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家風主題徵文:清廉家風與我一起成長

清廉家風主題徵文:清廉家風與我一起成長

  清廉家風是一種現代人追求的氛圍。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

  清廉家風與我一起成長作文一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它們猶如一種磁場深深地影響著人們。

  好的家風給我們的成長成人帶了好的影響。有位大學生叫王強,成長在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孫三代人過著平靜和睦的生活。這個家庭從沒有和鄰居發生過爭吵。奶奶是個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著大掃帚把整個大院打掃得乾乾淨淨,並告訴他:“人的雙手是個寶,勤勞可以創造一切。”幼小的他雖然還聽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他從小養成愛勞動習慣,並從勞動中體驗到了快樂。媽媽每次帶他去外出遊玩,她一定要帶上一個塑膠袋,把吃剩的果皮、糖紙裝進去再扔進垃圾桶。長大後的王強就養成了隨手帶著塑膠袋的習慣,從不亂扔垃圾。父親酷愛讀書,經常寫。王強從小也愛看書,從上小學起就堅持寫和讀書筆記,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這是和睦、平靜、溫馨、嚴謹的家風為王強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相反,不良家風給我們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有位初中生小敏,家庭生活非常優越,家人從不讓她做家務活,媽媽還說:“做家務活沒出息,這是下人做的事情!”最後,小敏養成了好吃懶做壞習慣,並且從不關心別人。由於她的自私、懶惰、自以為是,因此她沒有朋友,內心孤獨!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好的家風才能陪伴我們更好的成長!

  小時候,每次上學之前,爸爸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爸爸是個政治老師,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媽媽告訴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從小學會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她一直對我要求嚴格,雖然日子好了,但也要勤儉節約。記得一年級那年,在一位高年級學生的教唆下,我經不住校門口燒烤誘惑,幾天之內揹著父母把多年“積蓄”一百多元錢壓歲錢都花玩了,結果換來了父母嚴歷的批評及半天的衛生間“禁閉”。父母都是教師,工作十分辛苦,但工作態度認真,愛崗敬業。在家裡,父母把家庭把持得井井有條,乾乾淨淨,每到週末一家3口齊動手做衛生,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媽媽的要求下加入了這一行例,手拿一小拖把,屁顛屁顛跟在他們後面。我的父母都愛看書,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他們榜樣的引導下,我迷上了閱讀。從上小學開始到現在,我讀完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和《西遊記》。除名著以外,我還喜歡看兒童小說、科普科幻故事、寓言故事等方面的書籍,如《少年科學博覽》、《草房子》、《魯濱遜漂流記》、《格列弗遊記》及雜誌《微型小說》、《讀者》等。我還酷愛看史學書,現在我看完了《上下五千年》、《漢光武帝劉秀傳》、《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史記》等。

  今天,我已成為一名初中生,早已養成了團結同學、樂於助人、艱苦樸素,學習認真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和諧,嚴謹,勤儉,敬業,向上”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好家風伴我成長。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清廉家風與我一起成長作文二

  一、何為家風?

  通常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

  家庭乃一切活動的中心──社會是由家庭所組成的,而社會的狀況,乃是由各家庭的家長所造成的。社會以及國家的心就是家庭。社會的安寧,國家的興盛,均有賴於家庭所產生的影響。

  二、良好的家風至關重要!那什麼是良好的家風呢?

  大凡出人才的家庭必有好的家風。孟母為保家風純正三擇其鄰,又斷機杼,使遊手好閒、不思進取的孟子刻苦攻讀,成為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思想大家。位列三公的曾國藩對子女要求嚴格,不允許高人一等,提倡節儉持家,使其子女都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良好的家風對於家庭成員猶如土壤、陽光、雨露一樣,是不可或缺的。什麼是良好的家風呢?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了:

  一、求是

  即實事求是,面對家庭、面對社會都要有務實的態度,不可雲裡霧裡不著邊際,更不可遇人遇事想當然,即要堅持辯證唯物的看問題。

  二、立德

  就是在家庭提倡父慈子孝,兄和弟恭,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在親友間提倡平等待人、誠信待人、互濟互助,創造溫馨的人脈關係。立德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愛國。我國有句婦懦皆知的老話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愛國家才能稱之為大愛。孔老夫子有句十分簡潔的:仁者愛人,是對“仁”的完美解釋,而仁又是我國傳統美德的核心內容。其實,德性如何是一個人和一個家庭含金量的顯示,是一個好人和好家庭必備的決定因素。

  三、誠信

  即誠實守信,做到了,人們敬之;做不到,人們蔑之。講究“言必信,行必果”,講究“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萬不可:見利忘義,喪失人格;利令智昏,得到罵名。須牢記人無信不立的道理。

  四、勤儉

  即勤儉持家,簡樸為人。無論家居生活、學習還是所辦事業,都應以勤為首,因為勤能補拙,勤能成事。另一方面,好的家庭不容奢靡之風,使家庭成員遠離不良之氣。勤儉二字表面看起來只與經濟相關,卻暗含作風及人生追求的大文章。所以,古人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成由勤儉敗由奢。

  五、嗜讀。

  讀書,是人們獲取知識、提高文明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一個好的家庭必定與書緊密相連,叫做“書香門第”。特別是今天,知識獲取的途徑增多,知識更新的步伐加快,更要求人們不斷地加強學習,才能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嗜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讀書,是不間斷地學習,是終生學習,是把學習變成一種有益的嗜好。

  良好的家風,不僅對家庭至關重要,對國家也是如此。優良的家風和國風構成甫害顛轎郯計奠襲訂陋雄厚的國家軟實力。這才是決定家國命運的關鍵所在。青年人應當從孩提時代,就開始讓他們感受良好的家風,以免被世俗腐化所影響。

  清廉家風與我一起成長作文三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裡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說,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把勤於學習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常態任務。聖賢由學而成,才能由學而得。一個政黨會因學習而強大,民族會因學習而富強,同樣,家庭會因學習而不斷進步和發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開始從家庭的薰陶、而後在學習和工作的實踐中長期培育而成。古往今來許多有識之士,無不重視以文化人、以學治家,把個人的'修身立業與培養良好學習家風聯絡在一起。從小就養成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才能不斷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氣質風範,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古人說:“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黨員幹部不僅要做勤於學習的表率,還要激發家庭成員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透過學習立身立德、增智強能,這樣也能使良好的學習家風薪火相傳。

  “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把甘於清貧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價值追求。是為子女留下萬貫家產,還是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檢驗黨員幹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風的重要標誌。唐代詩人羅隱就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女謀”的名句留傳後世。李總理對政府官員也有著擲地有聲的話語:“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髮財的念想。”當官即不許發財,這是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職業要求決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須遵循的。事實說明,家財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懶惰心理,扼殺創造精神,這對家庭對社會都是極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優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給子女,這樣才能為家人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為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安詳。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於節儉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行為準則。崇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就有“勤於持家,儉以養德”之說。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唯有從小就接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防止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驕嬌氣。節儉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現實中,有的黨員幹部就是從追求奢侈生活開始,逐漸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要自覺遠離奢侈欲的誘惑,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思想,不僅自己要以儉為榮,還要讓子女過過窮日子、苦日子,使他們真正把節儉作為一種意識,嵌入靈魂深處,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成為生存智慧的理性選擇。

  “堂前教子,枕邊教妻”,把嚴於管教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家庭給人以歸屬感,成為人們內心情感最柔軟的一部分。正因為此,家庭容易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原則易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易在親情面前突破。對家屬子女管理不嚴,常常導致家庭不幸。黨員幹部要自覺把好作風貫穿於家庭生活之中,經常向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劃清是非、美醜、榮辱的界限,對枕邊風善而從,惡而棄;對子女的不正當要求,要堅決予以拒絕。同時,“身教重於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專一;要求家人潔身自好,自己首先要遠離低階趣味。只有這樣,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個追求進步的家庭,一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家庭,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