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不決成語

狐疑不決成語

  【漢字書寫】:狐疑不決

  【漢語注音】:hú yí bù jué

  【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劉表傳》:“表狐疑不斷,乃遣嵩(韓嵩)詣操(曹操),觀望虛實。”

  【成語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多形容人一時的表現。

  【狐疑不決的意思】:狐疑:猶豫、疑慮;決:決斷;傳說狐狸多疑,所以稱多疑叫狐疑。形容遇事心裡疑惑,一時決定不下來。

  【狐疑不決的近義詞】:猶豫不決、憂柔寡斷;

  【狐疑不決的反義詞】:當機立斷;

  【狐疑不決的故事】

  盟津、河津,都是黃河邊的渡口。盟津,在河南孟縣之南,也名河陽渡;河津,在山西河津縣之西,龍門之南。這兩處,河面都比長江狹,比淮河、濟水闊。冬天河水結成冰,有幾丈厚,車馬可以在冰上渡過。不過,冰剛結的時候,人們不敢渡,便讓狐狸先走一走看,狐狸性多疑,又善於聽,它在冰上小心翼翼地邊走邊聽,聽聽冰下沒有水聲,才肯走過去,只要狐狸敢從冰上走到對岸去,車馬也就可以放心從冰上渡過去了。據說這是古人試測河冰堅厚程度的'一種巧妙辦法。狐理多疑,是比較廣泛的傳說,所以,形容疑慮過多,缺乏決斷,就叫“狐疑不決”。

  【狐疑不決例句】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縣官聽說,也自狐疑不決起來,暗想道:這事倒是我認錯了?”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七回:“只因前任的鮑太爺也因狐疑不決,差了一個心腹門子,叫做單祐,半夜時潛伏在水府窺看,方知這鐵爺與水小姐冰清玉潔,毫不相犯。”

  【狐疑不決造句】

  每到關鍵時刻他就狐疑不決,像瞎子摸象一般,彷彿在汪洋大海中間不知向哪方面駛去。

  我一向對你心服口服,認為你是個德高望重的人物,卻沒想到你怎樣反而對我狐疑不決起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