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無罪成語解釋及出處
言者無罪成語解釋及出處
【成語】:言者無罪
【拼音】:yán zhě wú zuì
【簡拼】:yzwz
【解釋】: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示例】:~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 唐·白居易《采詩官》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批評與自我批評
言者無罪 成語接龍
【順接】:罪上加罪 罪不及孥 罪不可逭 罪不容死 罪不容誅 罪不勝誅 罪業深重 罪人不孥
【順接】:不測之罪 逋慢之罪 出入人罪 低頭認罪 弔民伐罪 罰不當罪 罰當其罪 非戰之罪
【逆接】:薄唇輕言 背惠食言 閉口不言 閉口無言 變色之言 博聞辯言 不可勝言 不恤人言
【逆接】:言三語四 言下之意 言不二價 言不入耳 言不及義 言不及私 言不及行 言不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