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鳧斷鶴成語

續鳧斷鶴成語

續鳧斷鶴成語1

  【成語】:續鳧斷鶴

  【拼音】:xù fú duàn hè

  【簡拼】:xfdh

  【解釋】: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出處】:《莊子?駢拇》:“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示例】:~,截足以適履,猶以為工未至也,如是則寧復有詩哉? 清錢謙益《題<交蘆言怨集>》

  【近義詞】:斷鶴續鳧

  【語法】:作謂語、定語;比喻行事違反自然規律

  續鳧斷鶴 成語接龍

  【順接】:鶴亦敗道 鶴勢螂形 鶴髮龐眉 鶴髮松姿 鶴髮童顔 鶴髮童顏 鶴髮雞皮 鶴弔陶母

  【順接】:昂昂之鶴 不舞之鶴 慚鳧企鶴 驂鸞馭鶴 蟲沙猿鶴 斷鳧續鶴 焚琴煮鶴 焚琴鬻鶴

  【逆接】:存亡絕續 斷絃再續 斷斷續續 狗尾貂續 陸陸續續 鸞膠再續 七斷八續 時斷時續

  【逆接】:續鳧截鶴 續鳧斷鶴 續命神幡 續鶩短鶴

續鳧斷鶴成語2

  【注音】xù fú duàn hè

  【典故】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莊子·駢拇》

  【釋義】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行事違反自然規律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斷鶴續鳧

  【同韻詞】功在漏刻、秋風掃葉、賞善罰惡、鐘鼓之色、大辯若訥、救人救徹、倦尾赤色、褒賢遏惡、問寒問熱、變顏變色、......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傳說古代有個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鴨子和白鶴在水裡啄食嬉戲。他發現鶴腿長,野鴨的腳杆很短。他想這樣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們捉來,砍下鶴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鴨的腳上,這樣他們都不能走路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