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說說我的心裡話

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說說我的心裡話

  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社會里,只要人與人有交往,就必定會有摩擦。小編收集了說說我的心裡話,歡迎閱讀。
 

  第一篇:說說我的心裡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裡話,我也不例外。我很想把一直埋在心裡的話訴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品一品。

  我生活在一個三口之家中。我是獨生女,自然得到的父母的愛很多,可能數也數不完。但我以前卻一直認為自己得到的沒腦海中想象的多。

  我跟媽媽逛街時,看到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你可以想象我會怎樣想方得到它。可結果並不是笑眯眯地擁有了它,而是愁眉苦臉地和媽媽堵氣。對於這種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的事情,世上父母的解決方法只有兩種:一是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屬溺愛型;二是有用的買,用不著的不買,是現實主義者。我所接受的一直都是後者,曾經在想:媽媽要是愛我就不會不幫我買了!現在再想:我所擁有的如果是前者,那,我就會成為一個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可有幸的是,我父母給予我的是後者,以致把我培養成這種不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低頭的現實主義者。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它可能來自對生活中小事累積起的感觸,也可能來自兒時父母給予我的那份我曾認為太少而實際上卻早已足夠的愛中。

  第二篇:說說我的心裡話

  我們不要在乎生活中有多少磨難,因為我們生來就是要經歷的,否則,生命裡就沒有精彩了。也許生活的鬱悶了,可以找個時間放肆一下,這並不是不可以的。當我們為生活的苦難感到悲哀的時候,也還有燦爛的一面等我們去享受。

  人總是要長大的,一個人由兒童成長為大人,總要看到很多衰老和成長,當然,自己也在經歷這些。當你深有感觸的時候,你就已經長大了,說明你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生活給你的壓力和愉悅。當然,這些有可能是你自己創造的,也有可能是你不想承擔的。既然生活給予了,就得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我在你們眼裡我想一直都是一個很樂觀的人,其實我也有悲觀的時候,我也有難受的時候,我想那個時候,你們很多人都沒有看到。當你選擇不了生活的方式的時候就儘量去適應。我看你在那挺好的,很忙碌很充實,其實我很羨慕你,當我自己一個人呆在屋裡的時候,我常常在想我應該去做什麼,可是總是想不到。我儘量在這種前提下讓自己忙起來不那麼無聊,甚至沿著河邊走走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很充足的感覺。

  園園,你說你老了,其實我沒感覺啊,你還是那樣,在幼兒園裡很單純,可以很快樂,不像我,時時都有壓力在。你知道嗎?我晚上很少睡的安穩,總是有夢,壓力很大,我想,跟我相比你是快樂的。我們那次去公園爬繩索,你休息的時候可以去玩,把裡面所有的繩索爬一遍,然後回去洗個熱水澡,好好睡一覺,我想醒來心情會很好很好。可惜,這裡的探險區都長滿了草。

  剛在十分鐘前才收到你的信,才給你回,希望你及時看及時心情變好。我們都還年輕,我們都應該快樂,我們還是有很美好的未來的,我都相信了,何況你呢?對吧!我愛我們的生活,我想你也應該樹立起信心呢!不然,把我的信心分你一半?可是我自己還是滿滿的呢!

  第三篇:說說我的心裡話

  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社會里,只要人與人有交往,就必定會有摩擦。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特別的個體,有著獨特的性格、獨立的思想。這是從古到今,甚至到將來都不會改變的客觀存在的現象。只是在古時候,在舊社會,許多人都有苦難言,在當時的社會,不允許他們說。而我們應該慶幸的是,在這個現代化社會中,我們有話就可以說,可以體驗到一吐為快的輕鬆。

  對於父母,我們總是又愛又恨。愛他們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無私的奉獻;恨他們對我們的束縛,對我們的'猜測。

  我愛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生命,並造就了今天的我。我出生在汕頭市,這意味著,我是潮汕人,說要潮汕便會想到“重男輕女”這四個字。我的家鄉,我的奶奶便是如此。

  記得媽媽說過,在我出生的時候,奶奶得知是個女孩兒,即傷心又憤怒,最後拂袖而去,把媽媽留在了那張冰冷的床上。在我出生不久,鄰居們又議論紛紛,說媽媽不好,生了個女孩兒。在坐月子的時候,奶奶也沒有去照顧她,在寒冷的十月裡,媽媽還要像平常一樣起早貪黑。而爸爸,對這些是是非非都不在意,他只告訴別人:“這是我家的千金。”

  在這13年裡,他們從不偏心,對我無怨無悔地付出。“千金”這兩個字早已經深深烙在我腦海裡。我愛我的父母。

  我煩我的父母。媽媽沒有多少文化,脾氣又暴躁,經常因為一些小事罵我,不給我解釋的機會,不容我反駁。不知是否因為我長大了,我覺得爸爸很沉默,經常不說話,即使我獎狀滿牆、“文武雙全”,他也從未表揚過我。對於我所犯的錯誤也是一語不發,只是在某些方面暗暗的給我懲罰,要我自己意識到錯誤,並且改正。

  我從未受過父母的溺愛,也從未聽過他們的甜言蜜語,或許因為這樣,從小我就很獨立。也可能因為獨立,跟他們沒有那麼親密;也沒有哭著跟媽媽傾訴的習慣,只是一個人偷偷躲著,不敢給他們發現;也沒有看到爸爸下班興高采烈衝上去的習慣,甚至連一句“爸爸”也沒。

  父母們總會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他們不知道,其實他們做的有時並不是孩子想要的。我只想說:相信孩子吧,我們懂得自己在做什麼,知道什麼才是對,什麼才是對自己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