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成語
毛遂自薦成語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毛遂自薦成語,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毛遂自薦
【拼音】:máo suí zì jiàn
【簡拼】:mszj
【解釋】: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長核准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 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自慚形穢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自告奮勇
成語接龍
【順接】:薦紳先生 薦賢舉能
【順接】:潢潦可薦 毛遂自薦 祁奚之薦 眾口交薦 眾品交薦 榮膺鶚薦
【逆接】:愛惜羽毛 不拔一毛 不擒二毛 蠶絲牛毛 戴角披毛 得輶如毛 德輶如毛 多如牛毛
【逆接】:毛舉庶務 毛舉瘢求 毛舉糠秕 毛舉細事 毛舉細務 毛舉細故 毛舉縷析 毛髮不爽
簡介
毛遂自薦(拼音:máo suì zì jià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毛遂自薦指毛遂自我推薦跟隨平原君前往楚國遊說。後比喻自告奮勇或自己推薦自己擔負重任做事情。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毛遂自薦”。
成語故事
公元前259年,秦軍圍困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平原君打算在門下食客中選取二十名文武兼備的人,一起去楚國求助。可是選來選去,卻僅僅湊夠了十九個人。
這時候,門下有一位叫毛遂的人,自告奮勇地說:“我願意跟隨公子走一趟!”平原君問道:“先生在我趙勝門下幾年啦?”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有能力的人處在世上,就好像錐子裝在口袋中一樣,他的鋒芒立刻就會顯露出來。現在先生在我這裡已經三年了,我沒聽見身邊的人有誰稱道過您,您還是留下來吧!”毛遂說:“如果您能夠早一天把我放在口袋裡,整個錐子早就扎出來了,豈止是露出一點兒鋒芒呢?”平原君聽毛遂出語不凡,就同意帶他去了。那十九人笑著竊竊私語,但也不好說什麼。
毛遂到了楚國,跟那十九個人一交談,那十九人全都對毛遂的口才和見識驚歎不已。這一天,平原君與楚王開始會談,從太陽出山開始,一直談到日上中天,也沒有談出一個結果來。十九個人異口同聲地對毛遂說:“先生上!”於是,毛遂手按寶劍登階而上,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兩句話就可以說得明明白白。這麼長時間了,怎麼什麼也定不下來?”楚王問平原君:“這個人是誰呀?”平原君說:“是我的一個隨從。”楚王叱責道:“為什麼還不下去!我現在跟你主人談話,你來幹什麼?”毛遂按劍向前,厲聲指責楚王說:“你好凶啊!你這樣申斥我,不就是因為你楚國人多嗎?現在十步之內,大王之命就懸在我的'手裡,人再多也沒用!有我的平原君在前,你為什麼叱責我?再說,楚國土地方圓五千裡,雄兵百萬,這樣強大的國家,天下誰能敵擋?白起那個平庸小輩,率領幾萬秦兵,一戰攻下鄢郢,再戰火燒夷陵,三戰凌辱了大王的先人。您的威風和脾氣哪兒去了?這樣的奇恥大辱,我們趙國都替您害羞!你以為,合縱只為了趙國嗎?”楚王說:“好,好,馬上籤約!馬上籤約!”
後來楚王很快派兵,聯合魏國,解了邯鄲之圍。
成語寓意
毛遂自告奮勇爭取機會跟隨平原君出使,到達楚國後展現出超於他人的聰明才智,迫使楚王出兵救援趙國。成語告訴人們,有才能還需要有機會施展,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會浪費自己的本領的。即使別人不給提供機會,也要主動出擊,創造機會。一旦機遇成熟,無需等待他人的推薦。羞羞答答,畏縮不前,只會在碌碌無為中泯滅自己才華和本領。[3]
成語辨析
毛遂自薦—自告奮勇
“毛遂自薦”與“自告奮勇”意義相近,均有自己推薦自己的意思,區別在於“毛遂自薦”偏重於自我介紹,向別人推薦自己,是利用自己的長處完成任務;“自告奮勇”偏重於自己主動提出來去完成任務,強調的是自己願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