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議論文集合15篇

選擇議論文集合15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選擇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選擇議論文1

  西方思想從康德以後發生了“詩性轉向”,自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開始,各門學科都調整了視點,力圖從藝術闡釋入手進入本學科領域,最初的理由是宗教起源於神話,可神話並不是教義,而是藝術作品。進入十九世紀後半葉,如結構主義語言學、存在主義哲學等幾乎就是從詩歌研究起步的,存在主義哲學在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理性主義的質疑中,毫不留情地討伐了蘇格拉底對柏拉圖灌輸的“要追求真理必須走出感情魔障”的論斷最終讓人失去了“本真”的“此在”,讓人無法聆聽到神聖的聲音,直至喪失了最安全最可靠的“家園”。

  人要回到人自身,回到本真的家園,這個目標不是科學理效能夠實現的,重返家園只有詩歌才能靠近。海德格爾用了“靠近”而不是用“抵達”進行描述,也就是表明永遠都處於“在途中”的狀態。葉世斌的詩集也叫《在途中》,這本詩集站在存在主義的哲學起點上,以詩歌的方式對人的存在方式及存在的可能性意義進行了一次個人化的追問與探索,並完成了由存在主義到人道主義詩性哲學的嬗變,從而確立了一種不願放棄終極的詩歌品質。

  海德格爾把詩人看成是“人和神之間的使者”,站在人和神之間的詩人,雖然看不到神,但能看到天空,詩歌是對天的仰望,在仰望中捕捉到了神的資訊,概括地說來,由於詩是以個人化而非公眾化的情感體驗領悟著生存賦予人的痛苦、歡樂、收穫、幻滅、光榮、恥辱等種種事實,由於詩的“非他人化”、“反推理性”、“拒絕真理過濾”,是一種真實可靠的吟詠,因而聆聽到了神的聲音,感悟到了神的喻示,呈現了本真的存在。康德認為人的隱藏的判斷力是超越純粹理性和實驗理性之後的審美經驗和藝術經驗,海德格爾的進一步總結認為就是詩。所以真正的“詩性”就是一種“神性”。

  葉世斌的詩集《在途中》對生命、人格、尊嚴、價值、意義的追問和探索與存在主義哲學最先形成的是內在結構上的對稱,這不是詩人選擇的結果,而是精神上的默契。詩中的懸空、無根、淪陷、沉沒、失蹤、幻滅的意象密集地埋伏在稿紙上,反覆引爆,開山鑿石般地炸開前行的路。葉世斌“在途中”不只是為了抵達,而且是在途中不斷尋找“路途”,在途中的自我批判、反省、救贖中一路跋涉,最終立足於人道主義的城垛上眺望家園和神的居所。

  人之“在世”是因為“站出了自身”,“站出了自身”就是站出了動物性生存,於是就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選擇,就有了意義和終極的要求,這是人的自由,也是人的災難。人之“在世”的方式註定了人必須面對兩種存在可能:一個是本真的存在,一個是非本真的存在。然而人在本真和非本真的夾縫中卻被剝奪了選擇權,人的悲劇就在於你根本就不能超越力量強大的非本真生存,比如公眾意志、日常行為、傳統方式、流行觀念是根本不讓你超越的,而且是集體認同的真理。所以“此在”的人把“自己”交給了別人,把自己交給了“日常”,自己不再是自己,日常的自己是假冒的自己,是名譽的自己,海德格爾稱做“日常自己”,或“他人化”的自己,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買衣服逛商場並不是逛自己,而是逛別人能夠接受的自己,說話做事的合理性是別人認為的合理性,而不是你自己的合理性,所以詩人為什麼要眺望童年、湎懷丟失的時光與風景,因為那裡保留著沒有異化沒有被分裂的本真,那裡有著神性的光輝。

  葉世斌的《在途中》與前兩部詩集《門神》和《傾聽與言說》有了很大的不同。高強度的情感爆發力和尖銳的感覺穿透力是葉世斌詩歌最顯著的特質,而其詩歌的視點前後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前期的詩歌氣質中流敞著尼采、叔本華的血脈,用焦慮、絕望的內心體驗著荒誕和荒謬的存在如何將“自己”擠壓、異化、分裂,是由內向外的透視和撕裂,是內心演繹的存在,更多是臆想、放大、虛擬的存在;而《在途中》的相當一部分詩中,雖繼續堅持著早期既有的對生命、對存在的性質認定,而視點卻轉換成由外向內的遞進,即由客體的事實引發內心的自省與審判,“由我而事物”到“由事物而我”,這種轉變在詩歌形式層面上幾乎很難看出來,但它在另一個意義上昭示了詩人和詩歌更逼近形而下的存在,更強化了內心的質感和體驗的具象,通俗地說,是具體的生活在詩歌中下沉,而不是用詩歌發酵一種臆想的生活。這樣闡釋是要說明葉世斌的《在途中》與荷爾德林的《歸家》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詩歌的哲學,一個是哲學的詩歌。從閱讀對詩的期待來說,人們願意讀到詩歌中的哲學,而不願意讀到哲學中的詩歌。

  詩歌的本質是抒情,詩歌抒情的高貴性在於高階體驗中翻譯了不可言說的生存真相,唯有詩才能逼近本真的生命,這是詩人驕傲的根據所在。在全面技術化和物質化的時代,人被擠壓到存在的邊緣,人註解著物的存在,物是人的尺度,物本主義消解了人本主義,就像《鴿子一直傳輸和跟蹤我》一樣,物化了的手機屏上的“鴿子由來已久/一直傳輸跟蹤我/悉知我的快樂,憤怒,恐懼/和鮮為人知的秘密”,“我不時地望著它,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不只是傳輸和跟蹤,還有隱形的警告和隨時發生的出賣。在《我是一個被雷擊的人》中,“我”已被電控制了全部的行為,電成了另一種生存血液,“電流,這個世界和我的血液/輸入我的每個細胞,糾纏/和捆縛我。”葉世斌以詩闡釋了“人被物控制和製造”的悖反與荒謬,在人們集體被物征服之後,人們已經失去了對自身的認知能力,不知道人實際上已成了“電源”的目的,人成了電源使用價值的一個目標,潛伏在我們生活中的科技意志一天天地在瓦解我們自身的意義,刪除人的本真的天性,電源接通的時候,“現代物質溫暖和照耀著我們/如同這個夜晚,被白熾燈/和取暖器瓦解,構建/生活對我們的改變。”“我們迎著光亮,成為/夜晚的一種溫度”,那麼我們的溫度在哪裡呢?葉世斌以詩歌隱喻和象徵的敘事體驗呈現了人的下沉和主體的失蹤,不謀而合了存在主義哲學中“人是有待被製造的人料”這一顛覆性的人的定義。人被逐漸納入到科技體系內,科技的力量就重新塑造了人,人的自然性(本真性)遭遇了根本上的破壞,人異化成了物的零件。葉世斌有不少詩歌揭示了這種混淆和異化以及目的的被篡改,《花攤》一詩中,“這些爭相購花的人/早已被花朵收購”,在不停追問與領悟中的詩人,極其準確地為當下的人進行了定位,這就是“客居”,當“自己”和“本真”消失的時候,人與“在世”的關係就是租賃關係,《城市和賓館大廳的一盆竹子》中我和這個城市以及一盆竹子都是這個世界的客居者,是租賃在這塊有限土地上的客居者,這裡不是對生存形態的一種探究,而是對生存事實的確認。沒有家園而在途中,沒有本真而被懸空,所以城市、我、竹子“盤根錯節/被堂皇的鋼鐵和水泥籠罩/被客居的虛偽和倦怠傷害”。正如《我不知道所有的租金是否償還》中所說的,“租賃的事物令人疑心/所有成果變得沉重而殘忍”,當生命和生活的全部過程建立在一種租借程式中時,“客居的虛偽把我熄滅”就是不可避免的。

  “異化”之後人的存在狀態表現為“客居”和“租賃”,“客居”、“租賃”下的是本真生存的“虛懸”和“失蹤”,《手執火把的人》無法照亮夜晚,只能照見黑暗,“手執火把的人/被自己舉著”,卻“無法執掌/自己。風在火焰上搖擺/給他火勢,那就是他忽然/被吹熄,或被火捲走的時候”,手執火把的姿勢成為一種虛懸和危險,就像《坐在院子裡的女人》,與椅子、桂花、陽光甚至院子毫不相干,人在失去本真後成為院子裡的被抽象出來的符號,亦如高天《流雲》,“天空回到它的本義/還有什麼比流雲更缺乏根據/這悲壯的一刻不停的流雲呵/匆促的無可挽回的流雲/不是一場風鞭子似的/跟在它的後面,而是隱蔽在/天空深處的虛無,那永恆的/虛無驅趕著它們!已來的/未來的都將帶著我們的/淚光,趕向虛無”。《找不到落點的蜻蜓一直飄著》中,蜻蜓觸碰的都是“不踏實的事物”,“三十個夏天/過去,池塘和垂柳都已/枯死。那隻張著翅膀的/蜻蜓,找不到落點。”沒有“落點”的“虛懸”是追求終極和還原本真全面失敗後的人類的共同的隱喻。現代物質擠壓下的“無根”性是人類的集體困境,病毒一樣的四處漫延。存在主義哲學在尼采和叔本華那裡是極其悲觀的,叔本華把人生過程看成是一次自殺的慢動作演示,葉世斌的詩歌在另一個層面上將“自殺”與“他殺”糾纏著解釋和體驗異化與分裂所造成的生存傷害,所以他的詩中反覆出現“活埋”的意象。在一首《這條臨時的即將的閃電》的詩中,“搖擺的槐花,宿命的槐花/一生完成一次下落一生都在/一刻不停一去不回地抵達”,人的一生就是一次一去不回的抵達,所有的美麗與喧譁都是瞬間的閃電,如同死亡不可替代一樣。在葉世斌早期的詩中,他計較著精神和靈魂失蹤後的“敵人”和“對手”,並表現出了死不瞑目的憤怒與抗議,而《在途中》的存在體驗雖然有著類似的哲學背景,卻在詩的形態上已經表現為滄桑際遇後的從容和淡定,並且冷靜地審視著一種不動聲色的壓迫與窒息,在《平靜和亮得看不見的玻璃》、《這個夏天被堵得嚴嚴實實》等詩中已經表現出了詩人強大的承受力和直面的勇氣。這一系列詩中,詩人的表達與言說不是為了算賬,而是為了領悟。詩的境界明顯得到了強力提升。詩歌之於哲學正在於體驗和領悟,是體驗領悟後的呈現,而不是實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詩性。應該說,《在途中》更逼近詩性的哲學,而不是定義的哲學。

  人最難解決的就是孤獨,人本來就是孤獨的個體,在罪過與信仰,絕望與激情,生存與死亡,教堂和墓地之間,人的最大的孤獨在於精神的孤獨,心靈的孤獨,那就是“失蹤”與“虛懸”後的無話可說與無處可說,即喪家之犬的事實。存在哲學之父克爾凱郭爾在《恐懼與顫慄》一書告訴人們,並不是所有的孤獨和絕望都有力量決定著你視線的方向,重要的是在路上你將何為。二十世紀神學家卡爾。巴爾特說“人類被拯救的時刻是這一時刻,只有被逼到懸崖上走投無路不得不跳下無底的深淵,這瞬間他才獲得了拯救,上帝托住了他。”葉世斌《在途中》一直頑強地表現出拯救的願望與意志,因為他知道一個詩人真正的精神破產是在絕望中放棄自我拯救。上帝拯救的是那些一路餐風露宿風雨兼程的朝聖者。

  存在的失真造成了距離神聖越來越遠,表現在《我們因為看不清自己而美麗》這首詩中是人與霧的關係,世界是一個迷惘無邊的霧境,“歷史和未來,所有的事物/被霧裹著。一部分文字/拂去霧,把我們帶進/更深的霧裡。我們的目光/被霧圍困,目光敏銳而收縮”,霧裡事實是不可翻譯和言說的事實,是接近了最本真的事實,用詩來表達就是“美麗”的事實。日常的生存被公眾理性、傳統世俗、集體規則反覆過濾和篡改,這使我們遺忘了自身的由來和出處,“因為什麼,我把/絕世的真情/謀殺?遺忘抽象著往昔/橡皮一樣慢慢擦去/疼痛,罪惡和災難”(《遺忘是一種精神還是一種能力》)遺忘的過程是失真的過程,也是自殺的過程,詩人不能容忍底線失守,於是自省、自審、自救就成了葉世斌詩歌的重要方向。

  “走近上帝的是/是哪一種鞋碼?它怎樣/錯開車輛,蟻蟲和自己”(《父親和我正陷在途中》),面對這不可救藥的生存事實,葉世斌以詩的方式表達著找回本真,重返家園的努力。這是一次蛻化變質後的出發,是一次詩性哲學的轉向。葉世斌以宗教的情懷,以人道主義的立場,開始了他的靈魂救亡的詩歌之旅,用篤定、沉穩的視角反省人被異化的災情,以一種強烈的懺悔與救贖的態度表示了自己被異化分裂的苦痛,以及必須承擔的責任。“自我”本真的喪失,除了物質和世俗力量的摧殘,人自身的妥協甚至是合作加快了靈魂異化與精神分裂的速度和效率,《在生命形態的完成》中石頭被塑造和雕鑿的過程,就是石頭被異已化的過程,“我就是一條河豚,以毒性?和自虐為生,不可救藥”(《自虐的河豚》),人在很多時候,是靠繁衍毒素為生的,而不是靠信仰和神聖活著的,比如以毒攻毒,以惡制惡,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仇恨和敵意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精神質地,這使得人不僅自己遠離了神聖,而且還製造了“在世”的焦慮與恐懼。物化的世界裡,我們不僅對神是有罪的,對自己也是有罪的。葉世斌詩中以“故居”的意象表達了原初純淨的家園,表達了失落和丟失“故居”的愧悔,那不只是追憶,而是在追憶中的精神重返。“故居”保留著歲月的真相,“故居的石階知道我的鞋碼/不知道我出門後的走向”,出門後的人註定了像兔子一樣穿行,焦慮、恐懼、緊張、分裂、異化不屬於故居臺階上的“我們”,我們努力地與這個虛假的世界進行合作,同臺表演,當我們被雕塑成形的時候,那就是本真之我的“活埋”。葉世斌當意識到客居在世的時候,便無法寬恕自己的合作和自我出賣,於是他痛心疾首地反省自己。“一些喪失把我們變成神/正如一些獲得把我們變成鬼”,“我們獲得很多,是因為失去更多”,在《這是木魚》的聲音中,詩人開始懺悔,“我的一生多少罪孽/如同我的心裡多少淚泣/垂直的雷霆在我耳際沉默/我連自己的哭聲都無法聽見”,如同一隻焦慮的兔子,“多少年,我面不改色/在心裡流汗,在原地逃竄/偷取的自由到底多大面積/是否一片蓖葉就能覆蓋我的安全”,(《穿行的兔子如同黃昏的一根白髮》),詩人在懺悔與自審中決絕而坦誠,公開承認“我的命運人跡罕至”。在巨大的孤獨和遙遙無期的途中,詩人內心壓抑著一場揪心的淚水,如芭蕉上的雨,足以使整個夜晚淚流滿面,而在歸家的途中,不必傾訴與宣洩,重要的是內心修煉與皈依,修煉神性,皈依神聖,那樣才會讓內心安靜詳和。在第二輯《必須有個地方讓我長跪不起》中,詩人的宗教情結和人道主義理想旗幟鮮明,併成為《在途中》詩性哲學的終點。這一輯中對生命的關懷、對脆弱的悲憫、對死亡的寬容、對親情的珍惜,都已經超越了世俗層面的形而下的情感,而上升為一種博大的人生態度和哲學立場,《千佛洞》、《濟南的佛》、《這是木魚》、《必須有個地方讓我長跪不起》是《在途中》真正能夠打動人、震撼人的詩作,詩人的懺悔、悲憫、拯救、普渡眾生的情感虔誠而潔淨,毫無雜質,只有聆聽了神的聲音,才會有與神交流的可能,這不是權力,而是心力。“我跪拜而來,滿含淚水/佛呵,我的心早已千刀萬剮/我的一生罪孽無數。請將絕世的/磨難累賜於我以至萬劫不復/但我的祈禱聲聲啼血:請你饒恕”(《濟南的佛》),“香炷的火向下走,接近/人間。香炷的煙向上升/指向天堂。我的手抓住他的/體香,一次次被灼痛”,“必須有個地方讓我低著頭/長跪不起。這就是為什麼/我隨煙升起,在天外/把人世的真相撕破/一生跋山涉水,拯救救星/當我滿含熱淚,我知道/我救回了苦難和慈悲/我坐在天堂最後一級臺階上/瞑目悔悟,像在瞌睡”(《必須有個地方讓我長跪不起》),至此詩人已經完成了他對人生、對生命、對意義的最後的領悟與體驗。在“救我”和“救世”的雙重理想中抵達到了人道主義中心高地。

  保羅蒂利希說,“人對宗教的追求並非出自天性,一開始出自於困境,追求宗教信仰的前提是人生的無意義”,葉世斌的詩性哲學並不奔向宗教神學,而是瀰漫著宗教情結,真正構成葉世斌詩性哲學基礎的證據是,詩人從沒有停止過意義追問和終極夢想。存在主義哲學是他的追問與思索的精神視點,更多的具有方法論上的意義;真正契合葉世斌精神核心的是人道主義詩性哲學,悲憫、惻隱、懺悔、贖罪的精神指向直接抵達其詩歌的核心價值區域。即使詩歌呈現出的是“救世”的徒勞,但靈魂“自救”的願望最起碼在詩歌中表達或實現了,況且詩人一直還在途中,一生的努力和修煉足以使本真的家園越來越近。

選擇議論文2

  幼小的海鷗在茫茫的大海面前選擇了學習飛翔;蠶在從蛹變成蛾的孵化過程中選擇了衝破蠶繭;人生路上,我們都會有許許多多的面對。每一次面對,我們都必須作出選擇,面對什麼,我們都無法自己做主,但應對的方法都必須由我們自己選擇。而我面對失敗,我選擇了堅強。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堅強。無論遇到什麼失敗,只有堅強,才會成功,只有戰勝失敗,才有希望。如果你不堅強,什麼事都解決不了,什麼事都不成功,都不會有希望,那麼,人活著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不管怎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太陽依舊升起,懦弱與堅強,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記得那是三年級的時候,一次單元考試,題目並不是很難。我在答卷的時候,都是瞟了一眼題目,就在試卷上填寫答案了。我心想:這麼容易的卷子,我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放學後,老師叫我去一趟辦公室,我大惑不解:難道我考得不好嗎?應該不會吧,這張考卷也不難啊!我帶著疑惑走進了辦公室,走到了老師的面前。老師正在批改我們的試卷,見我來了,老師不緊不慢地從抽屜裡取出一張試卷,遞給我。我接過考卷,看見考卷上用紅筆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數字:78,而這正是我的考卷!我大吃一驚,怎麼回事?這張這麼容易的試卷我只考了78分!老師還在批改考卷,他頭也不抬,問我:“你覺得你應該只考78分嗎?這成績對你來說已經是不及格了。你回去必須要好好地反省。”

  我走出辦公室,收拾好文具,背起書包回家了。路上,下著牛毛細雨,覓食的鳥兒見我走來,也飛走了——連鳥兒都不理我了。我的腳像灌了鉛似的,邁不動步伐。走著走著,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回到家,爸爸問了我事情的來龍去脈,就說:“你的學習生涯就像在切洋蔥,雖然眼淚不住地流,但是為了吃上可口的菜餚,你還是要繼續切。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我微微點了點頭。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我振作了起來,我要堅強面對這次失敗,用實際行動證明,我是強者!在下一單元的考試中,我取得了好成績,更懂得了要堅強面對一切困難,失敗有時也是財富。

  是的,受傷時我們要寬容,要理解,同時也要關心!人真的非常奇怪!我就這樣學會了堅強。我們是不是應當為本人的勇氣,堅強,而謝謝曾經的怯懦,哭泣呢!有一位哲學家說過:“我來到這世界上,是為了看到燦爛的陽光。”其實生活中處處有陽光,但是陽光出現前要先有風雨。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堅強,是我們生活組成的一部分。沒有堅強就沒有克服失敗困的勇氣;沒有堅強,就沒有通向成功的動力。

選擇議論文3

  長長的一生中,不可能一番風順,有時,當困難來臨時就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這個抉擇也許會讓你一生後悔,也許會讓你一生無悔。

  在作者費羅斯特的筆下,他並沒有選擇那條走的人多的路,而是往一條荒草萋萋的路走去,陽光總在風雨後,在這條路上,踏泥濘的小路,也許一片沼澤地,一片灌木林會擋住你的去路,這路一定會有許多挫折,但請相信,在挫折過後,你定會闖下一片蔚藍的天空。

  在每個人做出一個決定時,都需要有多麼大的勇氣,就像有一次,我和弟弟拿到了兩顆巧克力,都是不同味道的,此時,面對這兩顆巧克力,對於我來說,要做出決定是很難的,因為我不知道哪個好吃,哪個不好吃,這就如同我在選擇一條路時,不知道哪條路是通暢無阻的,哪條路是困難重重的。

  如果能選到那條通暢無阻的自然很好,但即使你選到了有困難的那條路,也不要沮喪,因為在這裡,也會收穫很多,你經歷多少,你就收穫多少。

  當你選擇了一條路時,你就必須走下去,不要回頭,即使你想要回頭,你也會不了頭,當你走到叢林深處時,你的身後已是雲霧茫茫,不能再回到從前,只能留下回憶,但也不能迷失方向,一旦迷失,後果不堪設想。

  夢想在前方向你招手,燃起新的希望與鬥志,向前衝。

  當你決定了你一生的道路時,就沒有回頭路。自己的命運要自己掌控。

  無論將來的路有多漫長,我都要堅持把它走下去。

選擇議論文4

  人生道路上有許多需要選擇的事情,不同的選擇及其相應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因此,正確的選擇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無論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好好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中考或者是高考的成績,中考和高考都是人生中重大的轉折點。只有取得了好成績,我們才能夠擁有輝煌的未來,前途才能是光明的。那麼我們只有選擇努力奮鬥,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如果有些人沒有選擇努力,在結果出來之後感覺到後悔,那麼努力吧,別再為下次的結果感到後悔了。

  唐震在《接受與選擇》中指出:“選擇的第一屬性:選擇就是對同一指向的不同物件作出抉擇。

  選擇的第二屬性:選擇就是自我在物件關係中置於主動的地位。”

  選擇並不是一件易事。莎莉塞的《選擇》中指出:我們以為選擇只是自己的事情,因為我們的所有選擇幾乎都是圍繞自己的生活作出的,比如工作、人際關係、財務狀況、群體地位、養育子女和遺產等。但是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作出的選擇深受所處社會文化和群體微環境的影響。所以,選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感覺我們以前做的許多選擇都是錯誤的,那麼你想想如果你沒有做這個你認為是錯誤的選擇,你現在又是否會感覺到那些選擇是錯誤的哪?

  對於一個初三的學生,馬上就要面臨人生路上第一個偉大的選擇了,選擇報文科、報理科還是參加工作;大學畢業生要選擇畢業後找一個怎樣的工作等。這些選擇都關係著我們的未來,關係著我們未來的生活的好壞。

  或許現在我們中的有些人還聽命於父母的安排,自己不做決定,遇到要自己做決定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父母也許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做的決定是不正確的,那你們是否想過如果不鍛鍊你孩子的判斷力,當你的孩子離開你之後誰來幫他(她)最決定呢?所以父母們應該讓自己的孩子自己做決定,鍛鍊孩子的判斷力和果斷性,並讓他們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樣他們的行為就不會是那麼魯莽了,做事也會經過大腦、經過慎重的思考。這對孩子們長大以後是很有幫助的。

  總之,我們要記住選擇是很重要的,不同的選擇有著不同的結果,正確的選擇會把我們帶上成功之路。

選擇議論文5

  我是一條魚

  那片湛藍的水,便是我的村莊。我喜歡展開雙鰭,靜靜地感受水輕輕流過的感覺。我能感覺到,那水流中躍動著心跳,如此柔和卻又彷彿永不停息。我還喜歡在珊瑚叢中等待夕陽,當那個時刻到來,一束束光照在珊瑚上,五彩的珊瑚釋放出炫目的光芒,我遊在那變幻的光環中,心中充滿了神聖。

  是的,這就是我的生活,簡單卻又無比美麗。我曾經以為這便是我的一生了,但是,我錯了,在我平淡地遊在生命之河裡的時候,上帝送來了我的信仰:一隻鷹。

  碩大的陰影掠過水底,留下不真實的幻影。我不禁抬頭望去,一隻鷹自在地飛過。風穿過它的羽梢,它帶著一股狂野的氣息呼嘯而去,啊,這才是真正的生命!我好像受到了一種強大力量的誘惑,一個夢想出現在我心裡:我要飛翔!

  當我攢足了力氣,衝出水面時,我並沒有感到飛翔的喜悅,只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充斥了我的身體,不管我怎樣努力,結果依歸如此。

  終於,我跳不動了,當我沉入水底時,我感受到了水的脈搏,還是那樣沉穩有力。我的耳邊響起了一

  個聲音: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換來成功,只有走上自己的路,才能走到幸福的終點。

  我明白了,我終於明白,因為我是一條魚,我既然選擇了生於水中,那樣就應該走好自己的路,不一樣的選擇,面對的也是不一樣的環境,珍惜自己的選擇,走好自己的路。

選擇議論文6

  人生在世有許許多多的選擇,我們知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一與二之間你只能選一個,你又該如何選擇呢?

  今天,劉老師讓我們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個詞語:快樂、友情、親情、健康、金錢、自由、資源。這七個詞語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但劉老師說:“必須要依次劃掉,最後只留下一個!”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看到了這個詞語,我不禁喃喃自語:“我不想選!我不想選!”後來我想了想,覺得金錢乃身外之物,沒有了它不一定就不快樂了。想到這裡我毫不猶豫地劃掉了它。

  第二個被我劃掉的是“自由”這個詞。因為我覺得,即使你失去了自由,不能隨心所欲。但是你有家人朋友的關愛,你也能收穫快樂,這樣也不算是壞事。魯迅也曾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所以我選擇了“自由”。

  在剩下的詞裡面,我劃掉了“資源”、“快樂”還有“健康”,因為我覺得它們都沒有“親情”和“友情”重要。親人和朋友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的希望,也是我前進的動力。

  這一刻,我要做最後的抉擇了。讓我在“親情”和“友情”中選一個真的很困難。我的腦海裡不禁回想起朋友關心我幫助我的樣子,回想我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同時我又想起家裡父母對我的愛和感受到的溫暖。經過幾番掙扎和思考,我下了一個決定——我選擇親情。因為沒有父母,就沒有我。是他們給予我生命撫養我長大。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思索決定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後行。

選擇議論文7

  我們每天行走時都能面對無數條十字路口。東南西北,而你只能選擇一條路行走。不可能同時朝著兩個方向行走。或向左或向右亦或向前,也可能我們會身再回頭走過。

  如果把人生也比喻成一條漫長的道路,這條道路上擁有太多紛繁錯雜的十字路口。而每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處,總要進行選擇。從小學到中學、高中、大學、工作、婚姻等等,其間有希望、有失望;有幸福、有悲涼;有徘徊、有無奈;有鬱悶、有憂傷。而每一次不同的選擇,也註定給予我們不同的結果。正是這些無數次的選擇,讓我們平淡蒼白的人生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人生之中,充滿著太多的不定數,正是這些不可知讓我們體會了人生歷程的艱難。不是每一次選擇,都能給予我們理想的結果。當我們身陷迷惑而不知從何而起步時,總渴望先知或者聖賢能給予指明一個方向,可惜世間沒有上帝與先知,自己的路只能自己選擇,無人能夠替代。選擇有時於人很簡單,可以不加思考而盲目的沿著一個方向前行,可誰又能肯定路的盡頭是失敗或者成功呢?誰又能真實的告訴自己任何一次選擇裡,迎接自己的都是鮮花而不是荊棘呢?

  十字路口,意味著機遇,意味著挑戰。

  選擇,需要勇氣。堅定地毫不猶豫地往自己選定的路口走。每一條路上都會有它獨特的風景在等著你。你要相信自己。願賭不服輸,即使撞壁而頭破血流,難道不也可以看著是一種真實的體驗與感受麼?即使錯了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知道錯還要繼續往前走!成功的時候回過頭來想想過程就算有錯的也是美好的,只要我們還有希望,還有時間,吸取經驗與教訓,又何嘗不可以象歌曲中唱道的一樣:——“看成敗,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經歷人生十字路口每一次的選擇,經歷人生角色的每次換,都能帶給自己豐富的收穫,改變自己的一生,變得更加有自信、也更加喜歡自己。當走在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時候,就算痛苦再多,就算無奈再多,我們仍然要以平靜的心去面對長遠的路。人生只有一次,蝶蛹費盡一生的掙扎,只為追求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的一刻,既然那是成長必經的道路,只盼望握筆能夠揮灑出鮮豔色彩,完成人生美麗的一幅畫卷!持著感恩的心,然後勇敢並且有智慧做出你的選擇,創造你自己的人生天堂。

選擇議論文8

  如果讓我從10元和1分鐘之間選擇,我會選擇1分鐘,如果讓我從100元和1分鐘之間選擇,我會選擇1分鐘,如果讓我從100000元和1分鐘之間選擇,我還是會選擇1分鐘,這時候有人會問,有100000元該多好啊,可以買書,玩具,零食等物品,為什麼要選擇短短的1分鐘啊?因為100000元可以掙回來,但是短短的1分鐘是不可以的。

  爸爸告訴我商場如戰場。如果廠家不能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承接的業務,那違約的損失時不可想象的,我想時間對於商家來說就是信譽是永久的財富——時間就是金錢。醫生為了搶救病人,爭分奪秒,不知從死神的手中奪回了多少生命,使訓多的家庭重新獲得了幸福——時間就是生命。在熊熊的烈火之中,消防戰士能早衝上去一分鐘就可以阻擋火勢的蔓延——時間就是勝利。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都是珍惜時間的楷模,我國的書畫家齊白石也從不叫一日閒過,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練字,從不間斷——時間就是成功。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把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

選擇議論文9

  雲選擇山,水選擇海。人往高處走,鳥向亮處飛。世上萬生萬物,都有個選擇的問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選擇更為廣泛、迫切、實在。大如治國安幫,小到治家立業,無不面臨選擇。世上千條路,你選擇走哪條?事有三百六十行,你選擇幹哪行?“男怕幹錯行,女怕嫁錯郎”,說明選擇的重要。選擇得當,“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選擇失當,如逆風行船,阻力重重難達目地,甚至還有風打船的危險。

  選擇之要在知慧。人生之旅如何選擇?是走水路,還走旱路?是走擁擠的大路,還是走僻靜的小路?決斷時,當開啟智慧之窗,用“優選法”選擇便捷、好走、適合自己的道路。不妨舉個例子:

  談盾是個著名的音樂家,可他剛到美國的時候,卻和一個黑人琴手在商業銀行賣藝,那是個很能賺錢的好地盤,可談盾最終放棄了這個地盤,因為他想到大學進修。十年後,當他再次路過那家銀行時,發現昔日老友仍在那兒賣藝。而他自己當時已是個國際知名音樂家了,經常應邀在著名的音樂廳表演。

  選擇進修,替代賺錢,自然更有未來的可能性。智慧是一把神奇的鑰匙,用它選擇立身之業,不難找到創業的樂園。

  選擇,當“量材而為”。詩仙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皆可成才,但人與人稟賦不同,才氣不同,境況不同,機遇不同。如何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就需要有“自知之明”,要有認清自己的才能是什麼的智慧,自量身材自栽衣。能夠跳起來摘著的果子不放棄,跳起來也夠不著的果子不強求。路有百條,才有差異,“橋”太擁擠,就繞開它,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或乘船而過,或直接泅渡。

  達爾文的父親是位著名醫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也做醫生。可達爾文無心學醫,成天收集動值物標本。他父親對他無奈,又把他送進神學院,希望他將來當一個牧師。然而他的興趣也不在牧師上,在劍橋基督學院畢業以後,卻登上海軍勘探船“貝格號”作歷時五年的環球旅行,在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經過綜合探討,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並於1859年出版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生物進化論鉅著《物種起源》。

  遭遇危難,應選擇“和衷共濟”。人生旅途上,難免會遇到無法預料的兇險困厄。當此之際,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同舟共濟,安危勢同”,選擇同心協力,共渡難關,亦是一種智慧。

  澳大利亞有一個“漁竿和漁簍”的故事:兩個年輕人外出旅行,走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迷了路。正在絕望之時,遇到一個釣魚的老人,他們向老人求救。老人說,從這裡出去,走到有人煙的地方,至少有七八天的路程,我手裡有兩樣東西分頭送給你們,一是釣魚竿,一是漁婁,簍裡有幾條魚,你們自己選擇吧。兩個年輕人,一個選擇了漁婁,暗想,吃著簍的裡的魚,便可以走出去;一個選擇了釣魚竿,以為有漁竿可以釣魚吃,自然餓不著。沒幾天,拿漁婁的年輕人把魚吃光了,餓死在路上;拿釣竿的青年,當他距離有魚可釣的地方還有十幾裡時,再也爬不動了,也餓死了。很多年以後,又有兩個年輕人同樣因為迷路來到這裡,在山窮水盡的時候遇到釣魚老人,他們也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是分別送給他們裝有魚的魚簍和釣魚竿。這兩個年輕人比先前那兩個人陪明,他們商量,我們不能分開,兩個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個人大,我們共同吃著這些魚去尋找釣魚的地方。他們一路釣魚一路前行,10天后,他們成功地走出了死亡之地。

  澳大利亞人把這個故事作為他們的座右銘,告訴自己的子孫,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精誠合作,不能自私狹隘:合作可以可以把成功無限放大,自私狹隘只會毀掉前程。這是陪明的格言,這是智慧的結晶。

  人生無時無刻不面臨著選擇,然而選擇的智慧尤為重要。錯誤的選擇會使我們後悔不已,正確的選擇會讓我們如魚得水。在面對選擇時,讓我們用智慧選擇更好的路,走上更好的人生之路。

選擇議論文10

  你有沒有想過死亡?如果有,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死了,那麼會有多少人為你而感到悲傷?如果沒有人為你悲傷,那麼你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每個人或許在悲傷透到你的骨子裡的時候,它把你噬成一個空茫的大洞,你的感情已經沒有任何波動的時候,你會選擇死亡。可是,你想過嗎,你曾經會為了一件快樂的事情而微笑,你曾經會為了一件傷感的事情而落淚,這不是你的感性嗎?所以,請你不要放棄你自己,或許在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會在下一個拐角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如此,那麼不要選擇死亡。

  或許你會在遭到失敗的時候想到死亡,它把你打得一蹶不振,打得你萬念俱灰,痛得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傷得你連復原的希望都看不出來,你會選擇死亡。可是,你想過嗎,你失敗了,那說明你曾經有一股衝勁,推著你向前走,你那時是那樣年輕氣盛,意氣風發,這些東西呢,也許你都丟到九霄雲外去了。想想你那時候的卓越非凡,既然如此,那麼不要選擇死亡。

  當你被懷疑,被背叛,被千夫所指的時候,你會選擇死亡。因為你認為你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價值,被最信任的人出賣,被最信任的人懷疑,被所有人唾棄,鞭打,已經沒有一個人能和你站在同一戰線上,就像你一個人,和所有人站在決戰巔峰,這是場註定失敗的戰爭。但,絕處逢生,千鈞一髮的先例並不是沒有發生,如果這一群人背棄了你,你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群人;如果你註定戰勝不了,那麼你就放棄,因為那一群人沒有戰鬥的價值。

選擇議論文11

  "渠道"一詞來自水利工程學,泛指水流經過的通道。 自從被引入營銷學之後,眾多學者對於"營銷渠道"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定義。這其中以營銷界的大師菲利普·科特勒的定義最為精確和權威。

  大師認為:"營銷渠道是指某種貨物或勞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移動時,取得這種貨物或勞務所有權或幫助轉移其所有權的所有企業或個人". 國內學者一般認為營銷渠道是商品和服務從廠商向顧客轉移的通道。 應該說,營銷渠道也可以是一個組織,它有若干成員,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著各自的作用,這樣相互配合,最終實現目標。

  1、營銷渠道的作用

  營銷渠道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種重要資源。將產品送達顧客手中,透過這種營銷渠道,企業可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營銷渠道具體有如下作用:

  1.1 流動的庫存

  庫存對於生產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成本。現在競爭很激烈,各大廠商都希望可以透過降低庫存來降低成本。廠商生產出的產品是透過銷售渠道到達分銷商和消費者的,也就是說,商品在到達顧客之前,依然只能算是庫存。但是,商品的確已經離開倉庫,因此,流動的商品越多,倉庫的壓力就越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生產商的成本,為廠商帶來更多的收益。

  1.2 降低風險

  在營銷渠道的各個成員中,大家為了更好的生存,必須相互依存。他們會自動形成一條資金流,透過廠商形成批次訂貨,加快資金流動。同時,成員捆綁在一起,可以增加實力,共同抵禦風險,取長補短,對於小微企業來說,這點尤為重要。

  1.3 提升競爭力

  營銷渠道在提升廠商競爭力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資訊對於現代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沒有資訊,就會停滯不前。 營銷渠道使資訊在廠商和顧客之間流動,這對於企業來說,可以更為及時地獲取最準確的市場資訊,企業在此基礎上,可以有足夠的依據做出正確的'決策,生產的產品才會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1.4 增強談判力

  商品的進貨價格決定了商品最終的定價和廠商最終獲利空間。中間商越多,談判的難度就越大,因為,每一級中間商都想獲得相應的利潤。有了營銷渠道的最佳化,廠商不用去跟每一級的分銷商談判,可以只跟一級經銷商去談。這樣談判的難度和銷售成本都降低了。當然,要想獲得談判的成功,還需要增強談判技巧和心理素質。

  1.5 降低交易成本

  有交易,就會產生成本,渠道越多,成本就越大。 有了營銷渠道的最佳化,廠商可以將更多的商品資訊傳遞給消費者,使得產品的供應更有說服力。而廠商為了保持其核心競爭力,會降低銷售價格,吸引消費者。 為達到這一目的, 會透過降低廠商交易次數來降低銷售成本,當然,這可能會降低企業的利潤。

  2、營銷渠道的決策分析

  營銷渠道其是就是一個營銷網路, 由單獨的成員即分銷機構組成。 這些成員都有各自的任務,如果不作為,整個營銷渠道就會崩潰。因此,營銷渠道的決策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來說,營銷渠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決策:

  2.1 營銷渠道的生產者決策

  從企業生產者的角度來說,營銷渠道的決策需要跟很多方面打交道。 比如說:企業做廣告,建立銷售環節,優惠經銷商品,建立銷售網點,形成營銷渠道。這些對於一些小微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另外,中間商的選擇,在決策上也很重要。 這種決策也往往反映在對中間商的不滿上,因為中間商在品牌推廣,商品推銷,促銷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問題。

  2.2 營銷渠道的設計決策

  營銷渠道應該都要有自身的渠道目標。 這些渠道目標並非會自動形成,需要仔細分析廠商的長期目標。 因為營銷渠道對應廠商的戰略,一旦形成,不能輕易更改。 因此在制定渠道目標時,需要分析來自各個方面的因素。 營銷渠道的成員就包括了各個分銷機構,它們分工不同,職責明確。 所以,選擇適合的分銷機構對於營銷渠道的設計也起到了很大的重要。 接下來,就是根據廠商的長期目標來確定具體的渠道方案,用經濟性來進行評估。

  2.3 營銷渠道的中間商管理決策

  營銷渠道要運作正常,中間商管理也必不可少。 營銷渠道之間有時會產生一些衝突,需要靠中間商來進行協調。 同時,廠商也需要對中間商進行監督和激勵。 中間商對廠商也會產生不滿,比如說:中間商的不作為,對顧客不負責任,對廠商的任務打折扣。 當然,廠商和中間商合作一直很微妙。 環境對廠商不利時,希望透過中間商來開拓市場;一旦市場轉好,廠商又想甩掉中間商,獲得更多收益。 因此,為了長期穩定的發展,廠商應該與中間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係,要看中長期利益。

  2.4 營銷渠道的消費者決策

  營銷環境一直在發生著變化,營銷渠道也不可能一成不變。 而這種變化跟銷售終端,也就是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的變化有很大關係。 消費群體往往會追求可以省錢的營銷渠道, 考慮到消費者的這種傾向,應該對營銷渠道進行改進,比如說:增減渠道成員,或者調整整個營銷渠道系統,來適應消費者的變化。

  3、提升營銷渠道決策的建議

  營銷渠道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那麼,廠商該建立怎樣的營銷渠道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經濟呢? 營銷渠道的組織結構調整和專業化管理應該是一個趨勢。 在國內外營銷渠道決策專家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企業界的實際運作,可以進行以下的探析:

  3.1 增加營銷渠道成員的資訊溝通

  由於營銷渠道的成員較多,它們的行為難免會對企業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廠商該如何表達不滿呢?中斷長期保持的合作關係顯然是不合適的,最好透過溝通來交換資訊。 因為對於處於戰略伙伴關係的成員來說, 加強資訊的溝通可以使大家的利益保持一致。

  比如:透過廣告宣傳,品牌推廣等手段來維持這種長期合作的關係。

  3.2 維護好營銷渠道中的大客戶

  營銷渠道中,大客戶是至關重要的。 根據"二八原理",廠商應該建立一個專門為大客戶服務的機構。 服務大客戶的要求是很高的,負責人應該由企業高層擔任,素質要高,知識面要廣,可以滿足大客戶的需求,和大客戶在各方面進行深入的溝通。 另外情商要高,"關係營銷"的重點是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而且這種信任絕不僅僅是物質利益上的刺激。僅僅物質利益很難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更加需要的是要給客戶提供令人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這樣才能和大客戶建立起共同的目標。

  3.3 虛擬網路下的營銷渠道決策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 廠商和顧客之間直接溝通和交易的模式,也就是直銷模式得到了更加快速的發展。 它的發展,使很多傳統的營銷模式受到衝擊,甚至有人認為,中間商將會消亡。 虛擬商場的出現,使得商圈的範圍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理論上,它的商圈是無限的。 當然,這種模式的優勢很明顯,但是也不是唯一的。 畢竟傳統的模式有它存在的必要,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透過網路完成,比如:理髮,美容,用餐等。 顧客除了享受產品,還需要購物的環境。 另外,網路的安全問題,顧客的心理防禦等還需要改善。

  3.4 優選營銷渠道的中間商

  在營銷渠道中,中間商也有較大的作用,但是很多時候中間商之間會由於利益的衝突產生矛盾,以至於影響廠商的整體利益。 廠商可以重點培養部分中間商, 並且與它們建立一種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透過兼併、聯合等方法提高集中化程度,對其他的中間商是一種制約。這樣,廠商可以集中精力搞生產,增強企業實力,透過產品差別化,提升顧客對於品牌的忠誠度。

  3.5 營銷渠道決策中顧客地位

  營銷渠道中顧客是一切的起點, 作為新型的需求拉動型渠道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增快速度、完善服務。企業在進行營銷渠道決策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顧客的因素。在設計營銷渠道時,要精心準備,謹慎選擇,不盡要考慮顧客行為,還要結合中國國情,中國城鄉的差異等因素,這樣可以增強營銷渠道決策的科學性。

  3.6 提高營銷渠道的效率

  提高營銷渠道的效率是渠道決策的重要目標。渠道的管理和建立是長期的,環境卻在變化,為了應付這種變化,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增減中間商和銷售渠道。 經營不善的中間商要及時刪減。 有時,原有的營銷渠道需要調整,改進,甚至重新建立。 廠商透過廣告宣傳,直接控制營銷渠道來影響市場和顧客。同時,廠商對於物流、資訊交流等也要進行不斷革新,提高營銷渠道的效率。

  綜上所述,營銷渠道的設計並不容易,營銷渠道的管理更加需要我們花心思,因為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營銷渠道決策的科學與否取決於渠道能否高效率執行,剛開始建立的渠道應該考慮充分,如果草率建立,再要改正的話難度很大。 營銷渠道成員很多,而且相互獨立,有著各自的目標和利益。要想管理好營銷渠道,做出正確的決策,就必須想辦法讓渠道成員在獲取各自利益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減少矛盾。

  在新常態背景下,外部環境在不斷髮生著變化,這就需要我們擁有與時俱進的態度,不斷的進行渠道的革新,提升渠道的效率,做出更好的決策。

選擇議論文12

  生活就是這樣,選擇一些,放棄一些,沒有什麼可後悔的,重來一遍也許還一樣,但也沒有那麼多失而復得和圓滿結局,我們是自己的主角,也只是別人生活的註腳。堅持或放棄,怎樣選擇都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不會錯。

  不該擁有的東西,就應該捨棄。一隻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地掙扎,尾巴斷了,小壁虎得以逃命。 一位農夫見了,對小壁虎說:“你這可憐的小東西,剛斷了尾巴,是不是很痛啊!”小壁虎含淚點了點頭。“來,我給你包紮上,這草藥是止痛的。”農夫拿出一包草藥說。“不,我很感謝這疼痛,因為是痛讓我知道自己還活著,而且,你包紮了我的傷口,它怎麼能長出新的尾巴來呢?”說完,小壁虎帶著鑽心的疼痛爬走了。必要時也要犧牲一些來保護最重要的東西,就像壁虎斷尾逃生.壁虎割捨了尾巴,用尾巴來吸引天敵注意,換回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一樣。

  伽俐略放棄了自己的自由,誓死捍衛自己的學說,才使牛頓得以站在“巨人”的臂膀之上。

  比爾·蓋茨放棄了自己在哈佛大學的學位,投身商海,成就了二十世紀,人類世界的一個神話。他們都作出了放棄,他們的放棄換來的是成功。但並不是每次放棄都意味著成功,其間必須經歷的痛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但是如果沒有放棄便決不會有他們的成功。

  生活中,絕不是什麼東西都能獲得,有時候不得不學會放棄,而有些人在放棄的同時又追尋到了另外一種完美。

選擇議論文13

  小事情的演繹有時闡發大道理的。日前下班回家路上看到的一幕,便替我找到了這方面的註腳。有位農民工兄弟,騎車上街,在拐彎時不小心被汽車碰破了皮,流了點血,當對方要讓他去醫院並給予賠償時,他竟連連擺手,喋喋地說:怪我拐彎沒打手勢,腳踏車的剎車也不靈。他紅著臉的真誠,孩子般的老實,讓周圍的人都嘖嘖稱道。

  人們讚美這位農民工什麼?不是他的孔武有力,而是他的厚道老實。這件平常的小事,激發我舉一反三,要為厚道老實叫幾聲好,喝幾下彩,做篇小文章。

  厚道是條大道,是陽關大道,是人間正道。厚道是什麼?其特點就是寬厚待人,真誠為人,慈善幫人,這也是一種立身之本,處世之道,待人之策。忠厚老實的核心是真,欺騙奸滑的核心是假。真正厚道老實的人往往把名節看作重於泰山,把諾言信義看作是自身的一種形象,把忠誠和愛憎當作一種品牌,大有一種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的氣節,具有一種寧可人負我,我決不負人的氣派。

  在現實生活中,厚道老實未必討有的人喜歡。忠厚和老實是出入社交場合所穿的布衣布衫,顯得突兀和背時了。倒是心眼不實,另有所圖的言行,有了潛在的市場,另有一種天地。現今,我們多麼需要鑄定這樣亙古不變的真理:少忠厚、不老實是一種人格的可悲。與忠厚形成鮮明比照的是時下一種乖巧之風和一股油滑之風,有人如簧之舌的吹吹拍拍,有人行偽使奸的塗塗抹抹,一些人將厚道廉價地拍賣了。

選擇議論文14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為了生存而奔波,當稍微歇息喘口氣之時驀然駐足才發現已是人生的夏秋季節,按理說這是一輩子最輝煌時刻應該是放眼滿目金黃收穫喜悅的年華,然而方知生命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沒有再多的選擇餘地。當現實的一切一切好像為我們設計好了的諸多關隘激流已經涉過的時候,突然發現今生今世真正依靠自己能夠選擇的東西實在是不多了。

  小時候我們選擇不了家庭和出身,誰不想出身於帝王之家?可惜世界上太多的是平民。既然如此或卑賤或高貴都是上帝的安排,不管願意與否或幸災樂禍或無可奈何我們來了,來到這個充滿爭鬥充滿玄機充滿誘惑充滿美麗的世界上,於是出身就給我們首先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課:出身的差別就註定我們互相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想改變命運嗎,不可能,想適應命運嗎,首先從適應這個出身開始。於是便要懸樑刺股的寒窗苦讀,於是便有集腋成裘的原始積累,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或偷奸取巧投機鑽營,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或落井下石狗苟蠅營,為改變生存狀態我們已經選擇了很多方式,而得到的結果只是為了下一代的出身創造一個有別於自己的稱謂而已,為了這些我們朝磨夕琢付出了許多不願盤點,終於得到了才知道最寶貴的應該是失去的青春。為了改變出身或適應命運換來的不過是滿頭的白髮和臉上的溝壑,仔細想來不值嗎,確實不值。然而,人望幸福樹望春,改換門庭,光宗耀祖,人之所願,天經地義,誰又能越過這個門檻哪,只有神人。我不是神人。

  青年時我們選擇不了職業和地位,所做非所願的比比皆是。儘管我們認為自己可以統帥千軍萬馬,可是現實中一個你看來實實在在的窩囊廢足以把你整治得服服帖帖,你對藝術孜孜以求沒準就是個吹喇叭送葬的,你自以為自己混混噩噩沒準哪天就讓你當幾天一把手,都說量體裁衣是明君可真正的明君實在太少,說不上什麼緣由就把你放在某個位置上。機遇來了想躲躲不了,麻煩事到了想甩甩不開,處心積慮想追求的千呼萬喚它不來,百般排斥的說不準就和你如影隨形,這就是現實。說到這裡方知人生中確實有諸多不能自己選擇的東西:出身是父母為我們選擇的,職業是社會為我們選擇的,老婆是媒人為我們選擇的,地位是金錢為我們選擇的,身體是遺傳基因為我們選擇的,尤其是在官場,你的說話速度表情如何甚至起杯時機乃至排便習慣都是你的上級為你選擇的,你即便當個個體小老闆,市場都要對你選擇。我們選擇健康,其不知病魔早已在不知不覺之中侵入你的肌體,即便你想死,連死的方式都難以選擇,想喝敵敵畏都沒準兒是假的。你就是選擇好墓地如果貪個不孝之子沒準把這最後的歸宿轉賣了。嗚呼,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是偉人,咱不是偉人,對一些東西只能順其自然,無法選擇。

  這麼說我們沒啥可以選擇了?有,其實很多,關鍵是自由度不要太大。就像焦大選擇林黛玉我選擇宋祖英純屬瞎胡鬧一樣,還是現實一些吧。對一些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不可能的東西就當不存在。那麼選擇啥哪?如果沒有貪慾,可以選擇自在,就省去許多煩惱。如果不做虧心事,可以選擇好夢做做,就不怕警車呼嘯,如果不總想佔便宜,會選擇許多好朋友,就不會孤家寡人。是啊,只要不挑挑揀揀,順口的東西還真不少,何必非要山珍海味不可呀。何不對到來的選擇容忍和接納,對得不到的選擇忘卻和放棄。說來說去,什麼才是最值得選擇又難以選擇的?心情,如果說活到這個年齡應該對得起自己的話,就應該為自己的現在營造一個好心情。昨天已經過去了,咋想也沒用,須知覆水難收,時光不可倒流,回憶不能當飯吃,至於明天是咋回事鬼才知道。朝霞滿天我們就欣賞璀璨,逢上雨天撐把傘就是了。須知此時的感覺最重要,不應錯過楊柳婀娜著此刻的溫暖,善於發現長空深遠著今天的蔚藍,讓我們感受這眼前的愉悅吧,如果現在能夠擁有一個豁達樂觀,空靈自由,純淨透明,坦然恬靜的心理狀態,這才是真正的享受。突然想起一句話,說命運總是選擇強者,那麼我覺得強者同時也是智者,他們有一個特質,就是始終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善於把握現在,享用現在,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選擇議論文15

  一個小孩子可能會發現——只要日曆上的數字跳到了紅色方框中,就不用去上學了。

  於是,他把所有的方框都塗成了紅色。

  可是,第二天他還是要去上學。

  又或者說,有誰不喜歡夜晚,那他是不是就得跑到威尼斯人裡面去欣賞人造天空呢?

  我們終究是無法選擇生活的——何必要用那些自欺欺人的把戲呢?

  難道說,那些各種各樣的生活會像壽司一樣,一個一個的在你面前晃過去,任你選擇嗎?

  難道說,每個人想什麼就是什麼,那流星是不是要哭了呢?

  它可不是商品,你看上了就買,不喜歡了就丟掉再買一個。它更沒有那什麼售後保障——壞了還得你自己去嘗這個苦頭。你總不會要找天去鬧吧。

  我們非但選擇不了生活,反而只能被它選擇。或者,我們才是那沒有售後保障的商品。

  無可奈何,命運嘛,有幾時不捉弄人呢?

  它靠什麼來給我們選擇呢?

  它心情好,就讓我們一中五百萬嗎?

  它心情不好,就讓我們欠下一屁股的債嗎?

  當然不能這樣。歸根結底,還是要說到我們本身。

  勤勞致富啊。不過,現在聰明人都用腦力,就可以享受坐在辦公室裡面吹空調的滋味兒了。

  沒什麼東西是免費的。像生活這玩意兒,又怎麼可能平白無故的送你一個好的呢?

  你以為,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365天,一輩子幾十年,一定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是舒適美好的生活嗎?一定就會有那麼幾天讓你坐上寶馬嗎?

  別認為生活就真的充滿了其妙與無限可能——其實我們自己比別的任何人都要清楚自己的生活怎麼樣,又將會怎麼樣。流星說到底也不過就是襯托夜晚的星星,許願樹頂多也就是千千萬萬的大樹之一——只是我們的願望那麼美好,想找個實際的東西來時刻提醒自己這不是幻想罷了。

  不要認為生活會選擇任何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