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的成語解釋

青出於藍的成語解釋

  【語源】 《荀子·勸學》

  【釋義】 比喻人經過學習後,發揮潛能而超越他的過去。後來多指學生勝過老師。

  【例句】 原本陳醫師只希望兒子能繼承衣缽而已,沒想到兒予竟然“青出於藍”,醫術比父親更高明。

  【結構】 主謂結構

  【近義】 後來居上 後生可畏

  【反義】 每況愈下

  【故事】

  戰國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名叫荀況。他有一本著作,叫做《荀子》。

  在這本書的《勸學篇》裡,荀子提到:藍色是用藍草提煉出來的,但卻比藍草更濃烈、更醒目;冰是由水凝結而成,但卻比水更冰冷。

  荀子這句話的用意,是告訴所有的讀書人,只要肯虛心受教,努力跟從老師研究學問,經過若干時日,必定會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在《北史》的“李謐傳”中,曾經引過這句成語。傳中記載“李謐小時候請孔番做他的老師。因為李謐天資聰穎,又勤奮學習,所以學問大有長進。”

  後來,李謐長大之後,孔番反倒要來向他請教,請李謐收他做學生呢!

  所以同學們都稱讚李謐是“青出於藍”。

  這句成語經常被引用,例如:一位藝匠收了一個學徒,經過一段時間,有人間及學徒的成績,藝匠便可用“青出於藍”來回答,一表謙虛,二表學徒的成績優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