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食周粟的意思
成語不食周粟的意思
【拼音】:bùshízhōusù
【解釋】: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商朝孤竹君的兒子伯夷和叔齊於,在商朝亡後拒絕吃周粟(周朝的`糧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清白守節很有骨氣,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
【出自】:《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傷感散文,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示例】:魯迅《故事新編?采薇》:“這是沿路討來的殘飯,因為兩人曾經議定“~”,只好進了首陽山之後開始實行。”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指人有骨氣
【褒貶】:褒義詞
【英語】:RefusingtoEattheMilletofZhou
不食周粟的近義詞
忠貞不渝 忠貞不二 忠心耿耿 赤膽忠心 始終不渝
不食周粟的反義詞
心懷異志 心懷叵測 水性楊花 朝秦暮楚 離經叛道 見異思遷 六親不認 大逆不道
不食周粟造句
周代商而興,伯夷叔齊卻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野菜充飢,最後餓死在荒山野嶺。
有人死抱一定之規,任憑風浪起,我自巍然不動,彷彿要做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準備在首陽山采薇採蕨。
他被俘後,不管敵人怎麼威逼利誘,他依然不食周粟,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