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鄉愁槐花香散文

刺槐鄉愁槐花香散文

  在南太行山的溝溝畔畔上,在鄉村野嶺的旮旯空地裡,在房前屋後,豬圈、茅房旁,甚至在鋪設了水泥地的縫隙。每到春天就能看到去年秋後,曾經從樹上刮落下來的槐豆籽隨著氣溫的上升而發芽。

  小刺槐不僅耐寒耐旱,而且生命力極強。它生長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假如不把它趁弱撥掉的話,幾個月就會竄成兩米來高、比趕牛鞭還要粗的小樹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盤龍錯節的根部會把堅固的牆體擠塌,把水泥地面拱起,甚至把整齊石塄也能擠出個大肚肚。 於是,人們通常在打掃院子或者打掃大街小巷垃圾的時候,除了拿著鐵鍬和掃把以外,還需帶著鋤頭、鐮刀之類農具順便把它刨掉。否則它旺盛的精力就會和雜草相呼而應,弄得和現在的環境一塌糊塗。

  刺槐俗稱洋槐,從稱呼上看就知道和”洋油、洋車、洋布”等等都是泊來品。刺槐的木質堅硬,紋粗、皮實。雖然十幾年後它會長成參天大樹,但人們並不用它做大梁用。因為它粗狂的性格容易開裂、生蟲子。打造傢俱刺槐更不理想的木質,它是木頭裡的”刺兒頭”。也就是說它刨不光,磨不平。

  既然把刺槐說得一無是處了,那人們卻留它何用?其實不然,槐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地位也算得上蠻高的。比如過去農村挑水用的篇擔,比如做牛車馬具,比如桌椅板凳的腿子等等都非它莫屬。槐木農具是勤勞的象徵,只要人們天天用它幹活,它就越來越柔和。假如把它放在牆根角幾讓它睡大覺,反而它就變了型。 由於時代的變遷,這些農具現在也悄然退出了市場,農村的廟會、集市再也看不到有人賣這些農具了。但是,近幾年外地人來山村野嶺殺樹的卻多了起來,槐樹的價格比過去也高出老多,至於收回去的刺槐幹什麼用我們無人過問,但肯定是其他木頭所替代不了的。

  賞罷梨花,槐花又成了美麗鄉村遊的一條靚麗風景線。槐花的美,在於它像著了素色荷包一樣的形狀;槐花的美,在於它含苞欲放時散發出的沁脾誘人的淡香;槐花的美,在於它雖然生在山鄉野嶺,卻可以登入都市賓館的大雅之堂;七十年代時,我們農家以採槐花充飢,那會把槐花用兩粒蓖麻在熱鍋裡擠出點油炒著吃,九十年代時,人們熱衷於大米白麵了,誰還稀罕吃這些狗肉不上檯盤稱的東西呢。

  近幾年,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們又喜歡上了綠色食品。於是,槐花又成了餐桌上的香餑餑。城裡人為了吃上頓槐花,他們不惜翻山越嶺到山裡去採擷。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鉤槐花用的”長把鐮刀”。看到槐苞成型了,急忙弄回家中再拿上當稀罕的禮品送給城裡的親戚。

  無意中抬頭看到了院牆上盛開的一樹槐花,一年一季唯有的槐香又調起了我兒時的鄉愁。雖然槐花已經過了採擷的時機,但冰箱裡儲存的槐花足使我還能美餐幾頓呢。走,包槐花餃子去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