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成語教學嘗試經驗分享範文

幼兒園大班成語教學嘗試經驗分享範文

  曾記得在某一本書上有這麼一段話:成語與詩歌、典故都可謂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燦爛文化,它蘊涵了深厚的歷史意蘊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凝聚了前人嘔心瀝血創造的光輝思想和精彩語言。實踐告訴我,讓孩子們學好成語,對於培養孩子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學藝術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於是,腦海中一直有這麼個想法:讓孩子學好成語,對成語意義的理解應該作為重點。

  第一次嘗試成語教學,我就把重點放在了孩子對成語深刻寓意的理解上,另外增加了一個讓孩子快樂識字的目標。一開始,我用一個小故事引出了成語“畫蛇添足”,讓孩子們猜一猜它是什麼意思,有的孩子說“老師,是不是畫了蛇再畫上竹子呀?”孩子的妙想讓我驚訝。緊接著,我給孩子們準備了另一個簡短的小故事來說明畫蛇添足這個成語的來源,故事一講完,立刻有孩子說“老師,畫蛇添足是指做了多餘的事,多此一舉吧?”“恩恩!肯定是!”旁邊好多孩子出聲附和。孩子高超的領悟力與用詞的精確性讓我感到驚喜。為了知道孩子們是不是都理解了畫蛇添足的意義,我請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想自己有沒有做過畫蛇添足的事情,並請了一部分孩子說說是怎樣的一件事。在發現孩子們都已經理解這個成語意思的時候,我開始思考:理解成語含義還有必要作為重點嗎?由此看來我對於孩子理解能力的預估還是偏低了一點。

  於是,我試圖將重點往識字上轉移。由於之前有孩子將畫蛇添足的足當成是竹子的竹,我就充當導演,請了兩個孩子當臨時演員,將畫蛇添足故事再現了一遍,透過直觀的演示,一方面加深孩子對成語原意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孩子對單獨的字義也有了直接的認知。同時我將寫有“畫蛇添足”四字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蛇”字上面還畫了一條小蛇,孩子們看見我出示的圖片,就開始猜測上面是什麼字?一些積極的孩子立即大聲說:“肯定是畫蛇添足嘛,上面還有一條小蛇呢!”我故意裝作沒聽見,讓孩子們找找裡面有沒有已經認識過的字。孩子們找出了好多,有“一”“田”“寶蓋頭”“七”“天”“小”等,在找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一個個都表現的興致勃勃。我告訴孩子們,這些字寶寶和偏旁可厲害了,他們都會變魔術,只要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他們就會變成一個新的`漢字。孩子們聽了,興致更高了,反應靈敏的孩子立刻說“我知道,一和田跟那半個框框就是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就變成了畫蛇添足裡面的畫字了!”有的孩子說“還有還有,我也發現了,第三個字就是三點水加上天空的天,還有大小的小旁邊放上一個小點點就是畫蛇添足的添了”……

  “老師,這太簡單了!有沒有難一點的字呀?”看著孩子們求知若渴的樣子,我不禁喜在心頭:“小朋友真聰明!既然你們都已經發現這些字寶寶的秘密了,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願意接受老師的考驗嗎?”“OK!”孩子們興奮得小臉通紅,英語都冒出來了。我將一副帶有許多田字偏旁漢字的圖片給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找找剛才看過的“畫”在哪兒,找到並指出來讀一讀,然後又逐步出示了包含三點水的許多字讓孩子們找“添”,同樣帶有蟲字偏旁的類似漢字中找“蛇”……隨著時間的流轉,不知不覺活動已接近尾聲,孩子們仍然顯得意猶未盡,於是我把“畫蛇添足”貼到了主題牆上,請孩子們注意觀察、尋找這四個漢字的好朋友,讓孩子們由活動引發的熱情能繼續延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