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事件的波瀾
如何寫出事件的波瀾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瀾是事物複雜多變性的反映。從閱讀心理來說,一篇一波三折、懸念迭出的文章最能揚起讀者心底的波瀾,獲得情感的共鳴。
張弛有道、動靜分明、跌宕起伏的情節構思也最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達到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中外名篇名著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那麼,怎樣才能寫出事件的波瀾呢?
一、善於選擇本身就曲折複雜的事件來寫。
繪畫與造型史上有一條著名的原理:蛇行線最美。蛇行線就是S型曲線。有些事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和複雜性,只要準確地把握這些事件本身的進展,就會使文章一波三折,顯出一定的波瀾。如《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中,曹操赤壁之戰後率領一百多人在火海中倉皇逃竄,敗走烏林。在烏林、葫蘆口、華容道,他三次“仰而大笑不止”,笑諸葛亮、周瑜沒有謀略,不在這三處設下伏兵。而在每次笑聲還沒有停止時,分別殺出了趙雲、張飛和關羽,幾乎把他活捉,嚇得他魂飛魄散。後來曹操死裡逃生,最後到了自己的地盤南郡,終於可以大笑了,而這時又是“火把齊明,一簇人馬攔路”,曹操驚呼:“吾命休矣!”卻原來是曹洪。曹洪為他擺酒壓驚,他本應大笑,慶幸自己死裡逃生,誰知他卻胸大哭,悔恨謀臣郭嘉不在。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讀者的心情也隨著事件的發展起起伏伏,為曹操遊走在刀口上的命運而擔憂,也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折服。
二、恰當運用使敘事曲折的技巧。
1.懸念法。
又稱“關子”或“釦子”,就如古典章回小說中每到故事關鍵處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它是作者為了激發那種“緊張與期待的心理活動”,在行文中有意採取的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手段。這種手段包括“設懸”和“解懸”兩個方面。設定懸念常用倒敘的寫作方式;或利用人物的反常言行;或把不同線索的事件交織在一起,中途中斷某件事情的敘述,轉敘他事,以引起讀者的期待心理。如契訶夫的小說《威脅》:
有一個貴族老爺的馬被盜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報紙上都刊登了這樣一個宣告:“如果不把馬還給我,那末我就要採取我父親在這種情況下采取過的非常措施。”威脅生效了。小偷不知道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不過他想著可能是某種特別可怕的懲罰,很害怕,於是偷偷地把馬送還了。能有這樣的結局,貴族老爺很高興。他向朋友們說,他很幸運,因為不需要步父親的後塵了。
“可是,請問你父親是怎麼做的?”朋友們問他。
“你們想知道我父親是怎麼做的麼?好吧,我告訴你們……有一次他住旅店時,馬被偷走,他就把馬肚帶套在脖子上,揹著馬鞍走回家了。如果小偷不是這樣善良和客氣的話,我發誓,我一定要照父親那種做法去做!”
一則簡短的'宣告,竟嚇得小偷心驚肉跳,趕緊原馬奉還,也讓朋友不明就裡。尋找其中緣由竟然是一種簡單的自我懲罰方式,令人啼笑皆非。
2.抑揚法。
“抑”,就是抑制,對人或事物進行貶抑;揚,就是揚起,對人或事物進行褒揚。抑揚法有兩種;一是欲揚先抑,二是欲抑先揚。如《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作者是透過正面和側面描寫來刻畫賈寶玉形象的。先由王夫人介紹,稱他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後寫黛玉母親曾說過他“頑劣異常,極惡讀書”;再寫林黛玉猜想他是位“憊懶人物,懵懂頑童”;最後引出兩首《西江月》詞正話反說,讚頌了他的叛逆精神。前三次是抑,最後一次是揚,目的在於以貶抑突出褒揚。值得注意的是,先抑後揚的目的在於揚,抑的部分或者出於誤會,或者是不重要、非本質的方面。所以,寫人的抑常在外表,不要在人品方面好壞各半,或者本末倒置。
又如《三國演義》“群英會蔣幹中計”敘寫蔣幹勸降周瑜的故事。曹軍剛輸了一陣,挫動銳氣;又被周瑜窺營,曹操束手無策。蔣幹卻在此時挺身而出:“某自幼與周郎同窗交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此人來降。”曹操大喜。問曰:“子翼與周公瑾相厚乎?”幹曰:“丞相放心。幹到江左,必要成功。”操問:“要將何物去?”幹曰:“只消一童隨往,二僕駕舟,其餘不用。”操甚喜,置酒與蔣幹送行。此時的蔣幹意氣洋洋,彷彿成竹在胸、勝券在握,何等風光!可惜一到江東之後,蔣幹就被周瑜牽著鼻子轉,害得曹操中了反間計,殺掉了水軍大將蔡、張允,為赤壁敗仗留下禍根。作者這裡對蔣幹就運用了“欲抑先揚”的寫作手法,使人物前後對照,形成曲折,凸顯了蔣幹外強中乾、言過其實的性格特徵。
3.誤會法。
“誤會”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錯誤理解。這種錯誤理解使得人物之間的對話、行動和感情等都朝著意外的方向發展,從而掀起事件的波瀾。應該說,誤會的產生大多是出於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誤會來表現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小小說《地球儀為什麼是歪的》:
督學到學校視察,見教室裡有個地球儀,就問學生甲:“你說說看,這地球儀為什麼會傾斜23.5度呢?”
學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學搖搖頭,轉問學生乙。學生乙雙手一攤,說:“您也看見,我是剛剛才進來的。”
督學疑惑地詢問老師,老師抱歉地說:“不能怪他們,這地球儀買回來時就這樣了。”
督學臉色愈來愈難看。這時,校長趕緊解釋:“學校經費有限,這是在地攤上買的。”
圍繞著“地球儀為什麼會傾斜23.5度”這一問題,學生、老師和校長各有不同的說法,卻沒有一種答案是對的,小說透過極力鋪陳誤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學校師生的不學無術。(待續)上節我們講到要寫出事件的波瀾,一是善於選擇本身就曲折複雜的事件來寫;二是要運用一定的技巧。使事件曲折的技巧除了懸念法、抑揚法和誤會法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技法,接下來我們結合例項繼續談談。
4.突轉法。
指事件沒有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而是中途發生逆轉。這種轉變或表現為喜事突然變成悲事或表現為人物從順境突然轉變為逆境,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反之亦然。如小小說《一幅國畫》(片斷):
四年一度的幹部選拔會議就要召開了。牛部長家裡,可真是比過年還熱鬧。
一波送禮的人都走了,牛部長像往常一樣,興奮地欣賞著禮品。
嘿嘿,這是什麼?他懷著極大的興趣將一個紙筒展開,啊!是一幅國畫!牛部長高興極了!因為他姓牛,而畫的又是一頭“孺子牛”,讚譽之意躍然紙上。
不過,作畫者似乎功底不夠,把牛畫的有點像鼠。突然,牛部長從畫下發現了一行小字,他連忙湊上去看,還看不太清,又趕緊從上衣口袋拿出老花鏡,看了起來。那是用藍色圓珠筆寫的,上面寫道:“遠觀看似牛,近看不是牛。不把田耕地,只把香油偷。”
牛部長懷著興奮的心情欣賞禮品,誰知卻是一幅諷刺之作,心情一下降到極點。這種前面層層渲染蓄勢,高潮時筆鋒陡然一轉,忽然出現另一種意想不到的結局的構思方式猶如平地一聲春雷,讓人耳目為之一震。
5.對比法。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鑑別。透過人物、事件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方面的比較,最能夠彰顯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本質。而強烈的對比反差,也能夠使讀者的閱讀心理形成落差,獲得美感。如小小說《劉一刀》:
劉屠戶,名準。自幼隨父賣肉,練就一刀割肉不差分毫,曾上央視一展絕技,人送外號劉一刀。因其好功夫,日每其肉案前人頭攢動,生意火爆。
一日,一雲遊僧過此,試其絕技。先要十八斤八兩。劉一刀手起刀落,上稱,準。再要八斤八兩,劉再揮刀,上稱,準。僧不服,出一珍珠為賭資,再要一斤八兩。此珠也,大如鴿卵,重約二兩,通體晶瑩,放光,乃一稀世寶物。圍觀者無不訝慕。劉一刀目呆呆睹此物半晌,持刀手抖抖不能自已。眾人催促,猶豫再三乃下刀,上稱一約,一斤六兩。僧收寶珠,大笑而去。眾皆嗟嘆。劉一刀絕技破矣,自此不復稱一刀。
在金錢的誘惑面前,絕技卻不顯靈,這個深刻的主題是透過對比的方式來表現的。文章內容雖短,卻波瀾陡起,引人深思。
6.伏筆法。
伏筆,是指前文埋伏的線索,對將要出現的人物、事件預作的提示;照應,是指在後文中回應伏筆,做出具體的描述或交代。“前有伏筆,後有照應”技法的運用,能夠使情節跌宕有致,脈絡分明,構思也更加嚴謹。如《項鍊》中對項鍊是品的暗示:瑪蒂爾德借項鍊時,佛來思節夫人隨便的態度,說明項鍊並不貴重;丟失項鍊後,瑪蒂爾德夫婦拿著盛項鍊的盒子找到那家珠寶店時,老闆說他沒有賣出這掛項鍊,只賣出這個盒子,說明盒子和項鍊不是原配,項鍊有可能是假的;還項鍊時,佛來思節夫人甚至沒有開啟看過,再次說明所借項鍊並不貴重。
7.情感曲折法。
人的感情由於受外在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往往錯綜複雜而又變化多端。採用這種結構時,其矛盾衝突的線索雖然比較單一,卻起起落落,猶如黃河九曲。如契訶夫的《變色龍》圍繞著“狗的主人是誰”這一案件,警官奧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情感經歷了五次變化。善變成了奧楚蔑洛夫主要的性格特徵。作者透過這樣一個滑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準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醜惡。
8.欲擒故縱法。
當敵人銳氣尚盛時,我方故意避戰示弱,驕縱敵志,使其懈怠,喪失警惕,而後乘機擒之。這就是軍事上常用的欲擒故縱之計。其中,“縱”是手段,“擒”是目的,放縱是為了更好的擒拿,是在充分掌握解決矛盾主動權基礎上的一種機智。寫作中為使情節波瀾迭出,造成山重水複的表達效果,也常用這一方法。如《水滸傳》“林沖棒打洪教頭”中,作者寫作目的在於表現林沖的武藝高強和謙和大度,但文章並沒有一下子揭示,而是先寫林沖拜見洪教頭,洪教頭傲慢無理,這是一縱;洪教頭說林沖是假教頭,誘討酒食,林沖不作聲,這是二縱;林教頭提出比武,林沖卻稱不敢,這是三縱;林教頭氣勢洶洶來攻林沖,林沖避讓,這是四縱;接著開枷,拿二十五兩銀子為利物,這是五縱;最後,林沖一拳打倒林教頭,終於一“擒”。這種寫法,使得文章有張有弛,人物性格也得到很好的體現。
在寫作中,使事件起波瀾的方法很多,一篇文章也往往不只用一種方法,而是綜合運用幾種方法,這樣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見奇。值得注意的是,事件本身的波瀾,不能生硬為之。不要為了過度追求事件的繁複曲折,而脫離中心,徒使文字冗長拖沓;或者情節構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走向,達不到引人入勝的效果;或者為了敘事曲折而穿鑿附會,破綻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