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斬後奏成語解釋
先斬後奏成語解釋
成語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並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先斬後奏成語解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成語】:先斬後奏
【拼音】:xiān zhǎn hu zu
【簡拼】:xzhz
【解釋】: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出處】:《漢書·申屠嘉傳》:“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顏師古注:“言先斬而後奏。”《新五代史·梁臣傳·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後白。’”
【示例】:聖人命俺巡撫江南,敕賜勢劍金牌,體察奸蠹,理枉分冤,~。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
【近義詞】:先禮後兵、先斬後聞、先行後聞
【反義詞】:事先請示
【歇後語】:執上方寶劍的;青稞已磨成了面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辦事
【英文】:execute the criminal first and report to the emperor afterwards (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法文】:olacer qn. devant le fait accompli
【順接】:八音迭奏 管絃繁奏 鸞鳴鳳奏 先斬後奏 鍾儀楚奏 八音齊奏
【逆接】:並驅爭先 得月較先 奮勇爭先 奮勇當先 福為禍先 敢勇當先 後不僭先 禍為福先
【逆接】:先為之容 先事慮事 先人後己 先人後已 先人奪人 先從隗始 先代所美 先入為主
拓展:先斬後奏造句
1、這件事,他沒有請示上級就自作主張處理了,來了個先斬後奏。
2、政府應該杜絕不請示而先斬後奏的不良現象。
3、像這樣重大問題怎麼可以不請示而先斬後奏呢?
4、這麼大的.事情,你們先斬後奏,還有組織紀律性沒有?
5、特區人辦事講究高效率,有些工作沒有紅標頭檔案就先斬後奏,有些則邊斬邊奏。
6、與其命運註定,不如來個先斬後奏。
7、事後道歉真地只是一個直接後果,可是,願意先斬後奏有時候幫助我避開了人們的政治泥潭。
8、而接下來的一系列“單邊行動”則屬於純粹的“先斬後奏”。
9、鎮江四牌樓街道辦“先斬後奏”圈牆人行道。
10、洋洋得意時,就被蘆溪將軍先斬後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