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精選11篇)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精選1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裡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裡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2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每到清明,日子也總是充滿凝重和悲涼的調子,”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像這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清明》詩句一樣流傳已久,由此可見早在唐代就有清明節了。其實清明最早始於春秋時代,這一天禁止明火,只能吃冷食,並有掃墓,踏青,放風箏等習俗。

  說到清明也很容易使人們想到那些為祖國不怕犧牲的烈士們,於是這一天來為烈士掃墓的人特別多,讓往日肅靜的烈士陵園充滿了悲傷的氣息,來獻花圈的人群中,有大人也有孩子,他們雖然年齡不同,但是他們都是來祭拜英雄的,每當這時,人們面對高聳的墓碑就彷彿看到那炮火紛飛的年代,想起那無數的英雄……其中就有炸碉堡的董存瑞。正是他們這些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戰爭的勝利,贏取了今天的和平!

  掃墓是對故人的懷念,獻上花圈,心中一陣悲傷,以至於淚流滿面,因此清明節也帶著一些的憂傷之情。

  我們在說說清明的踏青吧!陽春四月,正是好春光,來到郊外看著綠草片片鮮花朵朵,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再放起那希望的風箏,快樂充滿了空氣,一幅歡樂的景象”印“在面前,今年的踏青,我去了”綠博園“,那裡草還剛露出頭來,桃花,迎春花,還有好多不知名的花都開了,草是嫩綠的,花是萬色的,初春的風吹拂著臉,暖暖的,人們走在其中頓覺心曠神怡,這真是早春的一幅美景呀!

  清明如畫的節日,清明如詩的節日,清明悲傷的節日,清明歡樂的節日。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3

  4月5日這天,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就是要祭拜去世的先輩的,表達了子孫們對先輩的尊敬與思念。

  清明節前幾天要準備做清明餜的草,這種草到一定時候會開出花,花謝了以後,會結出一顆顆金黃色的小果實。據說所有植物都不能結出這樣金子似的果實,唯獨這種不起眼的小草能夠結。清明餜就用這個做,是因為表示著富貴、吉祥與安寧。

  做清明餜的程式非常複雜,首先把採來的青草洗淨,在用石灰水浸泡,不過石灰水是不能有石灰的殘渣的,否則吃了會了苦。泡了一個星期後,再把它撈出。撈出時是黃色的,可是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又呈現出耀眼的碧綠色,然後又放進石墩中搗碎,如有殘莖未碎,再用菜刀切碎,又混進糯米、麥大米等食物,搓成團,直到搓到青色為止。然後分成小塊放到鍋上煮,煮好又取出來搓,搓軟,晾至十二小時,幹了之後,再做成小麵餅,中間放上餡,做成包子狀,蒸熟後,就可以了。

  清明節這天早上先要吃清明餜,繼而上墳。上墳的時候要帶上肉、酒、紙錢和黃色或白色的菊花,獻給先輩,在上墳的路上如果身後有雜草,就要除掉。上墳時,要讓小孩先燒紙,表示讓先輩先看看自己的後代,自己未來的接班人。

  清明節還要放風箏。放風箏是在晚上,要選擇沒有大風大雨天氣好時,放飛風箏時,要在風箏後邊掛小燈籠,風箏飛上高空時,看起來就像一顆顆小星星。到一定高度時,就要剪斷線,任憑風箏隨風飄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會帶給自己好運。

  清明節的習俗,同樣也顯示出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厚久遠。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吃過早飯,爸爸就帶著我去老家上墳。上天也彷彿理解人們的心情,從昨天夜裡就飄起了絲絲冷雨,一路上我看到的人們都行色匆匆,神情悲傷。

  遠遠地,我就看見一個小小的墳頭孤立在空曠的麥田裡,那是奶奶的墳。來到墳前,爸爸擺好貢品:有葡萄、火龍果、香蕉、蘋果,這些都是媽媽用心準備的。爸爸又拿出一疊紙錢,用打火機點燃,只見紅色的火苗在風中跳躍著,快燃完了的時候,爸爸拉著我在奶奶的墳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這時,我看到爸爸的眼睛裡好像閃著淚花,我知道,爸爸是想念他的媽媽了。奶奶有病去世的早,那時爸爸才只有十三歲,爸爸一定是吃了很多苦,想到這裡,我心裡也很難過。過了好一會兒,爸爸才低聲說:“走,我們回家了。”我不知道這句話是說給我聽的,還是說給奶奶聽的。

  在回來的路上,我問爸爸,今天為什麼叫清明節又為什麼給去世的親人們上墳?爸爸就給我講了關於清明節的來歷: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而國外,途中又累又餓,他的大臣介子推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給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他想重重地報答介子,可介子不貪圖厚祿,誓死不見。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將介子推去世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瞭解清明節的來歷,就是告訴我們要感恩,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祭拜親人,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一個充滿感恩的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才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5

  清明節對逝者的無比思念,思念撮成線,牽著淚到了空中;清明雨對逝者的無比思念,思念變成淚,伴著雷聲落到了地面;清明夜對逝者的無比思念,思念化成了星,伴著彎月灑在蒼穹。夜,已深了,天空中幾顆疏疏朗朗的星透著幾許思念,清涼的月光翻開我記憶的思緒。

  看窗外雨淅淅瀝瀝的下,滋潤了萬物。雨不停地下,但也是濛濛的,霧一樣的,再伴著風,密密的斜織著。伸出手去接,細密的雨點飄在手掌心,我還沒來得及握,它就順著手上的紋路滑下去了,剛一落地,便被泥土和嫩草吸吮了。雨紛紛,心沉沉,忽然有個問號湧上心頭,媽媽明天還會去嗎?

  媽媽還是去了,一條小路,綿延在清晨的雨霧裡。田邊小路上一道車輪印清晰可見,遠遠的路上一位母親正帶著她的女兒去給已逝的母親上墳。雨漸密了,腳踏車不勉有些吃不消了。媽媽下了車,脫下了自己的雨衣,罩在了給逝去的母親的燒紙上。雨中本該匆匆的我變得心事重重……

  終於到了姥姥的墳前。媽媽把燒紙散開。雨霧罩著潮溼的土,燒紙好不容易才點燃。我和媽媽一張張續著燒紙,不禁回想起姥姥。一件黑紅料子的上衣,一條黑色的褲子,一雙黑色的布鞋——幾乎常年不變的固定打扮,利落乾淨。那時,姥姥的身體還硬朗,頭髮全白倒是更顯精神,臉色也紅潤,總帶著和藹的笑容。她搖著我拍我入睡,抱著我看過年的扭秧歌,領著我串東家溜西家,直到後來追著跑著也攆不上我的腳踏車……我大了,姥姥老了;我來看姥姥了,姥姥走了……

  “來,給姥姥唸叨唸叨近來的狀況……”收回了無盡的思緒,我不禁泛起了淚花,幾分愁哀不知是為了眼前的失去還是曾經的擁有。

  逝者帶去了無盡的思念,不知還有什麼。逝者留下了無窮的愛,不知如何計數。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樣的清明節,卻是不一樣的天氣。今年的清明節天氣晴朗,陽光溫暖明媚,我們一家子一起驅車前往河北省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謁陵,祭英雄烈士,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蹟。

  陵園很大,分北園和南園兩部分,中間被陵園街分開。因為是清明節,陵園免費開放。人很多,停車場停滿了車,還看到許多學校組織的學生隊伍。因為這裡不但是4A級旅遊景區,還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們先進了北園的大門。正對大門是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塔”,高約三四十米,頂部尖,上面有紅五星標誌,它有南、北、東、西四個側面,寬約兩三米,正面鐫刻著毛澤東的題詞:“英勇犧牲的先烈們千古(小字)無上光榮(大字)”。其他三面分別是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的題詞,都是刻在石碑上的。

  繼續往北走,兩側的綠草坪裡嵌著黃底的紅五星和黃底紅色大字“褒揚烈士,教育群眾”,黃、紅兩色都是用玫瑰花組成的。拾級而上,踏上有漢白玉欄杆的平臺,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墓碑,那是左權將軍的墓碑,墓碑前放滿了鮮花,還有好多人在不斷獻花、致敬、鞠躬,來表達對左權將軍的懷念和敬意。

  左權將軍墓碑周圍有許多領導和其他名人的題詞,也還有一些英雄烈士的墓碑,墓碑群的周圍是蒼松翠柏,百花吐豔,不時有陣陣花香撲鼻而來。

  向東拐,沿著橫穿三葉草地,掩映在石楠、各色玉蘭花樹的小徑,來到牡丹園,一眼就看到了左權將軍紀念館,紀念館由小河環繞,我們趴在漢白玉欄杆上,看到河裡有紅、黃、黑等各色魚兒在嫩小的睡蓮葉間嬉戲。紀念館的大門上有一幅對聯:大節忠貞彪史冊,正氣磅礴壯山河。橫批是:人民共仰。紀念館裡,我們看到了左權將軍的遺像和遺物,還拜讀了他的英雄事蹟。

  清明時節,各種花卉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園內步步有景,美輪美奐。紅牆綠瓦,富麗堂皇的“烈士紀念堂”,在百花叢中更顯耀眼,像是晉冀魯豫革命英烈的偉大精神光芒四射,代代相傳。

  我們從北園大門出去,穿過陵園街,就從南園大門進入南園。正對大門,也有一個高大的石碑。上面刻著:晉冀魯豫人民解放軍烈士公墓。陵園正中間是一條南北大路,路邊是兩排高大的塔松,像一位位威武計程車兵。路的兩邊是兩塊公墓地,林立的墓碑有二百多座,上到司令員,下到普通士兵,一般年齡只有20歲左右,有的墓碑上只有職務,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據說,陵園內團級以上的烈士墓碑共有200多座。

  今年清明節祭英烈,參觀烈士陵園,讓我瞭解了許多英雄先烈的故事,我為他們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而感動。正像朱德的題詞:“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我一定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7

  清明節是祭祀已故親朋好友的節日,你曾關注過這個節日嗎?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清明節的這些習俗吧!

  聽老人們說我們的先人掃墓時將其與踏青結合,一家人透過踏青掃墓再次聚在一起,不辜負春天的大好時光。找一片平坦寬闊的草地,享受生活的樂趣。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盪鞦韆,也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盪鞦韆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我和小夥伴都喜歡玩。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人們也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時人們清明時節喜愛的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是節氣和節日的結合,它把春天生機勃勃地表現出來。我們和家人一起去祭奠,一起去緬懷,可以種一棵樹,可以放一隻風箏、湯鞦韆、植樹、拔河、踢球。讓我們在大自然中運動起來。讓我們在春天裡歡快地度過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8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清明節掃墓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 。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9

  清明節這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不僅杏花開了,而且天氣非常地好。有一首詩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寫的。

  清明節到了,我們當然應該去掃墓了,去紀念死去的親人和朋友,紀念死去的將軍們。他們雖然死的很早,但是在我們的心中,他們仍然活在世上。這個節日是既開心有悲傷的,如五一二大地震時,死了很多人,但是我們要去墳墓邊紀念他們。

  清明節的時候踏青是最好不過的了。清明這天,青草、嫩柳都發芽了,出去玩一玩的話,可以有著清新的空氣,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到清明節,喜愛放風箏的人都會去外面放風箏,這也是節日的一種習俗呀!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所以說,就有了清明節插柳的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10

  清明習俗中,流傳的最廣的就是清明掃墓了。掃墓,就需要人們帶來一些相應的祭品去上山前往祖先的墓地。

  清明節這一天,很多人都會捧著鮮花去往祭拜我們的祖先。這一天裡墓地裡的人很多,每個人的穿著都較為肅穆,臉上的神情也都帶著一種淡淡的悲傷。清明節原本就是一個最容易勾起人們心底思念的日子。大多數的情況下,清明節這天多是陰雨霏霏,整個大地都帶著一種潤意的。

  那些種植在墓地裡柏樹上都匯聚了不少的雨絲,一棵一棵的柏樹挺立在墓地裡,那一排一排的並列的墳墓前,已經有不少的墓地上都擺上了鮮花。這些鮮花就是後人們表達的對先人的一種敬意,也是一種思念。

  清明節的習俗中,清明掃墓似乎是必做的一件事。在清明掃完墓後,也有著很多其他的習俗,比如踏青、放風箏、還有插柳等等。我家在清明掃墓之後,會去郊外踏青。會走進自然界裡,去品味一番春天裡希望的味道。

  清明踏青也能很好的舒緩一些後人對先人的不捨與思念,看著這一片欣欣向榮的世界,看著自然界裡的新生命,要知道,明天是美好的,也是帶著新希望的。

  在今年的清明節裡,家人頭一次的帶著我去放了風箏。在清明最後一天,天空出了點點陽光的影子,又因著春風不斷吹拂,這一天,是放風箏的好天氣。所以當父母帶著我來到廣場上的時候,天上彩色的風箏飄飄揚揚,甚是好看。

  那天,我隨著父母一人手中一個風箏,然後就在廣場上比起賽來,看誰的風箏率先飛起來,也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我們一起在廣場上奔跑著,還引來了不少人的觀看。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 篇11

  一進到烈士陵園我就感到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我們首先來到烈士墓前,烈士墓正前方的墓碑上刻有陳錫聯將軍的題詞:“豫北反攻作戰英勇犧牲的戰士們永垂不朽!”帶隊的老師告訴我們這裡埋葬著為了奪取豫北反攻戰勝利而犧牲的一百七十八位無名烈士的遺骨,除兩位營長是用棺材安葬的,其餘的烈士都是用幾尺白布掩埋的。

  聽到這裡,我覺得,雖然那個戰火硝煙的年代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是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彷彿又出現在我的眼前:董存瑞捨身炸碉堡、江姐英勇就義、邱少雲烈火中永生、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抗擊敵人……烈士陵園裡埋葬的烈士跟以上的烈士一樣,都是為了國家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向烈士們敬禮。我把自己親手製作的代表聖潔而莊嚴的小白花放在了烈士們的墓碑前,以表達自己對烈士的悼念和崇敬之情。

  在那裡,我看到兩位阿姨為烈士們買來了水果、鮮花和紙錢,很莊嚴地向烈士們敬禮獻花,忍不住向前詢問,原來她們是附近的村民,是自發前來為烈士們祭拜掃墓的。阿姨告訴我們說:“烈士們犧牲之後可能都沒有留下後代,我們都是烈士的後代,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如果不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就換不來我們現在安定、幸福的生活。”聽了阿姨的話我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