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的成語解釋

老馬識途的成語解釋

  【漢字書寫】:老馬識途

  【漢語注音】:lǎo mǎ shí tú

  【成語出處】:戰國.韓非子《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老馬識途的意思】:途:路;意指老馬認識走過的路。比喻閱歷多、經驗豐富的人能看清方向,辦事熟悉。

  【老馬識途的近義詞】:輕車熟路、駕輕就熟、老驥伏櫪、老當益壯、老成持重;

  【老馬識途的`反義詞】:初出茅廬、少不更事、老氣橫秋、乳臭未乾、涉世未深;

  【老馬識途的故事】

  公元前663年燕國遭到了山戎的侵略卻無力抵抗,焦頭爛額的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徵求管仲的意見,管仲開誠佈公地說:“山戎經常騷擾中原,是中原安定的憂患,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征服他。”齊桓公聽取了管仲的話,親率大軍援救燕國。最終山戎人敗得一塌糊塗,逃往孤竹國。齊桓公決定乘勝追擊,出征孤竹國,徹底消滅山戎人,以絕後患。孤竹國地處偏僻的東北,山河阻隔,路途遙遠。齊桓公出兵時是初春時分,而凱旋的時候,卻已是深冬了。在四顧茫茫的冰天雪地裡,沒辦法分出東西南北來。不熟悉地形的齊軍在空曠的雪地中轉了又轉,最後還是迷路了。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儲存的糧食很快就要吃光了,如果再找不到回去的路,齊軍就要被困死在這兒,正當齊桓公狼狽不堪不知如何是好的時侯管仲向齊桓公提議:“聽說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在這個最緊要的關頭,我們不如藉助老馬的智慧。”於是他們挑選出幾匹老馬,解開馬韁繩,讓它們在前面自由行走。果然這些老馬就像相互約好似的,按圖索驥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大隊人馬緊跟在後,終於走出了山谷。

  【老馬識途例句】

  宋.毛謗《寄曹使君》:“請同韶採公勿疑,老馬由來識途久。”

  清.黃景仁《立秋後二日》詩:“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明末清初散文家錢謙益《高念祖懷寓堂詩序》:“念祖以餘老馬識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老馬識途造句】

  那些曾經日行千里但年歲已高經驗豐富的馬匹我們通常都是用成語“老馬識途”來形容的。

  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通常用“老馬識途”,因為他們能夠在某一個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最近訪問