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紅面赤成語
耳紅面赤成語
【成語】:耳紅面赤
【拼音】:ěr hóng miàn chì
【簡拼】:ehmc
【解釋】:耳朵和麵部都紅了。形容過於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1回:“忽見禁子走來,輕輕的向倪完耳邊說了幾句。倪完吃了一驚,不覺耳紅面赤。”
【示例】:他急得~,無話可說。
【近義詞】:面紅耳赤
【反義詞】:鎮定自若
【語法】:作賓語、狀語;用於人的情緒
【順接】:赤體上陣 赤鳳皇來 赤十字會 赤縣神州 赤口毒舌 赤口燒城 赤口白舌 赤地千里
【順接】:耳紅面赤 近朱者赤 金無足赤 口沸目赤 臉紅耳赤 面紅耳赤 面紅面赤 面紅頸赤
【逆接】:閉目塞耳 不堪入耳 不絕於耳 長目飛耳 出口入耳 窗外有耳 垂頭塞耳 垂首帖耳
【逆接】:耳不忍聞 耳不旁聽 耳不離腮 耳習目染 耳後生風 耳後風生 耳聽八方 耳聽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