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敘事故事:我們和河豚約會

幼兒教師教育敘事故事:我們和河豚約會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初春,和河豚約會,我和孩子們一起走進了“長江三鮮養殖基地”。珍稀魚類博物館,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魚類標本和圖片,孩子們充滿好奇地聽管理員講解長江魚類的生存現狀;河豚養殖池,孩子們緊盯著河面,看工作人員把河豚從池塘裡打撈出來……

  當鮮活的河豚在魚桶裡活潑潑翻騰跳躍時,孩子們又是激動,又是興奮,想摸卻又不敢摸。我抓起了一條河豚,鼓勵孩子們用手摸摸河豚那白白的、鼓鼓的肚子。幾個膽大的孩子先伸出手來,慢慢地,所有孩子都圍過來觸控河豚:“河豚長得胖胖的。”“河豚身上有白色的、圓圓的小點。”“嘴巴扁扁的,好像在呼吸。”“身上還有刺呢!”“河豚的肚子一鼓一鼓的,好像在生氣呢……”呵呵,孩子們觀察得真仔細啊!“河豚寶寶什麼時候會鼓起它那白白的肚皮呢?”我提醒孩子們進一步仔細觀察,把疑問帶回去,一起想辦法查詢答案。

  “老師,我們把河豚放回去吧,剛才那個叔叔說,長江河豚已經很少了,江豚也很少了,還有那個白豚已經沒有了,我們要保護它們!”說得多好啊!

  來到實地觀察,比我們在幼兒園用圖片說教管用得多。既然孩子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否就此生成主題活動“可愛的河豚”,一起說河豚、吃河豚、畫河豚、唱河豚,讓孩子們獲得更多更深的活動體驗?《幼兒園課程指導》指出:“幼兒園的課程方案是一個有意圖而可靈活調整的開放的系統。”

  長江就是我園的一個自然生態背景,由此開發園本課程,一定會有獨特的靈動性和生命力。我們以河豚為切入口,排演童話劇《河豚泡泡》,深入瞭解長江三鮮瀕臨滅絕的真正原因,引導幼兒初步萌發保護珍稀魚類的意識……

  我發現,抓住幼兒日常生活中的`興趣點,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生態資源,尋找並生成適合幼兒的活動,既豐富了園本課程內容,體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也有利於擴充套件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使幼兒園課程進一步貼近社會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使幼兒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時增強對社會與自然的感知與瞭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