勸他乘勝攻打益州。此時曹軍身心疲憊,且蜀道艱險,難於進軍。曹操深知這一點,並沒有急功近利,說道:“既得隴,何復往蜀焉”,這句話道出了曹操對獲得的成就感到暫時的滿足。NBA巨星杜蘭特也是因他的知足之心獲得了人們的好評。在他剛剛打破邁克爾·喬丹的記錄後,他並沒有向下一記錄展開挑戰,而是果斷放棄,不再去想打破記錄,忠心為球隊打球,以球隊整體利益為重。這種滿足是為了整體的利益,展現了大局風範,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足知心。因此,在利益面前,能做出正確的取捨判斷,需知足常樂之心,信乎?

  知足,永遠不是向上的車輪。雖然我們說知足常樂,但不應拘泥知足而停滯不前的層面,應繼續向前探索,知足並非貪婪。因為“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倘若在成功後止步,必然成不了大器。西楚霸王項羽擺鴻門宴招待劉,范增幾次示意項羽下令殺掉劉邦,然而項羽並不理睬,放走了劉邦。因為此時的西楚霸王項羽短淺知足,認為天下捨我其誰,劉邦對自己毫無威脅,安於現狀。基於這種認識,才導致烏江自刎,成全了劉邦皇帝夢。晚清帝國,自認為是天朝上國,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落後於西方一百多年,而倍受列強欺辱。所以,知足並非停滯,安於現狀,而是把眼光放得更深更遠,才能收穫真正的成功,智也!

  貪婪,促使人偏離正確道路。巴爾扎克曾說:“貪心好比一個套結,把人的心越套越緊,結果把理智閉塞了。”人生而貪婪,貪婪乃人之劣根,倘若不能剋制貪婪,此生必定敗矣。如今某些腐敗官員,不務政事,貪汙腐化,被查處時發現其家中大量財物。多則上億元,少則數十萬資產。貪婪,才使他們改變了人生軌跡,陷身於牢獄之災。明朝“著名”太監魏忠賢,身為太監卻心安“鴻鵠之志”,晉升為司禮秉筆太監仍舊不知足,想掌握更大的權力,為此殺害無數忠良,陷國家於混亂之中。最後“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貪婪也。古希臘說得好“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切記貪婪成性,而改變人生之軌跡,危矣!

  知足,是充實快樂的人生;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懂得將事物看得明朗開闊,才能心胸寬廣,而格物致知;知足是人生的財富,能夠造就美好的人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