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選擇議論文

智者的選擇議論文

  讀了這則材料,我驀然有那麼一絲感動,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我非常欣賞這位丹麥人的行為,因為我冥冥中似乎看到了一個智者,看到了一個聖人、一位哲人,看到了一個對蒼生有著悲憫意識的慈悲者。儘管他在釣魚,但我更看重他對小魚放生的行為。

  他就是丹麥的那位釣魚人,我更寧願把它稱為一個煙波釣徒,或者一箇中國式的,寄跡江湖之上,往來雲煙之中,漁翁之意不在魚的漁夫,因為這樣的煙波釣徒或是漁夫都浸透了濃濃的中國文化,都或多或少地有那麼一點儒家佛家道家的味,如那位和屈原對話的漁夫,如柳宗元筆下的江上漁者,如隱居於潘溪之上,直鉤垂綸的姜子牙。魚在這些人的眼前,不只是一道菜,養家餬口的什物,更是一種生靈,一個朋友,一種親近自然、融身於自然的渠道,一種體悟人生、洞察玄機的方式。莊子和好友惠子不是有臨溪觀魚而悟道的傳世佳話麼。

  我一直輕視於西方人的淺薄,西方人生活的粗糙和太過鮮明的功利意識,可事實證明淺薄的是我和我周圍的許許多多人,真是讓人有些自慚形穢。事實不必太多地羅列,只這個釣魚的事例,足矣!如丹麥這位先生的釣魚法,中國古代是不乏其人的,如生活在兩千年前的孟子。孟子在和梁惠王的對話中,就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的話可能時人也多有身體力行之,不然在生產力那麼低下的時代,怎麼還間隙出現了不少的太平盛世。太平盛世固然和統治者治國安邦的政策方法有關,但也離不開老百姓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態度。可惜的是中國古代的優秀思想如今在洋人那裡運用著,而現在的大多數中國人卻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了。竭澤而漁、焚林而獵的'事件在現在的中國比比皆是,小的,君不見現在的釣者漁夫,有幾個釣著小魚或網著小魚而放生的,大的清沌吃,小的油煎了吃,直弄得江河混濁,魚鱉絕跡,恐怖!大的,如我們現在的一些人利令智昏,對於地下資源的掠奪性開採,只要眼前快活,誰管來日方長,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悲哀!

  細水長流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蘊含著中國傳統持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如果用會不會生活,會不會過日子來界定一個人的行為,丹麥人顯然屬於前者。但僅僅把這種行為說成會過日子,無疑削弱了它的行為價值,把它變得庸俗化和膚淺化了。

  中國人有一種重要的思想“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很多人總以為人和自然的和諧很玄虛很遙遠,其實並不玄虛和困難。如果你能在伐下一棵大樹的同時栽下一棵小樹,如果你在遇見垂死的生靈而一發慈悲之心救活它,如果你能放生網中的小魚,如果你在休漁期能安分守己,如果你對被保護的動物不存在非分之想……你就很了不起了,你孰幾近乎一個智者、一個哲人、一個慈悲者了。“人皆可以為堯舜”並非虛言,皆是始自足下的點點滴滴。謹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